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膜膨出症怎么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1

脊膜膨出症怎么治疗

刘峰

大邑县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脊膜膨出症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胎儿时期的神经管闭合异常,导致未闭合的椎管内的内容物发生膨出现象。多是由于孕妇的叶酸补充不足导致的,若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会导致正常的神经功能出现异常的现象,如排尿、排便失禁的现象等。为尽可能提升预后的质量,避免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应尽早予以治疗。

1 疾病分类

根据脊膜膨出的位置不同划分为五种类型:

1单纯的脊膜膨出

单纯的脊膜膨出是指膨出的内容物仅为脑脊液,而并不含有神经根、脊髓,大部分发生人体的腰骶部位,在脖颈部位、胸腔部位也会发生,但几率较小。

2骶前脊膜膨出

骶前脊膜膨出是指膨出的内容物并不含有神经组织,而是蛛网膜和硬脊膜向外膨出,膨出的部位为骶前。

3)末端骶骨脊膜膨出

末端骶骨脊膜膨出是指膨出部位表现在人体尾骨位置的症状,若不加以专业的检查,非常容易与囊性畸胎瘤混淆。

4骶内脊膜膨出

骶内脊膜膨出是指囊肿内容物向骶内膨出。

5脊柱旁脊膜膨出

脊柱旁脊膜膨出的膨出部位大多数都发生在人体胸部,当人体的脊柱位置附近出现了囊性的肿块时,则需引起注意,警惕疾病的发生

2 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脊膜膨出症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但手术的时间选择、手术的方式选择却不尽相同。一般建议尽早治疗,但由于新生儿的发育不完全,过早手术会因过细的椎管而产生粘连的现象,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因而,可在新生儿六个月至一岁时进行手术。并且,不同膨出类型的手术方式也不同,如下所示:

单纯脊膜膨出

由于膨出的部分并不含有神经根、脊髓等,所以可将膨出部分直接切除,并对脊膜进行修复即可。

脊髓膨出

脊髓膨出的手术关键在于将神经根、脊髓复位,以及对粘连的部位进行松懈处理,避免患者术后再次发生粘连的现象。

脊髓拴系

通过手术的方式松懈终丝,避免脊髓长期处于高张力的状态,然后再实施进行切除膨出囊肿的操作。

合并脑积水

膨出的囊肿部位被切除后,打破了原有的脑脊液分泌吸收的平衡状态,产生的脑脊液无法被完全吸收,逐渐累积,增加了脑积水的疾病风险。一旦同时出现颅压增高的脑积水的情况时,需先进行脑积水分流术,然后再进行切除膨出修补脊膜的手术操作。

2药物治疗

对于脊膜膨出症状比较轻微的患者,可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经常使用的药物有抗生素药物、营养神经药物、止痛药物、改善神经水肿的药物。若脊膜膨出患者的膨出囊肿部位发生破损的现象,为避免感染的发生,可服用抗生素类的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等。若脊膜膨出患者出现了肢体麻木、疼痛等神经功能异常的现象时,为避免肾积水等不良并发的发生,以及保证异常神经部位的血液循环,可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等。若脊膜膨出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肢体疼痛现象,为缓解这一不适症状,可服用止痛药物,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若脊膜膨出患者出现了视神经乳头水肿等异常的水肿现象时,为降低对人体的损伤程度,可服用改善神经水肿的药物。

3中医治疗

脊膜膨出患者会因神经根和脊髓受到压迫,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现象,若症状轻微,可通过针灸、按摩等中医治疗的方式,以促进血液的循环,改善患者的疼痛现象。

4康复治疗

对于完成手术治疗的患者,要注意术后的护理和积极地进行康复训练。术后患者需保持臀部稍抬高的体位,避免发生脑脊液漏的现象。还需注意日常的饮食选择,

注意营养均衡,能够满足日常的能量消耗。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术后的康复训练,如斜坡行走等锻炼方式,以帮助锻炼肌肉的力量和改善关节的活动度。

脊膜膨出的疾病发生概率较低,但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却很重,严重可致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出现尿失禁、便失禁、行走能力丧失的现象。因此,一旦发现脊膜膨出疾病的症状,及时就医,进行诊断明确,避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导致不可挽回的不良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