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资本状况的维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4
/ 2

中国社会资本状况的维度分析

陶金

湖北经济学院 武汉 430205

摘要:本文应用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透明性维度和制度化维度,解释了中国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状况和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状况,认为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状况和农村居民社会资本会随着中国新型社区的发展和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得到改善,社会资本的二元结构将逐渐消除。

关键词:透明性维度 制度化维度 社会资本

一、我国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状况及发展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市居民社会资本是以“单位”为社会资本的主要载体,社会资本的两种维度匹配呈现出低制度化维度和高透明性维度不均衡的特点。计划经济体制的行政命令都是以具体的形式传达下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合作在“单位”这一传统网络形式中以人格化的形式进行的。除了“单位”另一社会资本的主要载体就是亲缘关系形式的家族网络。单位和家族亲戚这两种网络载体中形成的社会资本,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低制度化维度和高透明性维度不均衡的特点。 随着经济体制转移,这种社会资本的维度匹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单位”和“关系”是改革前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主要提供者和载体。改革后,一方面,作为城市居民社会资本依托方式的单位制正在解体,不少城市居民逐渐失去了嵌入到“单位”的社会资本资源;另一方面,新的城市居民社会资本正处在动态的形成过程中,“关系”从改革前的情感交换倾向转变为非情感交晚倾向,使得城市居民对“关系”对象的信任被金钱所取代。“单位”和“关系”这两个社会资本的载体受到冲击,使得社会资本的透明性维度降低,和改革前的低制度化维度倒是匹配。总的说来,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总体状况呈现出出多元并存、结构不均衡、封闭性和排他性及社区民间组织发育不良等特征。

第一,不同维度的社会资本并存。社会资本存量中既有传统社会资本成分,又有现代社会资本因素。传统城市居民社会资本以血缘关系、单位关系为主组成社会关系网络,具有先天性、长期性、封闭性和排他性特征。传统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缺乏现代市场化法理契约因素。和传统社会资本相比。现代社会资本重视个人能力和发挥个人价值的实现,强调社会成员之间的自主、平等、信任、协调、合作和互助的关系,而这些都是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所必需的。这意味着随着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进行,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社会资本制度化维度的提高,这又促进了社会资本透明性维度的提高。低制度化维度的社会资本依然存在,制度化维度得到提高的社会资本产生了,于是出现了多元并存的局面。

第二,社会资本地区分布不均衡。由于我国的改革是渐进的,以“试点”的形式,在经济特区开始逐渐展开的。因此制度化维度和透明性维度的互动和变化在不同的地区是不一样的。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结构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在社会建设搞得比较好的地方,城市居民社区网络资本存量丰富,居民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建设。而社区网络贫乏的社区,城市居民个人关系资本起较强作用,居民的集体参与意识不强,难以形成合作治理的局面,社区发展呈现出停滞状态。同时,居民所属社会阶层不同对社会资本拥有状况也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

第三,封闭性和排他性。中国传统社会是关系取向的社会,虽然市场对传统社会关系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关系仍然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关系支配性仍然存在,因而城市居民社会资本虽然具有了现代性法理契约型社会资本的某些特征,但仍然摆脱不了“关系”的影响。与西方社会相比,我国城市居民社会资本仍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也就是由于文化影响的路径依赖,社会资本的制度化维度难以有效到达与透明性维度相匹配的程度,仅依靠制度化维度与透明性维度的相互作用,可能需要新制度安排才能达到他们相匹配的“稳定区域”。

第四,社区自治组织发育不良。社区自治组织是目前社区建设、社区治理中的重要力量,对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建构有重要作用。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以公民社会的主体意识为基础,以公民社会的认同、信任的公共精神为纽带,只有在公民对共同体高度认同和信任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形成互助合作的组织网络。

因此,我国城市居民社会资本存量现状已经妨碍了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热情,降低了社区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对社区建设产生极大的制约。因此,在认识城市居民社会资本重要性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对现有社会资本存量(即文化、习俗、规范、信仰等)进行改造,发扬传统性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积极效应,提高其制度化维度,促进其顺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要利用制度创新增加现代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规模和模式,建立一种城市居民共同参与的公共网络,培养基本的社会信任和公民精神,促进居民之间的合作和社区发展。我国社区自治组织形成的一个制度性安排是政府引导下的中国社区发展。中国新型社区的发展使得公民社会的生成空间,独立、认同、合作和互助的民间组织得到发展,使得民间组织的社会资本呈现出明显的“陌生人约束”即低制度化维度和高透明性维度不相匹配的特点得到改善,在政府引导下的社区制度安排下扩展了制度化维度。

二、我国农民社会资本状况及发展

由于没象城市居民那样的“单位”, 我国农民在改革前后社会资本状况的变化没有城市居民那样大。但是从总体上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得我国社会资本呈现二元化结构的特征,我国农民的社会资本在改革开放前,主要依靠亲缘关系网络,这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由于缺乏正式渠道和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融入城市网络中获取必要的资源,农民工进城打工主要是通过亲戚和同乡介绍和引荐等非正式途径,即通过亲缘关系网络以及地缘关系网络进入城市就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以业缘关系为基础的次级社会网络,于是出现了农民以亲缘关系网络和地缘关系网络为载体的初级社会资本与以业缘关系网络为载体的次级社会资本并存的结构。

其次,经济发展带来的差异性。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农村地区,外出打工的农民给家乡带来的不仅是信息还有城市里市场关系相关的理念,冲击了农村封闭的长期的社会关系网络,外出打工者赚得越多,冲击越大。交通相对便利的农村地区由于受城市的影响较大,相对封闭和排他性的网络开始打开了缺口,信任关系逐步向外扩张。相对封闭的农村地区仍然保持旧有的亲缘网络的稳定性,社会资本仍然在这个稳定的网络发展, 由于制度化维度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社会资本的透明性维度也趋于不变,整个落后农村地区就持续地位于“陌生人约束”区域即社会资本的透明性维度高、制度化维度低,如果不出现较大的外部冲击,这种“陌生人约束”将持续下去。

   三、对我国社会资本总体状况发展的维度分析

    对社会资本的微观定义并不应该排斥对社会资本的总量分析或宏观层次上的分析。社会资本是嵌入于社会网络的资源,社会网络是其载体,互惠规范是约束人们互动的规范,信任是微观主体在社会网络这一载体中,在互惠规范的约束下微观主体互动的可能结果,那么我国社会资本存量就可以从社会网络、互惠规范和信任三者表现出来。

    我国的社会网络并不仅仅限于亲缘和准亲缘关系,在亲缘网络和准亲缘网络内部,比较容易形成信任,信任半径相对狭小,难以扩张到亲缘网络和准亲缘网络之外。约束网络内成员的规则主要是依靠亲缘关系和与舆论力量以及各种乡俗,虽然是非强制性的但约束力强;主要依靠本人和家族成员监督执行,费用低效果好违约概率较低,虽然透明性维度较高,但是互惠规范难以跨越宗族范围,制度化维度较低。

普遍信任和特殊信任并是非此即彼,但也不是各自独立的。中国现阶段的社会资本是以亲缘关系和准亲缘关系为其载体的,也就是个体之间的互动首先取决于“对方是谁或者说和你是什么关系”,约束个体互动的互惠规范也是具体的,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约束,因此社会资本的制度化程度低,但是网络内部成员对其互惠规范都比较了解,对其他网络的互惠规范了解甚少,因此透明性维度较高。

我国现阶段社会资本虽然存在着透明性维度高与制度化维度低不相匹配的状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伦理的对传统社会资本的冲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社区制度的发展,我国的社会资本会朝着透明性维度与制度化维度相匹配的方向发展,城市居民社会资本和农民社会资本差异性将逐渐消除。

参考文献:

1.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和特征》,《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2期。

2.陶金:“科学与生活”,载自《科学与生活》2023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