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防治的六大新误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2

乳腺癌防治的六大新误区

陈浩庆

资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资阳         641300

乳腺癌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癌症,也是对女性健康威胁最大的癌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乳腺癌是全球女性癌症中的发病率第一位,占了24.2%。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乳腺癌的防治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和社会所关注的重点之一,且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乳腺癌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更新,但在理性认识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乳腺癌防治的六大新误区。

误区一:乳腺癌是一种遗传疾病,只有有家族史的女性才会患癌。

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常见且典型的误区,其主要原因是有些人对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和风险因素缺乏了解,只知道乳腺癌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就以为乳腺癌是一种家族遗传病,而忽视了其他的影响因素。但其实乳腺癌发病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包括内分泌因素、生殖因素、生活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等。比如说长期暴露于高水平的雌激素就容易患上乳腺癌,包括月经初潮较早、绝经期开始较晚,环境因素,比如辐射暴露、空气污染、有害化学物质等。除此之外还有肥胖、饮酒、吸烟、缺乏运动等。而遗传因素虽然也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只有5%~10%的乳腺癌,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所致,而且大多数乳腺癌发病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误区二:乳房没有触及肿块,就没有患乳腺癌的危险。

这个观点同样也是错误的,我们都知道乳房肿块是乳腺癌的主要典型表现,但是它并不是唯一的表现。而且事实上,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可能很难以察觉,有时候甚至需要用乳房X光检查才能发现,如果仅凭乳房有没有触及肿块来判断,很有可能会延误乳腺癌治疗的最佳时期。因此及时的定期的进行乳腺癌筛查,才是预防乳腺癌的最佳手段。那么除了肿块以外,还有哪些体征可以用来判断乳腺癌呢?

首先,乳腺癌可能会导致乳房的形态发生变化,例如乳房变得扁平或凹陷,或者乳房的轮廓变得不对称。其次,乳房上的皮肤变化,例如凹陷、发红、蚀损斑或其他变化可能预示着乳腺癌。再次是观察乳头周围的皮肤,如果出现乳头内陷或向一侧倾斜,或是乳晕色素沉着、鳞屑或凹陷,可能预示着乳腺癌。最后是乳头出现异常或血性溢液。

误区三:乳房摸到肿块,肯定得了乳腺癌。

这个说法的误区在于乳房肿块不一定是乳腺癌,也可能是良性的病变,如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囊性变等。乳房肿块的类型需要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定,如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乳腺MRI等。有时还需要进行乳房活检,即取出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下的检查。乳腺癌的肿块通常是无痛、质硬、形状不规则的,而且不易在皮下移动。而大多数边界光滑、活动好的肿块都可能是良性的。因此一旦摸到乳房肿块千万不要过度担心,要正确理性地看待并采取正确的手段。

误区四:患乳腺癌就一定要切除乳房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本人的情况、癌症的类型及扩散程度。而且目前乳腺癌治疗的方法相对多样,常规的方式有手术、放疗、化疗、激素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切除乳房是手术治疗的一种,叫乳房切除术。而手术治疗则是乳腺癌治疗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乳腺癌患者都要切除乳房,手术可以只切除癌组织,叫乳房肿瘤切除术,这种手术可以保留乳房的外形和功能,但需要配合放疗或其他治疗方式以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而且即便是通过乳房切除术切除掉乳房,也可以考虑在手术中或手术后进行乳房重建术,以恢复乳房的形态。另外,乳房切除术和乳房肿瘤切除术的疗效并没有明显差异,关键是要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分型、生物学特征、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误区五:必须接受化疗

化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都需要化疗。化疗的适应症和目的取决于乳腺癌的类型、分期、生物学特征、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个人偏好等因素。化疗的主要作用是杀死癌细胞,防止癌细胞扩散或复发,提高治愈率或延长生存期。但化疗也有一些副作用,如脱发、恶心、呕吐、感染风险增加、不孕不育等,这些副作用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一般来说化疗的适应症只包括以下几个类型:第一是不适于手术或放疗,有广泛转移或近处转移者。第二是播散性病变,以未绝经或绝经后1-4年以内患者较多适用。第三是术后或放疗后有复发、转移的晚期病例。

而且化疗的应用目的也有所不同: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肿瘤的大小,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手术创伤,了解癌症对化疗的反应,指导后续治疗方案;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消灭术后残留的癌细胞,降低癌症复发或转移的风险,提高治愈率或生存期;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可以控制癌症的进展,缓解癌症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误区六:5年彻底治愈

事实上,乳腺癌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治愈期限。5年生存率是一种评估乳腺癌预后的指标,指的是从诊断乳腺癌开始,到5年后仍然存活的患者的比例。不同类型、分期、治疗方式的乳腺癌,其5年生存率也不同。一般来说,早期的乳腺癌,其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晚期的乳腺癌,其5年生存率可能只有10%左右。但是,5年生存率并不等于治愈率,也不等于复发率。有些乳腺癌在5年后仍然有可能复发或转移,有些乳腺癌在5年后仍然有可能治愈。因此,乳腺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仍然需要定期进行随访,注意乳房和全身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乳腺癌的六大新误区以及相关的解释,总而言之,乳腺癌的防治是一个相对复杂且相对重要的话题,我们在生活中一是要积极了解,二是要积极做好诊断和筛查,才能保证自己的健康,最大限度地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