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罐综合灸用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8
/ 3

火龙罐综合灸用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研究

肖玉萍  仲祖微(通讯作者)

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  653100

摘要目的:观察火龙罐综合灸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5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2例面神经麻痹病人,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36例,每组36例。结果:①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②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都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的症状积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H-B面神经功能评分都比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周围性面瘫患者给火龙罐综合灸治疗,能够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面神经功能。

关键词:火龙罐综合灸;周围性面瘫;证候学;面神经功能

周围性面瘫,在西方又被称为贝尔面瘫,是一种因面部神经损伤而导致的面部神经损伤,主要症状是嘴歪斜、眼睛歪斜,有些病人还会有耳后疼痛等症状,是一种很常见的面部神经疾病,经过治疗后,约10%的病人会遗留各种后遗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周围性面瘫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感染和神经营养疗法,但效果不佳。周围性面瘫属于“挂线风”等范畴,其病机为气血亏虚,受风寒侵袭,经络空虚,经络闭塞,肌肉瘫痪,治当以活血通络,扶正祛寒[2]。针刺具有化瘀通络、利水消肿等功效,是国际上公认的治疗面瘫的适宜疗法,然而,由于其病程漫长,病人在长时间的针刺刺激下,容易对其产生耐受,同时也有学者提出,在急性期不宜过度刺激。而“火罐”则是一种集艾灸、按摩、刮痧、走罐于一身的中药治疗方法。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我们提出“火龙罐联合针刺疗法”在外周性面瘫急性期针刺作用下的作用机制,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火龙罐综合灸应用对外周性面瘫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2年五月至2023年十二月72例周围性面瘫病人,按随机数表将其分成36例,每组36例,每组36例。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18-75岁(50.05±7.65)岁,病程1-6 (3.26±0.53)个月。辨证分型:风热型8例,风寒型12例,气滞血瘀型16例;高血压组12例,糖尿病组15例,冠心病组9例;对照组中,男性20名,女性16名,平均年龄16~74岁(50.98±7.35)岁,病程1~6 (3.19±0.50)个月。辨证分型:9例为风热型,13例为风寒型,14例为气滞血瘀型;高血压10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10例。两组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患侧,证候类型及基础疾病类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

①根据《实用神经病学》[3]制定的周围性面瘫的现代医学诊断标准,发病急,以突然出现的一侧面部表情和肌肉瘫痪为主,在发病之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舌前2/3的味觉障碍、听觉敏感等症状。②根据《中医内科疾病诊疗指南》[4]关于周围性面瘫的中医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眼睑不能闭合,经常在睡梦中惊醒,出现一侧脸部肌肉僵硬,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扩大,眼睛露水,鼻唇沟加深,嘴角下垂歪斜,不能皱眉,不能蹙额,不能闭眼,不能露齿,不能鼓腮。

1.3纳入标准

①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上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岁以上,发病时间在7天以内(在急性阶段),初次发病,单侧肌肉瘫痪;③周围性面瘫患者均通过头颅 CT等影像学诊断;④有良好的认知能力,能积极配合治疗;⑤有完整的临床数据;⑥所有的病人都对本研究有充分的了解,并且签署了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①面颈部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面肌、神经麻痹;②伴有面肌痉挛、其他疾患的患者;③凝血、免疫力低下的患者;④有明显的“火龙”、“针刺”禁忌症者;⑤实验过程中自愿退出的。

1.5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疗法,同时辅以营养支持

同时,协助病人做脸部肌肉的复健训练。观察组采用火龙罐配合针灸疗法,方法为:⑴火罐法:嘱病人穿上宽松的衣服,平躺在床上,让患侧的颈部完全露出,然后在病人的面部和颈部均匀地涂上靳艾精油。他选择了一块黑色的石头和紫色的泥土,制作了一个小型的火龙罐子,将靳艾柱放进去,然后用气枪将罐子烧成灰烬,然后把罐子翻过来,让艾烟朝下,然后用手推着病人的脸,让它离开罐子。操作时,要保持罐齿与皮肤成30度角,单手持罐,手掌小鱼际紧贴病人的皮肤,边走边用小鱼际推揉。第2日1次,1次20分钟,共2周。⑵针刺治疗:①选择合适的穴位。选择阳白穴、下关穴、颊车穴、迎香穴和地仓穴,采用平补平泻的方法进行针刺,留针30分钟。②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针对不同症状选择对应的腧穴,选择风热证的大椎穴、合谷、曲池穴;风热型取合谷、风池穴;以肝郁、膈俞穴为宜。③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对病人的全身情况进行分析,明确病人是否有基础疾病,如果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面瘫,就用针灸的方法来治疗。每星期6次,持续一个月。

1.6疗效评价

①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临床中医内科学》[5]的有关标准制订,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口歪眼斜、眼裂增大、鼓腮漏气、眼睑闭合不良等症状,各量表得分为0-6,得分愈高,病情愈重。②面神经功能评定:应用H-B面神经功能量表[6]评定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分值为0-30,并与面神经功能评分成负相关。临床表现为:1级为正常,2级为轻度;3级属于中等功能不全,有明显的面肌痉挛;4级属于中度、严重的运动功能不全,有明显的面部肌肉麻痹;等级 V为严重的功能不全,面部肌肉只有轻度的活动;6级为面神经支配区完全瘫痪,面神经支配区无活动。1.7统计学方法计量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x¯± s)表示,两组均值用两独立样本 t/t’检验,用成对 t检验进行自我前、后控制的均值。对随机数例进行频数(f)和构成比(P)的统计分析,并进行χ2检验;研究结果采用 SPSS19.0。试验水平以α=0.05为标准。

2结果

2.1中医证后得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在各证型上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别(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都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的症状积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面神经功能的比较

两组在术前、术前、术后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的H-B面神经功能评分比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结论

现代医学多认为,面瘫是由于风寒、病毒感染等原因,造成了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造成了神经缺血水肿、受压迫,也有可能是由于茎乳孔内骨膜炎引起的面神经受压或血液循环障碍,其病理改变以水肿变性为主,主要表现为闭眼障碍、口角下垂,也有一些病人会有味觉和嗅觉障碍,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日常生活。因此,从西医角度出发,以抗炎、抗水肿、防止神经退变、及时修复神经损害为核心,目前周围性面瘫多采用抗感染和神经营养疗法,虽可改善症状,但效果不佳。周围性面瘫被中医称为“口僻”,是因为卫阳不足,经络空虚,导致风寒侵入阳明和少阳经脉,导致经络闭塞,导致经络闭塞,导致经络不畅,肌肉松弛,从而导致瘫痪。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在前期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针刺方法,可以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流,提高血管通透性,减少张力,改善毛细血管流动,改善代谢,减轻水肿,消除炎症;同时,还可以增加神经元的生存率,促进轴突的再生,减少神经元的细胞凋亡,加快肌肉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我们前期研究发现,中药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滴丸配伍,可显著改善中药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疗效,且观察组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改善丹参滴丸的临床疗效。另外,两组患者术后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显著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这充分说明了中药火罐配以针刺治疗面神经损伤的优势。这是因为,火龙火罐的主要功能是温通经脉,祛风散寒,对头面部的三阳经气有一定的温煦作用,从而达到除湿除湿,疏通气机的功效。“火龙罐”艾灸可以起到药效和温度的双重效果,从而使经络、腧穴更好的发挥作用,通过刺激三阳气,提高气血的气化和推运,从而达到调津、调畅的目的。火水壶可通过调整神经的兴奋性和抑制性进程,从而促进神经功能重构;在脸部使用针灸,可以起到抗病毒、抗炎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脸部的血管痉挛,矫正人体脸部的微循环,从而促进神经组织的血液供应,同时也可以增加脸部的兴奋度,增加神经组织对缺血的耐受力,从而促进神经组织的再生,从而提高面部的神经功能。另外,在火龙罐中,薪艾油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黄酮类、机酸类等,可以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加热作用来加速血液循环,提高血液的流速,加速身体的代谢,从而对面神经的功能进行调节。针刺可以提高脸部的血供,提高局部的血液循环,提高脸部的肌肉力量,同时还可以消除脸部的神经和炎症,从而达到提高面神经功能的目的。总之,运用火龙火罐配合针灸疗法,可以有效地减轻面部症状,提高面神经功能,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但是,该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的长期观察和疾病分期的临床研究来证实。

参考文献

[1]宋跃华,张小文,王佩光.火龙罐结合针刺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病人中的临床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2(013-012).

[2]何芳,王向荣,孙晶,等.火龙罐综合灸用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23,38(8):40-43.

[3]余晓玲,朱飞燕,李云燕.火龙罐联合循经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23,32(5):890-893.

[4]李家秀.牵正穴隔姜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12):2.

[5]安康,位冰,任超.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可行性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7):2.DOI:CNKI:SUN:ZYLY.0.2018-07-013.

[6]刘桂桃.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临床效果研究[J].医药界,2022.

[7]于文玲,王宗萍.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探讨[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