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与种植园地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0
/ 2

促进幼儿与种植园地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

陈珊珊

南京市六合区第一幼儿园茉湖分园  江苏 南京  211500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目前,我园的四季种植园地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班级的自然角也持续开展着,如何让孩子与种植园地有效互动就成了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自然资源  自然角  种植园地  有效互动

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如何在幼儿园里利用大自然资源创设有价值的环境?“种植”就成了我们的首选,幼儿园开发的种植园地和班级的自然角就成了幼儿探索大自然的起点。我园每个班级都开设了具有特色的自然角,种植园地围绕着教学楼,分布在一楼三个班的门前。目前,种植园地被分成了若干块,并种植了多种瓜果蔬菜。这些瓜果蔬菜的种子和土壤交织成了一个个神奇的自然现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带领幼儿走进种植园地,同时将这些自然现象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探索自然的奥秘。

一、让幼儿走进种植园地

很多幼儿园的种植园地都流于形式,会出现一个常见的消极现象,有的幼儿园会出现整个种植园地被老师和家长包办了,往往他们种植园地里的瓜果蔬菜长得非常的好,种植园地的环境也非常的优美,但幼儿却没有真正的参与到种植园地的任何活动中。而如何让幼儿走进种植园地就成了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产生探究兴趣

例如我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中午散步的时间,引导幼儿去观察种植园地。这个时间是让幼儿自由自主的去观察探索,教师在一旁观察,扮演着支持者的角色。当幼儿在观察探索时,他们会发现很多蔬菜的颜色是不同的;叶子形状也不一样;有的在地上,有的爬到了竹竿上生长;开的花结的果都有所不同。当孩子们发现了各种各样神奇的现象时,他们就会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

(二)大胆放手,让幼儿自己种植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动手操作也是孩子喜欢的,如果在孩子们观察探索种植园地的过程中,一味地要求他们只能用眼睛去看,这样反而会起到相反效果,会使孩子在观察探索的过程中失去兴趣,甚至会产生厌恶情绪。相反,当教师做到真正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种植操作时,孩子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种植园地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学到各项种植技能,还能在动手操作中获得不一样的教育价值。例如:

1.松土

幼儿园给幼儿配备了适宜的小铲子,在幼儿使用前,教师先进行示范,并详细说明使用铲子的要求。当任务交给幼儿时,教师只需要在一旁进行观察即可,但观察并不是无所作为,教师要做到观察细致,敏感的观察孩子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回应,形成有效的的师生互动。

2.播种

从我园日常的种植活动中发现,幼儿是非常喜欢自己播种的,当孩子们亲自将种子撒到地里时,他们心中就会产生责任感,就会有耐心和兴致照顾自己种的植物。

3.浇水

教师可利用废旧的矿泉水瓶进行简单的加工,为幼儿制作简易的浇水工具,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在浇水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还能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4.摘果实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孩子们在种植园地里给瓜果蔬菜浇水、施肥、松土,最终得到了丰富的收获。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农民伯伯们种植的辛苦,同时也感受到了果实丰收的喜悦。从播种到收获,孩子们经历的每一步都会给他们 留下深刻的印象。粮食的来之不易,也能让他们真正的明白为什么人们需要节约粮食,当孩子们辛辛苦苦收获了果实时,他们在吃饭时也会格外的珍惜。

(三)利用多种方式记录种植过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鼓励幼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办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与结果,注意要让记录的有意义,通过记录帮助幼儿丰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

1.绘画记录

由于孩子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文字记录是做不到的,所以绘画就成了最简单、直观的记录方式。孩子观察的视角和老师的视角是不同的,孩子的想法也是多样化的,对于在种植过程中观察到的发现的,都可以让孩子通过笔画出来。

2.拍照、视频记录

这一记录方式多数用于小班幼儿,用拍照的方式也能帮助孩子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方式简单易操作。

3.个人或小组合作

对于中大班特别是大班孩子,自己记录观察的现象是没有问题的。而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自己记录是有困难,所以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小组合作记录。

二、让种植园地走进孩子的生活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当孩子在观察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各样的现象,产生了很多问题,这时教师应该把握时机,将孩子在观察种植园地产生的问题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针对现象和问题与孩子一起来讨论。

但由于小中大三个阶段的幼儿,他们的认知和发展水平不一样,所以将种植园地资源纳入到教学活动中时,班级教师要将幼儿年龄段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发展认知水平相结合,制定与班级幼儿相适应的教学活动内容,以小班幼儿为例。

小班幼儿的认知和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所以在融合种植园地与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例如:“土豆”,关于土豆,教师可开展语言、艺术等相关教学活动。语言活动中让孩子大胆表述他看到的土豆是什么颜色的?土豆的果实长在哪里?土豆可以做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美术活动中,由于孩子的发展水平较低,教师可以让出示土豆的画纸,让孩子通过观察发现画纸上的土豆缺少黑点,用点点子的方式为土豆画上花纹。美术活动结束后还可将孩子的画纸贴在自然角或者种植园地里,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在种植技能方面,小班幼儿可初步尝试点播技巧,尝试使用工具进行松土、浇水等活动。教师可利用集体教学活动的机会,与幼儿共同探讨如何播种植物的种子这个问题。实践永远比纸上谈兵更让人理解透彻,幼儿的思维是也是具体形象的,所以在解决问题时,老师不能只靠语言去引导提示幼儿,同时可以结合利用班级自然角来进行示范讲解。在集体活动中,让个别孩子进行播种示范,发现问题并与孩子共同讨论来解决。

三、充分利用班级自然角

(一)重视班级自然角

自然角是缩小化的种植园地,种植与管理的原理跟种植园地是很相像的。与种植园地不同的是,自然角的种植地点在每个班级的活动室内,种植的范围变小了,种植的类型也减少了,而管理自然角的人也从全园幼儿变成了每个班级的幼儿。但跟种植园地相比自然角的内容更丰富一点,它不仅包含了种植,还包括了饲养乌龟金鱼等、欣赏观赏类植物、观察石头贝壳等事物,管理上也会更加灵活一点,但在自然角中,孩子仍可以体验和学习到种植的相关技能技巧,与种植园地也是相互融合的。

(二)巧妙利用自然角

种植园地存在分配任务具体到班级的情况,当本班没有种植园地任务时,教师就可利用这个时间,针对本班幼儿在种植园地操作出现的问题,带到自然角中进行解决。例如:针对不会正确使用铲子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也可以请幼儿进行示范。同时,也可以引导幼儿将在自然角学到的种植技巧带入到种植园地中使用。

我园开展的种植活动也收获了不同效果,幼儿在参与种植与管理中,既能锻炼多种技能,也能获得很多种植方面的知识以及很多植物的特点与习性等等。在种植的过程中还能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管理能力等。

多让幼儿走出去,去感受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事物。打破禁锢的生活,让孩子走出混凝土包围的生活,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多关注幼儿发展需求管理种植园地及自然角,拓展视角发掘种植园地与自然角的教育价值,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然、开放、真实、体验、诗意般的种植园地。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2001.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2012.9

[3]  徐芬.《种植园地:幼儿探索大自然的乐园》[J].素质教育2013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