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融合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2
/ 2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融合运用

徐云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    江苏南京      210038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合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融合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数学游戏与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与实际应用,以及数学故事与解释性语言等策略。这些策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概念,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并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些方法,教育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打开数学的大门,帮助他们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语言;日常语言;融合运用

数学是一门抽象而精密的科学,它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与日常语言有着明显的差异。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融合运用变得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本文将探讨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融合运用的必要性以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的策略。

一、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融合的必要性

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之间的融合不仅是一种教学需求,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首先,数学语言的抽象性使许多学生感到困惑,难以理解。如果不将数学概念与日常语言相结合,学生可能会失去兴趣,认为数学是一门难以理解的学科。数学语言的专业性常常让学生感到疏离。当教师过多地使用数学术语而不解释其含义时,学生可能感到被排除在数学之外。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还可能降低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融合有助于将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将数学概念与日常情境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用途,从而更有动力去学习。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融合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将数学问题用日常语言描述,学生可以更容易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融合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必要性。下面我们将探讨在教学中采用的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融合策略

(一)数学游戏与角色扮演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游戏和角色扮演被广泛应用,它们为将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融合提供了有趣而实用的途径。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展示这个策略的效果。假设教师正在教授小学生有关分数的概念。传统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在黑板上绘制分数线,并用数学符号来解释分数的概念。这种方法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但是,通过数学游戏和角色扮演,教师可以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这一概念。可以创建一个名为"披萨分割游戏"的活动。教室中有一张巨大的纸披萨,上面分有几片。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学生扮演"披萨店员",而其他学生扮演"顾客"。披萨店员的任务是将披萨分成不同的分数部分,例如,将披萨分成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等等。学生们不仅能够亲自参与分数的划分,还可以用他们自己的语言描述每一份披萨的分数。例如,一个学生可以说:“我想要一份四分之一的披萨和一份三分之一的披萨。” 这样,他们不仅理解了分数的概念,还将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融合在了一起。学生们在娱乐中学习了分数的概念,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交流能力。

(二)情景模拟与实际应用

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展示情景模拟和实际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与日常语言融合。假设教师正在教授小学生有关货币和找零的概念。传统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在黑板上列举一系列货币面额和找零计算的公式。然而,这种抽象的教学方法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相反,教师可以通过创建一个生动的购物场景来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扮演商店老板的角色,而学生们则是购物者。每位学生都分配了一张虚拟购物清单,上面列出了一些商品和价格。学生们的任务是模拟购物,选择商品并计算总价,然后支付一定数额的虚拟货币。教师提供了一些货币硬币和纸币作为支付工具。学生们开始挑选商品,选择了苹果、饼干和果汁等。然后,他们使用货币硬币和纸币来支付,进行找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运用数学概念,包括加法、减法和货币面额的理解,来计算总价和找零金额。一个学生可能会选择一瓶果汁,价格是2元,然后支付了5元。他需要计算出总价和找零金额,然后用日常语言描述:“果汁2元,我给了5元,所以找零3元。” 这样,学生将数学概念与实际购物情境相结合,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将数学语言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通过这种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理解了货币和找零的概念,还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更深入地理解了数学,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数学相关的情况。

(三)数学故事与解释性语言

学故事和解释性语言是将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融合的有力工具,让我们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展示其有效性。假设教师正在教授小学生有关几何形状的概念,特别是关于三角形的性质。传统教学中,教师可能会在黑板上绘制各种三角形,并用数学术语来解释它们的属性,如直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但是,通过数学故事和解释性语言,教师可以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这些概念。教师可以编写一个名为“三角形之谜”的数学故事。故事的情节围绕着一个小探险家展开,他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宝藏地图,地图上画着不同形状的三角。这个小探险家需要通过解开每个三角形的谜题来找到宝藏。在故事中,每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都有其独特的性质。例如,直角三角形上的谜题要求小探险家找到一个角度为90度的角,而等边三角形则要求他寻找三边都相等的线索。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来解释这些性质,让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语言中。通过这个数学故事,学生们不仅在故事中享受了一次冒险,还通过解决谜题学到了不同类型三角形的性质。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这些性质,例如:“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度是90度,就像直角形的角一样。” 或者,“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都一样长,就像一个平衡的三角形一样。”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数学概念,同时将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融合在一起。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将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融合运用的重要性不可忽视。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还能够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数学游戏与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与实际应用,以及数学故事与解释性语言等策略,教育者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将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相结合,使数学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这些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并采用这些策略,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茜茜.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元化评价语言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14):1.

[2] 张敏.运用数学语言,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 2019.

[3] 陈发金.运用数学语言,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J].试题与研究,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