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对安宁疗护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3

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对安宁疗护质量的影响

尤津津 蔡燕 

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108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对安宁疗护质量的影响。通过文献回顾,通过深入文献回顾,本文分析了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和培训能够提高其安宁疗护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和人文关怀技能。其次,人文关怀教育强调照护的个性化程度,包括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最后,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焦虑水平,提高整体安宁疗护质量。因此,医疗机构应致力于加强相关培训和教育,为终末期患者提供更好的照顾和支持。

关键词:安宁疗护;人文关怀;医护人员


1 前言

2 安宁疗护质量的评估

3 人文关怀教育对安宁疗护质量的影响

3.1 人文关怀教育的方法和关键要素

3.2 人文关怀教育的效果与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1前言

在当代医疗领域,安宁疗护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旨在为终末期患者提供全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正如林钰渊[[1]]等学者所强调的,安宁疗护旨在实现“让生命有条件、有质量、有尊严地谢幕”。此目标的实现与终末期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尊严息息相关。安宁疗护旨在通过提供周到的护理和情感慰藉来实现之。王甜君[[2]]强调了安宁疗护的人文关怀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尊重患者生命尊严的作用。人文关怀并不仅限于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它还提供了一个机会,用以抚慰患者的家人和亲属,缓解他们的悲伤情感。因此,安宁疗护的人文关怀成为实现患者“善终”的重要支柱。

王资慧[[3]]等学者的研究强调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视野和执业技能。这种要求表明,通过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和培训,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人际关怀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更好地响应患者的需求。。何小欢[[4]]的研究突显出专业医护人员的重要性,因为他们能够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确保满足患者的需求。这进一步强调了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与培训对安宁疗护的质量产生深远影响。

2安宁疗护质量的评估

在安宁疗护领域,质量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为它直接牵涉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终末期护理的成效。首要的是,对安宁疗护质量的评估方法具有关键性意义。任艳芳[[5]]提出了丰富的评估方法,包括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HD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和中文版晚期老年痴呆症疼痛评估量表(C-PAINAD)等等。其次,有效的评估指标对于安宁疗护质量的提高也至关重要。任跃君[[6]]等学者提出了诸如年龄、学历、职称、工龄、安宁疗护实践培训等多个指标进行评估。张秋会[[7]]等学者提出了基于和谐护理理论的患方结局评价指标。这一方法通过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结合文献研究和专家意见,构建了安宁疗护的患方结局评价指标。刘雪霜[[8]]等学者着重指出,安宁疗护的目标是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应症状,提供身体、心理和精神方面的照顾和人文关怀,使患者能够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这些目标本身就是安宁疗护质量的核心指标,因为它们直接反映了患者的需求和期望。人文关怀教育的影响在于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现这些目标,从而提高了安宁疗护的质量。最后,适当的工具也是评估安宁疗护质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付艺伟[[9]]等学者使用了Herth希望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尊严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等工具,评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和其他重要方面。

总之,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对安宁疗护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综合利用多种评估方法、指标和工具,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改进安宁疗护的质量,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

3人文关怀教育对安宁疗护质量的影响

3.1人文关怀教育的方法和关键要素

学术研究已经明确,不同类别的医护人员需要采用特定的教育方法以提升其在安宁疗护领域的专业技能。例如,对于本科护生,明霞[[10]]等学者建议采用分层教育模式,根据年级和需求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杨雪敏[[11]]等学者强调了跨文化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尊重患者的文化背景,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护理。郗兰馨[[12]]的研究讨论了“互联网+”在安宁疗护领域的应用,突显了这一新兴技术对提升安宁疗护的潜力。这再次强调了医护人员需要不断更新和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知识,以适应医疗环境的不断演变。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宁疗护能力,提升照护的个性化水平,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教育的关键要素是人文关怀的核心。在张如霞[[13]]等学者的研究中,将人文关怀与安宁疗护相结合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自尊水平产生了积极影响。这突出了如何教育医护人员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关怀的至关重要性。这包括倾听患者的需求,提供心理辅导,并确保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到尊重和满足。这些关键要素构成了医护人员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基础。陈海芹

[[14]]等人的研究发现,教育策略包括护士的关怀能力和共情能力的培养,这两个关键要素是提高安宁疗护质量的基础。教育还应注重情感护理、决策制定、以及耐心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患者和家属在安宁疗护过程中的情感需求。马丽莉[[15]]等学者表明,安宁疗护护士需要具备多重核心能力,包括专业护理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和人文关怀。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这些关键技能,从而改进他们提供的安宁疗护服务。通过教育,医护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更温暖和个性化的照护,使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到更多的关爱和尊重。

3.2人文关怀教育的效果与影响

教育对医护人员的改进至关重要。根据董雪[[16]]等人的研究,基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理论的安宁疗护护士关怀与共情能力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关怀和共情能力。这意味着医护人员不仅具备更专业的护理技能,还更能理解患者的需求和情感。医护人员在接受教育后表现出更多关心和关怀,以满足患者的情感需求。张利惠[[17]]等人的研究发现,护士的人文关怀品质与职业悲伤和情绪劳动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然而,通过教育,护士可以更好地应对职业悲伤和情绪劳动,提高其人文关怀品质。高丽萍[[18]]等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终末期癌症儿童的安宁疗护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医护人员的认知和专业能力。医护人员接受人文关怀教育后,更有可能理解并满足患者及其家庭的特殊需求。这种教育有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死亡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处理终末期癌症儿童对死亡的认知不足。此外,教育还有助于加强照护者对死亡的认知,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对患者满意度产生显著的影响。通过教育获得的沟通和人际关系技巧,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与患者和其家属建立亲近的联系。正如李梦婷[[19]]强调的,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情感支持对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至关重要。医护人员的关怀和尊重能够让患者感到被倾听和被理解,从而提高他们对安宁疗护服务的满意度。宋莉娟[[20]]等学者的研究发现,医护人员的关怀能力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这表明医护人员的关怀能力与其对职业的认同感密切相关。通过人文关怀教育,医护人员可以提高关怀能力,帮助满足患者和家庭的各种需求,从而增加他们的满意度。这不仅包括提供症状管理和疼痛缓解,还包括提供情感和心理支持。

4结论与建议

安宁疗护的核心是提供患者和家属温暖的关怀,这要求医护人员具备高度的人文关怀能力。因此,医疗机构应当开展专门的教育,帮助医护人员提高他们的人文关怀能力,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林钰渊,何立敏,詹懿宁.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安宁疗护服务现状和发展研究——基于广东省6个试点城市的调研[J].活力,2023,(03):147-149.

[2]王甜君. 安宁疗护的伦理价值及在我国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D].昆明理工大学,2023.DOI:10.27200/d.cnki.gkmlu.2022.000110.

[3]王资慧,赵越.我国护理人员安宁疗护执业能力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2,35(10):1152-1156+1170.

[4]何小欢.上海社区安宁疗护服务模式研究[D].导师:李士华;张健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23.

[5]任艳芳. 基于人文关怀的多学科协作安宁疗护在晚期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中的应用[J]. 循证护理, 2023, 9(13): 2444-2448.

[6]任跃君, 任俏丽, 牛巧红, 李洁. 山西省医护人员安宁疗护知识水平及照护态度影响因素分析[J]. 光明中医, 2023, 38(12): 2242-2246.

[7]张秋会,李娜,周玉洁,武丽桂,韦芳,袁玲.基于和谐护理理论的安宁疗护患方结局评价指标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21,36(09):92-95.

[8]刘雪霜,张艳,孙黛茜,刘小娟.采用安宁疗护对肿瘤患者临终生活质量的影响——评《安宁疗护症状处理》[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28(04):18.

[9]付艺伟, 王丹, 李璇. 人文关怀结合安宁疗护在晚期结肠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 9(05): 118-120.

[10]明霞,梁瑞晨,李倩茜,杨昌美.本科护生安宁疗护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护理,2022,20(06):817-822.

[11]杨雪敏,吕菲,樊海娃.跨文化护理服务模式在临终患者安宁疗护中的应用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22,51(12):1423-1426.

[12]郗兰馨,陈芷谦,郭巧红.“互联网+”在安宁疗护领域的应用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育,2021,38(04):61-66.

[13]张如霞, 杨梦婷. 人文关怀结合安宁疗护对晚期肿瘤病人心理状态及自尊水平的影响[J]. 全科护理, 2022, 20(04):520-522.

[14]陈海芹,王丹,孙婷婷.安宁疗护护士的人文关怀、共情能力现状及培训策略实践[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04):156-158.

[15]马丽莉, 郭巧红, 郗兰馨, 陈芷谦. 安宁疗护护士角色与核心能力的质性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21, 36(13):1242-1247.

[16]董雪, 何瑞仙, 高墨涵, 韦俭俭, 王黎, 高建, 隗伟, 阮楠婷. 基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理论的安宁疗护护士关怀与共情能力培养的实践[J]. 中国护理管理, 2021, 21(07):975-979.

[17]张利惠,李萌,武玉洁.安宁疗护护士职业悲伤、情绪劳动对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23,39(07):941-944+949.

[18]高丽萍,邢健红.终末期癌症儿童安宁疗护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1,34(08):995-998+1009.

[19]李梦婷.危重症新生儿安宁疗护模式的构建[D].导师:陈朔晖.浙江大学,2023.

[20]宋莉娟,邱宇琳,李水静,杜苗,崔静,周玲君.社区安宁疗护护士关怀能力与职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0,35(23):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