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与保障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2
/ 2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与保障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张士超

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胡屯镇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252100

摘要:保障全体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参与,提高覆盖率和保障水平,是实现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关键目标。然而,在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地区,仍存在着很多居民没有参与医疗保险或参与程度不够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也制约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社会的稳定发展。通过改进和优化医疗保险体系,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减轻居民医疗负担,提高社会的公平和和谐发展。

关键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保障水平;提升策略

引言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是中国保障全体居民基本医疗需求的重要制度安排,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参保覆盖率较低,许多居民未能参保或参保率较低。此外,保障水平不足、操作流程复杂等也制约着医疗保险的发展和居民的积极参与。因此,有必要研究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定义与发展背景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是指针对城乡居民建立的一种社会公共医疗保险制度,旨在提供医疗费用的补偿和保障,保障居民基本医疗需求。与职工医疗保险不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包括农村居民、城镇非工作人员、城市低收入人群等。为促进全民健康保障,推进社会公平公正,我国积极推进全民医保体系的建设,其中包括城乡居民医保。随着城乡规划和居民医疗需求的变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被确立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可以提高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公平公正的社会发展。

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参保覆盖率不高

目前,尽管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建立,但仍有一部分城乡居民尚未参保或参保率较低。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一些贫困地区,由于信息传递不畅、观念认知等问题,许多农民和低收入群体对医疗保险的重要性和好处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他们没有主动参与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中。因此,提高参保覆盖率,特别是重点关注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居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保障水平不足

虽然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已扩大,但保障水平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报销比例较低,即使参保了,仍需自付较高比例的费用,这对一些经济困难的居民来说仍然是一种负担。其次,参保人员还面临着限额支付、起付线等经济层面上的限制,当疾病治疗费用超过一定限额时,居民仍然需要承担较大的医疗费用。因此,提高保障水平,减轻居民的医疗负担,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不平衡的医疗资源分配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一方面,城市地区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医疗设施和技术水平较高,但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甚至缺乏高级医疗机构。这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医疗服务差距,让农村居民难以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由于参保人员的差异以及医院的利益考虑,城市居民往往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资源配置,而农村居民则面临着不公平的情况。

三、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宣传与教育

宣传和教育是提高居民对医疗保险参与的认知和接受度的关键。政府、医疗机构和社区可以联合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利用多种媒体渠道传播医疗保险的相关知识,并向居民讲解参保的重要性、保障范围、报销比例等。除了传统的宣传手段,如广告、宣传册子等,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媒体形式,如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将医疗保险的信息传递给更多的居民群体。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示和互动性较强的内容,吸引居民的注意力,提高知识的吸收度和记忆效果。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居民对医疗保险的需求和认知程度有所差异,因此可以根据特定地区和群体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宣传定制。例如,在农村地区可以注重解释农村居民参保的实际好处,与农村实际情况相契合;在城市居民中,可以突出强调工伤、职业病等特殊保障范围。除了集中性的宣传活动外,还应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贯穿宣传内容,例如,通过社区活动、健康讲座等形式,不断提醒居民参与医疗保险并传递相关知识。同时,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也要设置宣传展示区,展示医疗保险信息,提供咨询服务,以便居民及时获取相关信息。通过邀请已参保的居民分享自己的参保经验,包括实际使用医疗保险的案例、获得的实际补偿和保障效果等,鼓励其他居民参与医疗保险。这样的分享可以增加居民之间的信任感,减少对医疗保险的抵触情绪,进而提高参保率。

(二)简化参保手续

为了提高参保覆盖率,需要简化参保手续,降低参保门槛。在参保申请流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重新评估和优化各项手续,简化相关的申请表格和材料,减少填写时间和等待时间。同时,可以借鉴现代科技手段,推行线上申请和预约服务,方便居民在家中或社区就能完成参保手续,减少跑腿的频率。对于一些参保手续较复杂或身份较特殊的群体,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咨询窗口或热线,提供详细的参保指导和帮助。可以派遣专门的工作人员或培训社区志愿者,为居民提供面对面咨询和帮助,解决他们在申请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为了确保参保手续的顺利进行,政府可以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要持续加强参保手续的宣传,提醒居民申请参保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需要提交的相关证明材料。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如宣传册、海报、宣传视频等,提高居民对参保手续的认知度。政府部门之间需要加强数据的共享和整合,在居民健康档案、人口登记系统等数据库上进行互联互通,避免重复填写资料。通过提高信息共享效率,减少居民填表的次数,简化参保手续,提高参保率。

(三)拓宽参保渠道

拓宽参保渠道是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与率的重要策略之一。在社区设立专门的参保咨询窗口,由专业人员提供咨询和帮助。这些窗口可以成为居民了解医疗保险政策和流程、提交申请表格、查询报销情况等方面的重要服务站点。窗口工作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沟通技巧,能够向居民提供详细的参保指导和解答他们的疑问。为了解决一些特殊群体或偏远地区的参保需求,可以设立临时参保站点。这些站点可以是临时设立的服务站,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参保活动。例如,在村庄、乡镇或一些偏远地区,可以设置参保车或者设立参保咨询点,让居民能够方便地参与参保。临时参保站点可以根据就近原则,满足居民的参保需求。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可以通过建设医疗保险在线平台,为居民提供线上参保服务和信息查询。居民可以通过网络申请参保、查询保单情况、报销记录等。互联网平台的建设需要确保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同时要重视用户体验,使居民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参保操作。政府可以积极与各类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参保工作。例如,可以与社会组织、企业、学校等建立合作关系,在这些单位内设立参保咨询站点或推行参保计划,便捷地开展参保工作,提高参保效率。此外,还可以与医疗机构合作,通过医院安排参保专员,为患者提供参保指导和服务,使居民在就医过程中主动参与参保。

结束语

总之,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通过加强宣传与教育、简化参保手续、改善财政补贴机制和拓宽参保渠道,可以提高居民对医疗保险的认知和接受度,降低参保门槛,进而提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参与率和覆盖率。这将有助于实现全民健康保障的目标,提高社会公平和平等。

参考文献

[1]周文倩.农民工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满意度研究[D].南昌大学,2022.

[2]马真飞.淮安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中国矿业大学,2020.

[3]杨士锐.吉林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下参保农民就诊满意度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