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患者自我管理干预对糖尿病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3
/ 2

糖尿病前期患者自我管理干预对糖尿病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汪秀芳 赵玉兰 焦裕莹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150036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自我管理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发生率的影响,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80名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自我管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和心理疏导等。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在干预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检测,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生活方式信息。结果:1.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 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和心理调节等方面。3.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 实验组患者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应重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关键词:患者;自我管理干预;发展现状

引言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生前的关键阶段,此时患者血糖水平已经升高,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一阶段的患者若不进行及时的干预和管理,很容易发展为糖尿病。因此,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干预至关重要。自我管理干预旨在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包括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血糖监测等方面,以延缓或阻止糖尿病的发生。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自我管理干预对糖尿病发生率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干预前后的数据,评估自我管理干预的实际效果,为临床实践和糖尿病预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一) 研究一般资料

选取本社区2021年10月-2023年10月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且年龄>60 岁。

(二) 研究方法

选择了80名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进行分列40名纳入实验组,接受自我管理干预。干预内容包括饮食控制,适度运动,定期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等。40名纳入对照组未接受此类干预。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糖值和糖尿病发生率,评估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

(三) 研究标准

自愿参与糖尿病自我管理小组且存在独立意识,可以独立完成调查问卷。排除继发性糖尿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或冠心病等;脏器损伤及躯体功能受损者,并要进一步排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四) 研究计数统计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糖尿病前期作为糖尿病发生前的关键阶段,其管理对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自我管理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在糖尿病前期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状态。在这个阶段,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已经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等病理生理变化。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干预和管理,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很容易发展为糖尿病。

自我管理干预是指通过教育和指导,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控制和管理的干预手段。对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来说,自我管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控制:指导患者合理控制饮食,减少高热量、高糖分、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规律运动:鼓励患者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提高身体代谢水平,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血糖监测: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血糖监测设备,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心理调适: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减轻焦虑和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多项研究表明,自我管理干预对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具有明显的益处。通过实施自我管理干预,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从而延缓或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同时,自我管理干预还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疾病的防治中来,增强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例如,一项针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显示,经过12个月的自我管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这表明自我管理干预对糖尿病前期的防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自我管理干预的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患者的依从性、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干预效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并加强随访和指导,确保干预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表1: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时间

例数

2 h PG(mmol/L)

Hb A1c(%)

FPG(mmol/L)

干预前

40

15.1±5.3

9.3±2.2

8.7±3.5

干预后

40

8.7±2.4

7.2±1.4

6.1±1.6

t值

15.583

15.220

13.222

P值

<0.05

<0.05

<0.05

三、研究分析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一阶段是糖尿病发病的高风险期,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自我管理干预是针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它通过提供教育和管理,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多项研究表明,自我管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这些干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供饮食和运动指导,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血糖监测设备,以及引导患者进行心理调节。这些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推广自我管理干预:

1.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向患者传授糖尿病前期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2. 提供个体化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运动和监测方案,确保患者能够有效地实施干预措施。

3. 建立支持系统:鼓励患者之间建立联系,互相支持和鼓励,共同应对糖尿病前期的挑战。

4. 定期评估和调整: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时调整干预措施,确保干预的有效性。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的高风险期,通过自我管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推广自我管理干预,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血糖水平,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这些措施包括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个体化指导、建立支持系统和定期评估和调整。这些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糖尿病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糖尿病前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推广自我管理干预,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四、结论

自我管理干预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可以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水平。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有助于控制体重和改善代谢状况,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血糖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血糖异常,调整生活方式,心理疏导则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付文,徐珏,刘庆敏,刘仕俊,裘欣.基于互动模式的社区自我管理活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24,40(01):56-60.

[2]陈灿,刘羽茜,王婷,施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干预策略对男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3,34(12):1751-1754+1763.

[3]徐雪梅,杨雪丽,刘军,王敏玉,韩腊梅.基于慢性病轨迹框架模式的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胰腺炎患者疾病认知情况、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36):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