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1
/ 2

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路径研究

徐立强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山东省 淄博市 256414

摘要: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等理念为指导思想,研究满足于职业院校的师德师风分层标准体系,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评价各部门主体职责,形成联动贯通、层层落实的师德建设格局;调动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修订师德师风培训制度、激励制度;构建职业院校三层标准体系,对教师师德师风进行有效评估;建立反馈机制,根据师德师风评价结果,为教师提出改进意见,提升职业院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同时制定动态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交流方案。

关键词: 师德师风;三层标准体系;反馈机制;职业道德

1引言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再次指出“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2020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的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列为教育重点工作之一,可以看出师德师风建设有重大的意义和深刻的价值。

2 研究问题

2.1 职业院校师德师风评价组织机构的建设问题

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师德评价的组织机构不是很健全,一般高校师德评价由人事处或者教务处,但人事处或者教务处并不完全管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院校内部未设置专门的师德监督机构,完成师德评价由多部门协同完成,实际执行中造成师德评价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职责不清。

2.2 职业院校师德师风标准体系制定问题

通过对职业院校师德师风标准的分析发现,相关指标不明确,师德的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现今的评价标准多集中于师道方面,缺乏人本精神,层次比较单一,不容易细化,可操作性不强;对不同专业和岗位的教师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混合评估,其实这对于教师而言并不公平,评价的效果也不理想。

2.3 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标准的定量问题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都是宏观方向问题,或是采取模糊评价、主观性判断,缺乏硬性指标。在实际的评价中,诸如“教师是否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一类的评价指标,是对教师综合素质和行为表现的主观判断,并非通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做出的一些正向表态就可以判定其表现为优秀。

2.4 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过程性问题

普遍强调高校师德师风评价应该采取多元评价,“多元”一方面指的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如一般都会采取教师自评、同行互评、管理者评价、学生评价相结合;另一方面指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即提倡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理论上来看很全面、完整,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变成了“多方不满”。其次是各评价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学生评教多是被动性的评价,导致评价的效度低。

3 师德师风建设标准研究策略

3.1明确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各部门职责

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要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形成师德师风建设合力,要在师德管理方面明确各部门主体职责,建立和健全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齐抓共管、院(系、部、所)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可以更加高效地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

3.2完善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

完善的师德师风制度规范是推进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进一步完善调动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师德培训制度、师德激励制度,进一步加强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为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打下制度保障基础,并使其向更高的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发展。

3.3 制定有层次的师德师风评价标准

在师德师风标准之上,紧密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和要求,深入研究并制定三个层次的师德师风评价标准,即:底线标准、基线标准、量化标准。这三个层次的标准不仅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教师职业行为准则,而且还应反映出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与先进性,标准要具备可操作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以确保能够全面评价和指导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

3.4健全师德师风评价结果反馈机制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职业院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因此必须在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反馈机制。反馈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效过程,在反馈机制的建立中应确立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二级学院应设立独立的师德评价反馈机制,各相关部门也应设立师德专项问题反馈渠道,做好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为教师提供改进意见并根据反馈信息制定动态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培训、交流方案。

4 总结

本文在建立和完善教师师德师风评价机制的基础上,研究满足于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分层标准,通过分析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对高等职业院校师德师风评价强化评价标准,积极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师德师风评价体系,促进高职院校教师积极面对新时代的要求,根据师德师风评价结果不断提升自己,构建教师的师德师风自律系统,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职业院校优良师德师风的培育践行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5参考文献

[1]曹孟焦.新时代黑龙江省民办本科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22.

[2]邹雪茹.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23.

作者简介:徐立强(1993.10-);男,汉,硕士,山东省淄博市,目前职称: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