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收纳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0
/ 1

一种电线收纳盒

刘俊涛  曾刚  杨杰

南方电网广东清远供电局,广东 清远511500

摘要:本文介绍一款电线收纳盒,将电线放在收纳盒里,通过出线口拉出电线使用,这样就不会时电线交叉打结,收纳盒配有计数器,可以显示剩余多少电线,以及有铭牌注明线径、颜色等相关参数方便选线,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电线;收纳

前言

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对计量营销专业的工作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装表接电工作时,我们不仅要保证接线正确,还要兼顾安装的工艺质量,走线要横平竖直,且线材不能有磨损,这样不仅能展现出我们作业人员的业务能力,还能体现我们企业的良好形象。所以在进行装表接电工作时我们对线材的要求非常高,但目前我们对线材的保存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不足,极易造成线材的损坏,对此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1.背景技术

在我们装表接电工作中,目前没有电线收纳工具,都是直接将电线放在地上使用,这样会造成电线外皮磨损影响绝缘性能,会有漏电风险,而且使用过的剩余电线容易交叉打结,下次使用时很难理顺,通常打死结的部分都是直接裁剪掉造成浪费,剩余部分也不易拉直影响接线工艺的美观程度;还有就是剩余电线不知道剩多少米,下次使用时都会多带电线防止不够用,浪费人力物力;另一方面是2.5平方跟4平方线相差无几,经常选错线。所以本项目计划研制一款电线收纳盒,将电线放在盒里,通过出线口拉出电线使用,这样就不会时电线交叉打结,收纳盒配有计数器,可以显示剩余多少电线,以及有铭牌注明线径、颜色等相关参数方便选线.

  1. 发明内容
    1. 装置构造

(1)提手:便携式把手,用来抓握的部位;

(2)底板:装置外壳防护板,起到支撑以及防护的作用;

(3)活动滚轮:活动滚轮可以转动,以便适应不同线径的抽出使用,并设置弹簧,松开后压住线缆;

(4)固定滚轮:与活动滚轮配合使用,之间的缝隙用来出线,设置有轴承,加强顺滑度;

(5)活动转盘:在放线的时候随着线缆旋转的底板,可以减少线缆与收纳盒之间的摩擦;

(6)活动盖板:打开进行线缆放置的入口;

(7)对接插头:多个收纳盒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对接的口,对准插入后旋转可以彼此锁定,反向旋转可以解锁分开。

IMG_256

2.2工作原理

首先打开活动盖板,根据盖板的颜色将对应颜色的电线放进收纳盒,然后将线头从活动滚轮与固定滚轮之间穿出。使用过程中,通过传出的线头自由拉伸电线到需要的长度,电线会随着活动转盘的旋转被拉出,活动滚轮与固定滚轮的夹持力可顺带将电线捋直,使得安装后线材可以横平竖直工艺美观,电线拉伸到使用长度后,用剪钳将电线剪断即可。

如果需要使用多种型号的电线进行混合接线,只需将不同型号的电线分别放入对应的收纳盒,然后将各个收纳盒通过对接插头连接组合成一个混合收纳盒即可,使用电线使跟单个收纳盒的原理一样。

3.发明创新点

3.1提高工作效率
    电线收纳盒是非常省力便利的远距离能源传输装置,工作人员可以方便快捷选取和使用电线,避免了电线满地放、到处找的现象,还有使用过的旧线交叉打结难以裁剪 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电线表皮因长期磨损造成线芯裸露的问题,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效率,保障了安全生产。同样的时间,可以安装更多的计量装置电线收纳盒不仅省力,而且明显的提高效益。
3.2改善作业环境
针对使用过的电线线杂乱无章的现象,通过使用电线收纳盒,不易损坏线材,增加了线材的使用寿命,而且接线盒上设有铭牌,注明长度、线径和颜色,使用时可以根据需求合理取用,且收纳盒可以组合拼装,比如安装三相电能表要使用多种线材时,可以将多个收纳盒组合成一个方便携带,从而使7S管理理念得到完美的贯彻,大大节约了储藏空间,美化了工作环境,提升了企业的档次
4.使用环境
  电线收纳盒的使用是为了便利工作,提高效率的。因此它对的工作条件的要求不高,对各种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首先,能够实现360度无障碍摆放,可以在任意角度下安装使用,可以在任何角度下迁就工作需要。其次,安装之后,能够满足180度左右摆动使用,进一步优化工作环境。第三,能够横向或竖直角度固定,不发生倒伏现象,方便特殊条件下正常使用。对于我们电力企业来说,在电能表、互感器现场安装等相关现场接线工作中都可以广泛应用。
5.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发展的重要保障,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安全与创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促进电力行业整体更快更好发展。在计量营销专业领域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方向,作为一线生产人员的我们要提高创新意识,从一线的角度出发,设计发明更多高效率的产品,为一线生产提供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蒋继平,孙飞.多功能线材收纳盒.移动信息,2019年

[2]张建国.光缆余线收纳器.中国有线电视,2016年02期

[3]《装表接电》供用电工人技师培训教材,本书编订委员会,2011年,中国电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