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9
/ 2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刘威、陈雪峰

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段哈尔滨供电车间

摘要:铁路土建工程施工中电气化改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提升既有土建工程改造技术应用能力发挥着关键影响,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铁路土建工程项目质量的保证与优化。所以在进行铁路电气化接触网的改造建设时,要注重科学的管理与施工的分析,保证施工交通的运行安全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手段。基于此,文章就电气化铁路网改造工程施工技术做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铁路;电气化;接触网;改造工程

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工程施工特点

1.1参建单位多

由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工程是在既有线路上进行的,在改造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设备管理、运输等单位进行全面配合才能有效开展施工。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及各设备管理单位之间的配合不协调时有发生,同时,由于不同的参建单位其性质也不一样,从而给铁路以及设备的运行安全造成影响,埋下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参建单位必须要达到有效沟通和配合,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消除隐患。

1.2工期长

接触网悬索段以立柱及支撑装置为主,主要功能是支撑悬索段,改造工程施工时悬索参数改变将影响交通。同时连接网改造项目十分复杂、施工困难、工期长。而且在改造工程施工期间,如果发生安全问题如对交通产生影响,则可能导致停工和其他惩罚,同时还可能对工期产生影响,给经济带来严重损失,甚至耽误工期和影响铁路正常运营。所以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及过渡方案[1]

1.3作业范围受限

接触网改造工程施工时,因改造工程需修建接触网才能确保原有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不仅加大了施工难度而且还需新增设备,因此施工范围有限。互相干扰。施工时吊装作业还受作业空间制约。只有先分好柱、装好悬挂装置、装好轴承导轨、最后翻拆旧件,才有可能按施工作业次序施工。

1.4交叉干扰严重

电气化接触网更新改造项目在建设期间存在较为严重的相互干扰。一是由于既有设备已经投入使用多年且交通量较大,翻新项目施工扰动十分严重。二是因接触网改造工期长,车站前后施工项目多为同步交叉施工项目,在此过程中,往往出现取消与交叉干扰矛盾。最后,电气化铁路网更新改造工程建设中,各行业、各部门同步建设,常常会互相影响并产生一些约束,经常会发生冲突,比如设备使用、人员调用等[2]

2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工程施工技术

2.1接触网悬挂和定位过渡施工

对既有小线路的配电,应用新的支柱进行结构改造,在横向限制不超过4.5米的情况下,可采用平线法进行延伸。当手拉手转换时,应对已有接触网进行改造,并像已有柱子那样将影响装饰板安装的支撑装置去掉。可在平手线与斜手线间加装支撑装置增加手线稳定性。新线路通车和彻底拆卸导管时,要将平臂杆端部剪断,装设新导管。对于位移较大的线路,当横向限位小于2.5米时,应适当加长水平臂,在臂杆支架上安装回线锚高度调节联轴器,端部连接钢丝绳,并焊接绝缘子和臂杆。支座后还要设置临时斜拉绳以免支座负载过大。若需较大幅度偏移既有线路且一次施工支架困难时,过渡支架与既有支架间宜设置柔软交叉绳,由交叉绳装设支撑绳和将导管置于给定固定绳。若偏移量相对较大,则要多放线路,架设软道岔,当一些软道岔线段不能架设时,则要架设两排腕臂。当水平极限小于7.5米时,偏移量相对较大的线路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切换。

第一:选用H170柱子并将套管焊接施加到水平臂上。

第二:选用H93立柱,双腕臂上下左右排列,上腕臂适当抬高,斜长于立柱后侧,浸水深度为1.5-1.8米。若新线纵向绝缘距离比较小时,导轨高度应与结构高度接触合适。网格高度要有所降低。此外,应适当减小上基,对于腕部绝缘距离比较小时使用CAD设计软件进行设计,对于受电弓包络线是否有断裂的认识设备未进行过细致的检查。

2.2线路交叉换侧接触网过渡

为了确保新线安装工程顺利实施,既有接触网应该成为交通安装原始基础,部分既有接触网在拆除前应该做网络过渡处理。一是在比较狭小的路线任务上,既要达到采用新柱连接设计的要求,又要暂时调整已有锚绳悬挂位置。二是针对较大规模线路任务需在既有支撑面加装臂架支撑进行过渡。应重申,对不能设置支撑物偏移量大的情况,可采用设置软跨度支撑物来实现转换。最后当地形限制不能设置附加软跨栏墩可设置双线腕臂墩。任何线路调用工程实施前,都要对新建通信网络作一次现场架设,但是受既有线路及干扰等因素影响,应对新建通信网络作改造,使其与锚地结点这一特殊地点相适应。若锚地节点距道岔接口较远,可以马上装设新导管,道岔接口附近设计过渡锚点并穿过道岔闭合点将新老导管相连通,重叠区可供已有导管使用。若锚点距道岔接口距离很小,不能达到装设新接触线目的时,应以锚点方式过渡新老接触线重合部位,达到道岔连接之前交通安全目的。为了有效地降低道岔连接工作量,要提前对新旧接触网相交时接触网切换方法进行研究,并适当缩短合拢点所需耗用时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冲击与扰动

[3]

具体的施工程序及流程有。一是依据通话界面位置合理布置两端过渡锚点。其次,在安装和改造新的接触网时,需要将新的接触网和原有的接触网连接起来。三是要暂时放下过渡锚杆和张开已有接触网。通过选取定位偏差类型匹配保证新老锚绳交叉点达到开通要求。最后线路切换完成之后要将线路交叉装置及已有锚绳拆除。

2.3车站封闭接触网过渡

为了有效地降低通话日的工作量,主线通信网可以预先设置好,新的车站封点通信网之前的建设步骤是:先测试现有柱体的容量,新老通信网同时挂于柱体之上,如此等等。须预先对既有柱子进行能力验算,若柱子能力达不到设计荷载时,则须加装过渡柱。其次,接触网敷设时接触网高度应至少高于既有线200毫米;三是通过封锁点减少新建接触网线高时应增加既有线高以便新建接触网逐渐投入使用。四是对转体阶段要按锚杆连接方式及锚杆局部电气连接方式对新老两节接触网进行调整。五是车站停运当天,原有导管应予拆除,新建导管全部投入运营。这种新型锚骨架即将全面投入运行。以上工作程序,有效降低导线组装及导管组装工作量,尽量减少过渡及交叉作业干扰。

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工程施工注意要点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工程施工前,施工中接触网改造的重点是主联络线电源块,这对施工部门详细检查现有站型和线路改造情况是必要的。制定方案时应充分考虑现场条件,时刻对改造方案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改变。为了避免打桩不合适产生二次变形等问题,在项目中打桩时一定要做到精确细致。拔出值,线路转弯,电气连接及锚点等因素对于电气化铁路网恢复十分敏感,所以在建设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均要对这些关键部位进行认真监控。

结束语:

电气化铁路通信网络改造项目具有工期长、参与方多、项目范围受限、互相干扰严重、建设过程易出问题等特点。在进行建设时,一定要重视项目各个阶段的建设质量,尽最大可能避免给当前正在行驶的列车造成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碰雄.神朔铁路接触网大修改造方案研究[J].新型工业化.2022.12(04):146-151+156.

[2]苑玉超.浅谈高速铁路接触网大修改造施工技术[J].电气化铁道.2022.33(02):91-95.

[3]孙刚.既有线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改造施工[J].智能城市.2021.7(0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