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在门诊分诊台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3
/ 2

沟通技巧在门诊分诊台工作中的应用

钟菲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州2253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沟通技巧在门诊分诊台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门诊患者共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门诊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沟通技巧;人性化管理;护理满意度;门诊分诊台

高质量的沟通是医护人员与患者构建优良关系的基础,同时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够保障患者进一步的掌握自身病情,明确相关注意、禁忌事项,保障最终的干预效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求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具有优良的洞察能力、热情的服务态度以及过硬的综合能力。保障门诊工作质量的可持续提升。本文将探究分析沟通技巧在门诊分诊台工作中的应用,详情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门诊患者共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共51例,其中男性患者共24例,女性患者共27例,年龄为:22-71岁,平均年龄为:(53.46±2.97)岁;观察组患者共51例,其中男性患者共23例,女性患者共28例,年龄为:22-71岁,平均年龄为:(53.53±2.88)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沟通管理,由相关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就诊引导,疑问解答等。

1.2.2观察组方法

①组建专业的护理小组,选取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小组组长,参与护理前集中对小组内的人员进行培训、完善护理措施,规范护理流程,深入优化小组内成员的技术水平与综合素质,强化责任意识,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围绕患者的实际需求予以患者最为优质的服务措施。为护理小组内的相关护理人员树立优质的服务理念,明确工作职责,提升其责任心,为其明确门诊护理过程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针对此类核心问题,不断的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优化,保障护理人员具有优良的服务态度,保障其沟通交流技巧的不断提升,通过有效的沟通获取患者信任。

②强化相关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在患者就诊以及分诊的过程中,应由相关护理人员观察等待患者的状态,如发现存在焦虑或是急躁状态的患者应及时询问其缘由,加强沟通,引导其耐心的等待,使得患者感受到关心以及温暖,消除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如存在紧急情况,则应结合实际情况告知相关负责人,予以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同时在等待期间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使其提升对于自身疾病的了解,进而保障其就诊的流畅程度。

③把控合适的沟通时机,多数情况在门诊就诊的程序较为复杂,包括:挂号、等候、诊疗、缴费、拿取检查报告单等,部分患者至医院的频率较少,未能明确相应的流程,使得患者的整个就诊流畅度受到影响。相关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此类患者,热情的为其提供服务,了解患者实际情况,为其介绍门诊流程,引导其进行就诊,耐心的回答患者的各类问题,引导患者到达就诊区域,保障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同时在实际沟通的过程中,应注意自身的语气、语速以及语调,将安慰性、解释性以及鼓励性的语言相融合,保障语言使用的恰当,结合肢体语言,如:目光交流、肢体动作等提升患者的理解程度。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满意度,满意度采用评分的方式进行评定,包括:对于相关护理人员沟通能力评分、服务态度评分;以及服务意识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满意度

对比两组满意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1所示:

1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满意度

组别

例数

沟通能力评分

服务态度评分

服务意识评分

对照组

51

(81.43±1.20)分

(78.82±2.36)分

(76.63±2.89)分

观察组

51

(94.73±2.10)分

(94.50±2.22)分

(95.47±2.60)分

t

-

21.358

19.889

19.742

P

-

0.001

0.001

0.001

  1. 讨论

门诊属于医院的窗口,是患者到院之后接触医院的首站,其不仅能够反应医院医疗水平的情况以及服务质量,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满意度。门诊分诊台主要用于为患者提供指导、维护秩序以及收集意见等,优良的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于医院工作的满意度,保障患者就诊的流畅性[1]。由于门诊患者相对集中,且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多数患者急于就诊,内心存在焦虑等情绪,此时通过高质量的沟通交流,能够有效的缓和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医患、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通过热情周到的服务,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在接受干预过程中的配合度以及依从性,保障患者最终的干预效果

[2]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了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通过强化对于相关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服务意识,引导其把控交流时机以及方式,取得了优良的效果,相比于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的对照组,观察组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综上所述,在对门诊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莲蓬.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分导诊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7):183+185.

[2]蔡旭珊.在门诊分导诊工作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