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3
/ 2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魏博  邱菁菁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二医院 063000

【摘要】目的本文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护理中,实行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对其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讨论。方法: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从2021年2月份至2022年2月份接诊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的方式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35例患者取名为参照组,实行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的35例患者取名为研讨组,对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分级以及FMA评分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研讨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分级实行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后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患者的FMA评分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护理中实行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患者的吞咽功能分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患者的FMA评分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值得运用。

【关键词】中医康复护理;脑卒中;吞咽功能分级;FMA评分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脑卒中在我国的发病率成逐年升高趋势,每年约达到200万人[1]。该病的预后效果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次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护理中分别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和中医康复护理模式作比对试验,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分级以及FMA评分进行分析说明,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从2021年2月份至2022年2月份接诊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的方式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35例患者取名为参照组,年龄49-73岁,平均年龄(61.22±1.31),实行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的35例患者取名为研讨组,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64.53±1.28),研究资料P>0.05,可展开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研讨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使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①针灸:选择患者的廉泉穴、足三里、合谷穴、风池穴等,每天针灸一次,每次30分钟,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三个疗程;②穴位按摩:下肢选择患者的飞扬穴、委中穴、承扶穴、气冲穴,上肢选择患者的外关穴、天泉穴、尺泽穴,每天对各个穴位按摩一分钟,重复五次;③中药熏洗:选择中药伸筋草30g、透骨草30g、桑枝30g、艾叶30g,放入木桶中加入开水浸泡,对患者进行熏洗,一天两次,一次三十分钟;④中药干预: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用药选择,对于肝阳上亢的患者可选择玄参、牛膝、灸甘草、赤芍、牡蛎、龙骨制成镇肝熄风汤服用[2]。对于肝肾阴亏患者可选取制附子、郁金、石菖蒲、麦门冬、生黄芪、干地黄制成地黄饮子服用。对于气虚血瘀患者则选取石菖蒲、当归、水蛭、灸甘草、川芎、生黄芪、地龙,水煎后服用,早晚各一次,每天服用一剂,十天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三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通过统计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分级(通过洼田饮水实验进行测评,选择30毫升温水,I级:患者一次性喝完并无呛咳症状;II级:患者分两次喝完并无呛咳症状;III级:一次喝完但会有呛咳的症状;IV级:两次喝完但有呛咳症状;V级:很难喝下且呛咳频繁)以及FMA评分(依据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进行测评,上肢满分0-66分,下肢满分0-34分,100分为满分,肢体运动功能越好则评分越高)作对比,并将其作为本次的观察目标,利用表格的形式呈现。

1.4统计学方法

调研中所有数据资料全部运用SPSS23.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当中计数数据运用(x±s,%)代替,两组差别比照运用t、X2检测。若两组比照结果P<0.05,则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结果

经过比对试验得出结论,研讨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分级更高,有统计价值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分级比较[n(%)]

组别

n

I级

II级

III级

IV级

V级

参照组

35

19

11

2

2

1

研讨组

35

5

8

13

6

3

经过比对试验得知,研讨组患者的FMA评分更高,有统计价值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FMA评分比较(x±s

组别

n

上肢

下肢

总分

参照组

35

25.33±5.82

15.27±3.15

40.60±4.66

研讨组

35

39.63±7.15

21.53±5.26

61.66±6.33

P值

P<0.05

3.讨论

脑卒中属于脑血管疾病之一,通常被人们称为脑出血,主要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因患者血管里的血液受到阻碍,不能流入大脑,或者患者脑部血管的突然破裂,从而引发脑出血的疾病,该病发病急,且发展迅猛,抢救不及时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3]。合理的护理方式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因此,本次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护理中使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主要通过针灸、穴位按摩、中药熏洗以及中药干预4种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的吞咽功能分级以及FMA评分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使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分级以及FMA评分,值得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慧、何苗.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价值[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37(08):160-163.

[2]杜丽娟.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35(10):65-67.

[3]彭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中采用中医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J].名医. 2021(0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