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语文学科在线学习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2
/ 2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语文学科在线学习资源建设的实践研究

谭洪丽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湖北 宜昌 443500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迅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工作方式。在教育教学中,互联网的出现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是颠覆性的改革。在我国,自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在国家政策强力推动下,打破传统教学的创新教学应用应运而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在线教学与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深度融合,推动新型教育教学方式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校园、信息化、创新教学

一、创新教学应用平台人人通

创新教学应用平台常见的有创新人才培养系统、人人通平台、MOOC平台、爱读书互动成长平台等。其中,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在我校运用最为广泛。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是指学生、教师、管理者、家长等多个主体之间的交流、分享、沟通、反思、表达、传承等活动的载体。相比较传统教学,创新教学旨在强调通、强调分享、强调整合与集成、强调个性化。

二、在线学习资源建设的优点

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改造。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基础设施(网络、终端、教室等)、资源(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学习、教学、研究、管理、生活等)的数字化;

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实现各种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建设网络应用环境,实现校园宽带网络全接入、全覆盖;促进优质数字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每个班级都享受到优质数字资源;打造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网络连通;

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主流业务的融合,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支持学校服务与 管理流程优化与再造,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水平;改变师生交流方式,实现师生全面和谐发展;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特色。

三、中职语文与网络结合之可能

传统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种模式有它的优点,比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师监控能力强,但是会产生课堂灌输、学生学习效果低、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等缺陷。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努力改变这种陈旧的现状。结合中职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接受人类进步文化,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当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网络教学模式,与时俱进,结合了当代学生对网络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网络教学资源大容量、多形式、高效率等特点为任务型教学创设了俱佳的语言学习环境。它充分体现并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从创造性的学习成果中获得成就感,从而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学习、掌握、巩固和运用知识。这正体现了中职语文教学交际的重要。

四、在线网络教学在语文中的运用(以《胡同印象》为例)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语文学科在线学习,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要顺利地在广大农村进行语文教学,提高农村中职语文教学质量,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以课堂《胡同文化》为例,在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运用人人通、教学助手、互动课堂三个软件完成教学。其中,人人通为手机软件,作用在于与教室一体机相连,和互通课堂同步,形成与电脑资源互通、共享。教学助手在教室一体机上安装,用于备课,建设相关的课程资源。互动课堂也用于教师一体机,用于课堂教学。三个软件主打功能各不相同,如何在排除网络外因的情况下,灵活运用,调动学生积极性、掌握课堂,使课堂流畅对教师来讲也是难点。为解决运用过程难题,学校云空间资源建设小组进行相关课题活动。通过讨论和学习,互通、互晓、互助,攻克难点,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强化现代教育意识。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语文学科在线学习,拓宽学生信息渠道,充实课堂内容。

在网络信息时代,教材可以是多样化、个体化、更新更快的多媒体支持下的超文本。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他们的合理猜测、推理提供帮助,学生的学习更加多姿多彩,使教材“活”起来、丰富起来。语文课堂中,部分文章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怎样带学生走进几十年前作者的生活是难点。以《胡同文化》为例,本文浓墨重彩描写北京居民建筑形式。为了帮助对胡同了解有限的学生了解真正的胡同,在课前利用教学助手上传课件,其中包含关于北京胡同视频、照片等资料作为课堂辅助资料,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多维度深入课文。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料丰富起来。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语文学科在线学习,践行以生为本理念,实现翻转课堂。

网络教学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按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途径以达到自身最佳的学习状态。首先,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变为“导”。在学习《胡同文化》课文时,我以任务驱动,课前布置预习题目:寻找身边正在消逝的建筑,分析此类建筑特点,并拍照分享。这样设计,引导学生分析身边建筑特点、以及建筑背后的文化特色,从而与作者对胡同深厚情感产生共鸣。寻找建筑、拍摄、分析、在线共享等过程,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了开放型合作关系,教师与学生也建立了开放型学生关系,教师更多的体现在“导”上,践行生本理念,实现翻转课堂。

总之,由于网络教育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特点,由此带来了共享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速度、促进教育改革、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实现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和协作式学习的好处,因而中职语文课堂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实乃势之所趋。

参考文献:

[1]尤蕊荣,冯义东,黄成等.基于知识可视化的在线学习资源设计[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3(03):354-359.

[2]叶露. 在线学习资源个性化推荐与学习路径规划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