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儿科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2

探讨儿科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对策

唐旻

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 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对儿科住院治疗患儿亲属,分析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方法:从我院选择2022年~2023年儿科接收的住院患儿100例,并将其亲属纳入测查范畴,并测量25名健康儿童亲属加以参照。结果:在scL-90中,住院患儿亲属的评定指标均明显要较参照组高(P均<0.05);患儿亲属呈现的心理健康水平要较参照组显著更低,存在较多的心理影响因素。结论:从结果分析可见,在儿科心理护理中,需要兼顾患儿亲属心理情况,并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亲属整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护理对策方案。

关键词】儿科住院;心理健康;患儿亲属;护理对策

伴随现代医学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儿科也在不断变换护理模式。当前,儿科护理已经从单一化的病症护理逐渐转变成了围绕家庭核心展开的护理模式。儿童病患除了会带给自身痛苦外,也会带给家庭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让患儿家庭同步承受身心、经济方面巨大的负担。在儿科患儿住院中,家属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反应[1]。为此,本研究针对患儿亲属,采取了一整套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力图引导患儿家属摆脱心理阴影,现展开如下报告。

1研究对象方法

1.1研究对象

(1)住院患儿亲属组(实验组):从我院选择2022年~2023年儿科接收的住院患儿100例,并将其亲属纳入测查范畴,发出调查问卷100份,统一收回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达90%;总的男女比例为5/4。

(2)健康儿童亲属组(参照组):随机选取本地幼儿园的25位健康儿童亲属,发出调查问卷25份,统一收回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80%,总的男女比例为13/7。

(3)两小组成员在性别、职业、文化水平、家庭经济层次等方面都没有明显差异出现(p均>0.05)。

1.2研究方法

(1)工具:SCL-90症状自评量表、自主编写一般状况调查表。通过后者主要用来调查一般人口学信息资料;实验组添设患儿住院天数、病程、病情等之类的信息。

(2)调查方法:统一调查用语,要求亲属自主填写。针对文化水平不高的亲属,要求调查者为亲属读出,并按其选取的答案填好[2]

(3)统计学处理:对计量资料,行z检验法;对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法。

2结果

2.1对比两小组的SCL-90评定结果

根据实验组SCL-90评价指标结果可知,两小组的因子次序均出现大幅度的变化。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比较SCL-90评定结果

组别

总的分数

平均总值

阳性项目数

抑郁

焦虑

人际关系

实验组

162.5±32.1

1.8±0.4

38.9±15.1

2.1±0.2

2.0±0.5

1.7±0.5

参照组

126.5±19.1

1.4±0.2

26.1±13.1

1.4±0.2

1.3±0.2

1.5±2.4

Z

16.1450

16.4510

12.2540

17.4510

22.1540

5.5410

注:P均<0.001。

2.2住院患儿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关联性影响因素

通过SCL-90总分可以体现出心理健康水平。基于总分>160就是阳性的准则来比较研究住院患儿亲属的具体心理健康状况,发现患儿女性亲属呈现出SCL-90总分>160的占比要较男性明显更高(p<0.05,χ2=3.905,且男孩亲属分数总值>160的占比要较女孩亲属更高(p<0.05,χ2=3.907,);实验组中无业成员、工人、农民分数总值>160的占比要较稳定职业人员更高(p<0.01,χ2=24.335);伴随患儿亲属文化水平的下降,分数总值>160的占比向上提升(p<0.05,χ2=10.915);住院患儿病情愈严重、家庭经济水平越低,对应亲属的分数总值>160的占比愈大(p<0.01,χ2=65.528;p<0.05,χ2=13.025);住院时间长短、子女数目并没有显著性影响患儿亲属的实际心理状况(p均>0.05)。

3讨论

儿科患儿普遍年纪尚小,面临环境的骤然突然变化极易产生强烈的反应[3]。所以,大部分的患儿在入院后,常常难以适应陌生的新环境,造成这些患儿极易哭闹而无法正常进食、睡眠,在紧张易躁的情况下,普遍会寻求亲属搂抱安慰。然后,患儿这样的状态也极易让患儿家属产生担忧、抑郁等情绪。在住院期间,患儿的病情也会发展变化,随之患儿家属的心理也会不断变化,并承受更大的心理、经济压力,伴随住院时间的延长甚至变成愈发焦虑不安等。一旦遇到要创伤性检查患儿,患儿家属极易担忧且产生顾虑,可时面对现实要求又无从拒绝,造成患儿家属极易无助。根据研究显示,患儿亲属的消极心理,除了会影响自身的心身健康外,还会加重患儿心理负担,甚至影响疗效。于是,就要了解这些亲属实际的心理变化状况,做好心理护理[4]

本研究SCL-90评定结果显示:实验组心理健康水平要较参照组低很多,在住院的过程中患儿亲属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障碍问题,特别是焦虑、抑郁等上十分突出,在饮食、睡眠上也不是很正常。所以,在儿科的心理护理方面,还应涵盖患儿亲属。在应激反应方面,本研究发现患儿女性亲属出现超过男性的心理症状;无业人士、农民、学历低、经济状况不良、农村、男孩亲属、患病重普遍表现出消极应激,且心理症状繁多又很重。

4护理干预对策

4.1心理状况评估

在国际上,SCL-90作为真实水平很高的一类自评量表,可以很好地用于评定个体心理症状。所以,借助SCL-90来评估患儿亲属的实际心理症状,能够很好地了解亲属的心理状况、严重水平等。然后,参照心理状况评估结果,就能制订有效的心理护理计划方案。

4.2心理干预

当发现患儿亲属抑郁时,就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心理护理。其中,需要尽可能维持病房的宽敞、明亮程度,多通过患儿的笑声,促使亲属舒展心情。同时,医护人员也要积极和亲属互动,加大正面应激影响,以减轻患儿亲属的抑郁、恐怖等症状再以此来改善其睡眠、饮食等上的问题[5]。对焦虑状态的患儿亲属,就要向其积极表明患儿病情、疗法、预后情况,让其接受现实,并耐心听取患儿亲属的提问,及时做好解释,满足亲属的心理需求。对于就要死亡的患儿,需要加强临终关怀。同时,医护人员也要注意自身焦虑状况,在帮助别人前,还要注意避免自身焦虑。而对于人际关系敏感的患儿亲属医护人员,在入院时,就要热情地为其介绍,让其熟悉环境,建立好关系。其间,还要同情体贴这些亲属,更多地帮助来自农村、无业、经济状况不好的亲属,让其不再自卑,令家属信任,以产生正面应激作用。

综上所述,在儿科住院期间,考虑到患儿家属极易出现相心理反应,于是就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加以了解,并实施护理干预对策,力争促进患儿家属摆脱心理阴影,并以此来赢得患儿家属满意,构建起理想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朱长银.儿科住院患儿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性化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3):348-349.

[2]胡开红,齐秀丽.儿科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07):1063-1066.

[3]吴莹莹,耿香菊.儿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8,36(06):528-530.

[4]蔡昕华.健康宣教对儿科患儿家长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右江医学,2017,45(05):633-634.

[5]刘梅鼎.临床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S4):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