基于标杆管理模式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3

基于标杆管理模式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杨 杰

贵州百胜数源工程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523000

摘要:标杆管理模式作为一种常见的方法,在质量管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升标杆管理模式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标杆管理模式的基本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影响标杆管理模式的主要因素,合理建立基于标杆管理模式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为提升工程质量,保证工程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的基础。

关键词:标杆管理模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通常具有时间跨度较长、管理复杂因素的管理特点,导致质量控制管理的难度较高。标杆管理模式是一种较新的管理方法,通过在行业或者企业内部选择最佳表现的项目作为质量管理的标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估和对比,从而更精准的分析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明确质量管理改善的方向提供可靠的保障。与传统的管理方式不同,标杆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具体的目标,并在对比验证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在管理中的不足,从而实现对问题的分析和处理,保证质量管理的效力。

一、标杆管理模式的基本流程

(一)确定标杆

确定标杆是标杆管理模式的基础,为整体的管理工作提供具体的目标,以便于指导工程的有效展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建筑工程企业需要根据同类型工程项目的市场调研,并在行业分析的过程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项目作为标杆。通过深入的分析,了解当前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比标杆工程项目中的内容,以便于确定需要改进的方向和目标,从而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1]

(二)分析差距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分析差距有助于了解当前建筑工程的管理现状,并根据标杆项目的具体表现,从而了解在管理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质量管理方面,建筑工程企业可以选择质量达标率、进度达标率等多个指标,确定当前质量管理工作的表现。然后结合标杆工程项目的表现,通过建立对应的环境和条件,分析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从而为制定改进计划,保证管理方式的调整提升提供可靠的支持。

(三)持续改进

在了解当前工程项目与标杆项目差距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持续改进的方式来保证各项管理要素深入到工程管理过程中[2]。例如在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反馈机制,并严格根据质量改进计划的要求,检查建筑工程改进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确保最终的管理成果能够逐步接近或者超越标杆水平,从而使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绩效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

二、影响标杆管理模式的因素

(一)决策层的支持

决策层的大力支持,对于标杆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管理方面,决策层对标杆管理模式的有效支持,可以确保管理组织内部良好的管理文化,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复杂、持续的改进活动,为标杆式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可靠的保障。而在资源分配的角度来讲,标杆式管理模式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资源来保证管理效果的发挥[3]。决策层的有效支持,可以确保标杆管理模式的资源得到充分的保障,使标杆管理工作能够获得充足的资源、经费和人力投入到标杆管理工作的分析、改进过程中,为提升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管理的不断创新

标杆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在实施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基于标杆项目进行不断的学习。而管理的不断创新可以带来管理理念、方法等方面的不断更新,在帮助管理人员解决当前管理问题的同时,能够有效提升管理的效率,使标杆式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标杆管理模式具有持续改进的管理特点,管理的不断创新有助于保证管理过程中不断的知识积累,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于提升管理绩效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在标杆效应的影响下,带动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创新与发展。

(三)发挥员工的主动性

任何管理活动都离不开员工的配合与支持。特别是在标杆管理模式中,由于持续改进、提升的要求,使员工容易遇到不断的管理变更和调整。而在发挥员工主动性的情况下,可以在保证员工主动配合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工程管理过程中,从而提升标杆管理活动的效果。同时,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可以帮助员工积极尝试新的方法和解决方案来应对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突发因素,使其能够在积极应对外部变化的过程中,尝试寻找解决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各种途径,为提升标杆式管理模式的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4]。为此,企业需要在员工积极提供反馈和建议时,对员工的建议和付出的努力给予积极的奖励,从而强化其的工作积极性,并有效提升员工在标杆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

三、基于标杆管理模式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一)工程概述

该建筑工程是某商业广场一期建筑工程的建设项目,工程项目总共有4栋建筑。每栋建筑均为地下两层和地上25层的综合性建筑,而地上一二层均为层高较高的独立商铺建筑,其余楼层分别为酒店、办公楼和公寓。该建筑工程的用途较为复杂,工程质量管理的难度相对较高,且本项目为公司2020年的重点工程项目,因此尝试使用标杆管理模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应的要求。

(二)工程质量管理计划

由于本工程的重点程度较高,且作为当地的模范项目,要严格保证工程的质量与效果。因此针对工程质量管理计划,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作为质量管理的标杆,并将整体的质量管理目标定为优良。依据不同工程的重要性和施工难度,建立明确的施工质量管理指标。其中:(1)地基与基础工程在确保优良项目率大于60%,模范工程大于95%的前提下,要求防水工程、地基施工、养护必须保证优良,并且保证防水工程不会出现渗漏的现象。(2)主体工程在保证优良项目率大于75%,模范工程项目大于95%的基础上,确保重要的混凝土、钢筋、模板工程必须达到优良的标准。(3)地面工程在保证优良率大于80%,模范工程大于95%的前提下,重点加强面层与基层之间的质量管理,务必做到地面工程不会出现裂纹、麻面、不平整等病害与质量问题[5]。(4)装饰工程则在确保整体优良率大于75%,模范工程大于95%的同时,确保各项装饰工作内容通过样板间的方式进行检验和审核,以便于提升装饰工程的质量与施工效果。

(三)建立标杆管理活动保障措施

良好的标杆活动管理保障措施,对于有效减少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保证标杆管理活动的有效展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标杆管理活动中,基于质量管理活动的要求,首先针对质量管理标准,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制度,并基于管理活动的需求,对管理目标、管理流程展开全面的培训和学习。同时,明确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记录标准,以便于建立标杆质量管理资料库,并按照PDCA循环改进的要求,实现可持续的质量标杆管理[6]。其次,为了确保各单位的相互协调,在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标杆伙伴之间的联系。在保持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与标杆伙伴共同展开质量管理的借鉴和学习,以便于推动相关管理工作的展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标杆管理活动的流程和具体的管理责任,以便于审核各个部门、各个伙伴的质量管理工作,推动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此外,建立质量绩效管理的考核与评估方法。通过建立明确的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并通过统一报送数据的方式对质量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以便于实现大指标的质量数据管理。

(四)标杆管理对象选择

根据标杆管理活动的实施要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通过聘请专业的标杆管理专家,使其通过第三方的专业视角对当前质量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合理确定标杆管理的对象。在最终的评判结果中,人为因素对质量管理的影响程度相对较高。因此在标杆管理实施的过程中,将人为因素作为标杆管理的主要对象。

(五)收集数据并分析差距

在确定标杆管理对象后,根据项目实施的岗位职责要求,通过建立4个标杆管理团队,以便于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标杆管理策略的实施得到有效的保障。数据的收集过程中,基于己方数据和标杆伙伴数据,全面收集质量标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己方数据,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内部数据收集。分别调查领导者的能力、施工人员的工作情况。外部数据的调查,则通过与标杆伙伴的沟通,分析其在工程项目年度报告中的表现,并通过实地走访、学习的方式,获得标杆伙伴的质量管理数据[7]。同时,标杆经理还要进一步通过访问伙伴工程师的方式,以便于获得质量管理的具体细节,并将其录入到质量标杆管理数据库中。通过内外部的数据收集,确定当前的质量管理状态。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基于施工技术、施工人员身体状况、心理状态、行为和素质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与标杆出现较为明显差异的是领导的技术能力,而其他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小。

(六)制定并实施改进计划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标杆管理工作组一致认为需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并通过增强其的专业技术能力,使其在标杆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制定并落实各项管理指令。因此,初步建立聘请外部专家进行培训的方式,保证管理人员能力的持续提升。在经过公司审批后,批准通过短期培训的方式对标杆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分析。但由于短期培训具有时间方面的压力,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进一步明确培训学习的要点。一是,加强管理能力的建设。二是,管理人员执行能力、质量管理指标理解能力的培训。三是,标杆管理意识的建设。通过明确培训的要点,进一步强化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执行力。

(七)实施效果

在实施标杆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本次工程的实施主要根据工程建设的楼层进行施工阶段的划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二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在应用标杆管理的情况下,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得以明确。而后续施工阶段中,分项工程的质量问题得到大幅改善,质量问题的出现频次也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在总体上使工程早一个月完成。并在最后的标杆管理工作成就总结中,本次工程项目的标杆管理工作已经初步达到质量目标要求。同时,还有效提升了各部门与伙伴企业之间的配合,并在借鉴标杆伙伴工程项目采用新技术的情况下,有效缩短了装饰工程的施工时间,确保装饰工程的质量满足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标杆管理模式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而在未来其他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加强对质量问题定性和定量的有效管理,从而确保各项管理要素得以落实,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梓涵.基于标杆管理的工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23.

[2]李祯.基于标杆管理模式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J].砖瓦,2023,(05):92-94.

[3]初宇鹏.基于标杆管理模式的建筑工程质量创新管理方法[J].砖瓦,2022,(10):107-109.

[4]孙雨亭.基于标杆管理的项目管理绩效应用研究——以X建筑工程项目为例[D].山东大学,2018.

[5]臧朋,方倩如,卓菁.标杆管理在绿色建筑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5,(04):244.

[6]王致民.标杆管理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8.

[7]罗勇军.基于标杆管理模式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探究[J].低碳世界,2016,(09):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