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临床医学线上教学模式的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3
/ 2

新形势下临床医学线上教学模式的改革

                            张泽铭

                    济宁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272067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线上教学新模式已成为医学教育中的有益补充,如何利用好该模式已成为当下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笔者根据线上教学的现状,从客观硬件条件、学校以及师生角度,分析了线上教学模式面临的困难、症结及可能的解决措施,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线上教学新模式的推广需要在软、硬件配套方面增加投入,学校、教师、学生三方要打破传统思维,主动适应,积极参与,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三方要建立反馈机制,加强监督和互动,以适应新形势的需求。线上教学模式具有线下教学不具有的优势,两者可相互结合,合理应用,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下;临床医学;线上教学模式;改革

引言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代教育正进行着一次重大的改革。线上教学是我国“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我国医学院校的部分教师开展过线上教学,并对这一模式进行了许多探索。但由于不同的医学院校基础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学生的具体情况、人才培养定位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线上教学的使用仅限小范围,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2020年初,国内许多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同时推动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因此,线上教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医学生是医务人员的后备力量,其医学理论课程也是以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展。但高等医学教育具有课程多、课时量大、知识更新快、实践性强等特点,这对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过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经过近两年实践和探索,医学线上教学已经发展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医学教学的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但目前的医学线上教学存在一些短板,分析和总结医学线上教学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应的建议非常有必要。故本研究对我国医学院校在线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综述,以期对医学线上教学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参考。

1转变师生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克服因网络操作及计算机应用不熟练而带来的畏难或抵触情绪,积极接受网络新事物,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首先,教师要了解网络的新技术,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如实物教学法、环境联想法、画图辅助法、体态表达法、多媒体影音情境法等方法来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其次,教师要充分借鉴网络的开放性资源,打造精品课件,如微课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课件的制作上要多下功夫,避免简单的文字罗列和多种自体颜色混合,整体简洁明了,要多加入动画、插图或视频,重点内容用特殊字体或颜色标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教师要充分利用各大网络平台,用饱满的热情和生动的语言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利用好平台“限时举手抢答”“话题分组讨论”“有奖竞猜”等功能,促使学生更快进入角色,适应线上学习的新模式。第四,教师可以通过班长或学习委员提前几天将所学内容概要发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带着问题学习,在课中或课后通过提问或作业的形式进行监督。曹越等通过采用云班课互动结合网络平台(钉钉/腾讯)的线上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对181名教师及5566名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目标进行量化,取得线上授课学生状态佳、信息接受快、师生互动顺畅的良好效果。第五,学校要加强培训,对于年龄较大、对网络教学不熟悉的教师应集中培训,促使其早日掌握并运用新型的教学设备与工具。第六,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多采取案例教学法,引入一些临床的典型病例,要难度适中,与相应的知识点呼应,采取选择题的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在分析病例的过程中不仅能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此外,同一个病例,不同专业的学生分析的角度也要有所区别,如临床专业的学生侧重于诊治,基础专业的学生侧重于机理,切忌千篇一律。学生要调整好作息时间,准时上线,主动打开摄像头,认真观看教学课件,紧跟教师的思路,积极参与线上互动,增强主观能动性,通过“连麦”等形式提出疑问或回答问题,最大程度上去利用网络优势,确保跟得上,学得会。

2增强学生专业使命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在一个更为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进行线上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开展线上教学的重要基础,也是高效的线上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大量的线上教学不仅重塑了医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也改变了学生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为使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努力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应帮助医学生深刻理解医学“救死扶伤、服务健康”的精神内涵,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医学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对医学事业的热情,进而转变成其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将传统的课堂灌输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性学习,并培养学生时间规划和自我管理能力。

3要导向,更点睛

画龙尚需点睛,线上教学虽然在组织形式和内容素材方面都得到了较大丰富,但教与学的关系本质没有脱离。社会曾对填鸭式教学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反思,并转而拥抱讨论提问式教学。以教师为导向,以学生为导向,动机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顺演、反演、量化考评等,不一而足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活动,当然需要导向。临床医学类教学侧重于基础理论、实践经验、道德伦理等的传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根据有关要求,专业知识教学需要结合体现思政、伦理、道德等要素,潜移默化,为医学生建树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而在课堂上细下功夫。再者,临床医学是一门侧重实操的学科,在线上实践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实际操作进行线上互动,将知识动手用起来,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常常可以起到点睛的作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线上教学实践中,以此为导向,作为整个教学的灵魂。在每次具体线上教学操作中,更注重热点事件、实际事件,结合动手实践的引导、启发和讨论,用以形成点睛的功效。例如,结合急救事件中的抢救操作,探讨医生的职业道德、人民对医生群体的希望以及临床麻醉过程细节;再如,从一次路边抢救事件探讨正确的应急救治、如何操作以及社会治理建议等。注重通过鲜活的事件激活知识应用、技能习得和价值传递等诸环节,增强线上教学的灵魂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线上教学模式的建立及推广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平衡线上、线下这两种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线上教学的优势是资源丰富,形式多样,课堂上(线下)教学的优势是针对性好,互动效果强。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形势,随时调整这两种模式的授课内容及时间,同时利用好线上、线下两大平台,相互补充,各取所长,不断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教学质量与效果,以满足社会发展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顾锋,戚文秀,孟畅,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北京大学医学本科生对其在线学习效果的评价[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0,40(9):726-730.

[2]杨永洁,王晶,严瑛,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20,10(3):19-23.

[3]顾锋,李宇婧,薛士麟,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预阶段和基础医学阶段在线教学情况调查[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1,41(9):831-834.

[4]王兴宇,常燕琴,胡海.新冠肺炎疫情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成效[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2021,11(3):43-48.

[5]张佩雯,邹堂斌,郭红辉,等.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置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设计与教学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22,49(2):38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