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应用成高中英语课堂“催化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0
/ 2

信息技术的应用成高中英语课堂“催化剂”

金雨萱

昆山市第一中学 ,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各学科之间互相融合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也符合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在高中英语课堂上的使用能帮助教师组织更生动的教学活动,丰富课堂内容,并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文章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英语;融合

一、将信息技术融合进课堂的意义

我国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实现学科知识教授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以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为课堂提供多形式的学习工具以及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学方式带来了多方面的选择。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不是简单的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1]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手段,应该就像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就是“课程融合”的核心。

二、如何实现高中英语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1.运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导入,以兴趣为基石引入课堂主题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巧妙的导入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思维。[2]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互联网,收集与选择具有代表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各种教学素材。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尤先进的教学观念,以此为指导思想,再通过精心构思与巧妙设计来制作多媒体课件。

例如,在牛津译林2020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三写作课make a travel plan for foreign guests这一课时中,为了增强学生对旅游话题的共鸣,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以短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自己的旅游经历,让学生感受到各地的旅游特色。同时,我向学生提问“Where have you been?”, “Do you like travelling?”, “Why do you like travelling?”,让他们回答。通过导入这一环节,学生唤醒了与自己旅游相关的记忆,融合了自身的生活情境,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堂的教学主题中来,为后续学习向外国友人介绍相关旅游景点做好了铺垫。

2.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以体验为基础开展情景对话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课堂的创造性,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设。[3]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学习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如何引导学生“在运用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多媒体手段便是绝佳催化剂,因为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唤醒学生的情境感知。当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可以有效地缓解汉式思维和母语干扰的问题,在这一基础上,开展积极的情景会话,比如让学生将自身带入到相关多媒体素材中的人物,进行如Role play, Debate, Mini-speech之类的课堂活动,在交际中增强学生的语感,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3.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资源,以积累为核心丰富语言素材

    江苏英语现行教材与新课改同步,教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每单元围绕特定的主题来安排,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从不同的渠道来学习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繁多、资源丰富、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等特点来对教材进行创造性运用,在备课时,可结合以下几点:

(1)阅读单元主题时文。提高阅读能力这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可从网络上搜集适合学生阅读的时文,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题材、不同主题的作品。这样利用网络资源丰富与共享的优势,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开阔学生阅读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更利于学生深入了解英语文化背景和时事和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

例如,在学习牛津译林2020版高中英语教材选择性必修二Unit 4:Living

with technology时,由于单元话题是“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

nology”,我就有意识地给学生搜集了与之相关的主题拓展阅读,其中就不乏时文阅读,涉及到的话题包括mobile payment, time capsule, metaverse(元宇宙)等。在做这些阅读理解题时,学生能够丰富相关背景知识,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积累相关语料。比如在metaverse主题阅读的文本中,当讲解到“With Metaverse, Facebook will offer not only a texting service but also a multi-perspective virtual touch that feels like a real thing.”一句时,我就引导学生注意本句中not only...but also...句型的使用,并举例说明该句式的倒装用法,提醒他们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同时,对于multi-perspective(多视角)这一生僻词汇,我解释道,multi-这一前缀有“多种,多数”的意思,并举例multi-media(多媒体), multifunctional(多功能的),multicultural(多元文化的),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丰富词汇量。如此一来,在日常阅读习题的讲解中,便能在语境中提升学生阅读、写作能力,还能丰富学生视野,做到三维教学目标的相互交融,逐一实现。

(2)欣赏经典英文影视剧。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选择适合高中生观看的经典影视剧片断。这既可以为紧张繁重的高中学习生活带来乐趣,又可以使其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以纠正学生的不准确发音,增强学生的语感。

以牛津译林2020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三Unit 1: Nature in the balance的教学为例,单元主题是“人与自然”,我们便让学生观看了BBC优质纪录片“Human Planet(人类星球)”的第一集。多数学生不只对该纪录片精湛的拍摄感到震撼,也对人与地球的关系进行了深刻反思,并表示会利用寒暑假,将该纪录片剩下的片集看完。

   (3)浏览英文学习网站。英文学习网站可以让学生更全面更直接地接触英语,可以与他人,甚至是国外人士展开积极的交流与讨论,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更灵活、更方便、更直接、更高效。我日常向学生们推荐过的英文学习类网站就包括BBC Learning English, TED官网,每日英语听力等,在有限的能接触到网络的时间,感兴趣的学生便会做到在娱乐中学习。

三、将信息技术融合进高中英语课堂的几点建议

1.整体性、连贯性原则

在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课堂内容的整体性和知识讲解的连贯性,不能为了新颖而新颖、为了融合而融合。英语作为主要学科,是有连贯的知识体系的,因此在应用信息技术“催化”课堂时,要考虑其和英语之间的关系,确保达到相促进的目标。

2.适量、适度原则。

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注意在适当的时间引入适当的多媒体手段,以帮助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理解。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协助课堂时,要仔细挑选,精准辅助,做到信息技术为我所用。要避免喧宾夺主的现象产生,既不能催化过火,迷失了课堂的重点,又不能不温不火,让学生一头雾水。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融合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引导学生在欢快的课堂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英语课堂与信息技术融合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英语与各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只是死记硬背,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梳理,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可见,运用信息技术来“催化”高中英语课堂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同时,当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这也为我们运用多媒体手段提供了温床,越来越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我们对于传统的黑板、粉笔式教学要继续传承与创新,对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使用也要更合理更有效,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成效。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使用,可以有效地“催化”课堂反应,产生神奇的化学作用。

参考文献:

[1]沈红琴.英语课堂,因“融合”而更精彩[ J ].新课程(中旬),2011(12).

[2]黄燕, 陈明途.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整合初探[J]. 考试周刊, 2013(42):1.

[3]李君.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融合[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2):1.

1


[1]黄燕, 陈明途.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整合初探[J]. 考试周刊, 2013(42):1.

[2]李君.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融合[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2):1.

[3] 李君.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融合[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