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整肺癌病人心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9
/ 2

如何调整肺癌病人心理

赵欣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上海  200032

肺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疾病之一[1],其患病率近几年来也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大部分肺癌病人在初次治疗期间,由于对肺癌了解不够充分,加之对肺癌疾病的恐惧,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从而丧失治疗欲望与康复信心,甚至放弃治疗,给患者自身及其家属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负担。因此,针对肺癌病人的心理问题,应采用适当的心理干预,消除病人对肺癌的恐惧心理,使其积极应对治疗,增强康复信心。

1.肺癌病人的人格特征

研究表明[2],肺癌病人在患病期间病情的恶化程度除与疾病本身的病变有关以外,还与肺癌病人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肺癌病人如果在外界因素及自我认自的双重压力下,自身出现较为严重的抑郁、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则会对中枢神经造成一定影响,从而损伤病人的免疫系统,使病人机体更加容易受到致命病毒的侵扰,变成肺癌恶化的重要导火索。

2.肺癌病人出现心理问题的危害

随着我国医学领域与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在对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由以往的病情治疗转变为如今的健康治疗。即在有效控制病人病情的同时,还应缓解病人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负性情绪,做到心理与病情的双重改善。肺癌在各大疾病中对病人的心理影响最为巨大,当病人得知患有肺癌后,常常会联想到至于困难,甚至死亡。在此期间,由于肺癌病人的心理会发生较大变化,因此对其的社交能力与生活质量皆有较大影响[3]。同时,在治疗肺癌的过程中,化疗阶段及化疗后对肺癌患者形态、面貌的影响是产生负性情绪最为强烈的阶段,在此期间,肺癌病人的心理状态处于迷茫、无助、恐惧、绝望,此类情绪会直接影响治疗进展。

3.肺癌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及心里调整策略

3.1  体检阶段病人在看到体检结果,得知患有肺癌疾病后,首先病人会对此种诊断结果强烈抗拒,并且变得极不理性,甚至麻木。此时,肺癌病人会压制着内心的恐惧,不会像外界表达自己的痛苦感受,并且不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与帮助。对此,针对此阶段肺癌患者出现的负性心理,正确的干预措施应以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为主,护理人员可通过与肺癌病人家属的密切配合,充分给予安全感,使肺癌病人消除自身孤独与恐惧的感受,并对护理人员产生一定的信任。

3.2  怀疑阶段此阶段病人与护理人员良好的护患关系尚未成熟,病人在强烈抗拒诊断结果后,极有可能做出异常行为。例如:装作家属到其它医疗机构复查与咨询,在此期间肺癌病人内心极为希望相关医疗机构对当前肺癌的诊断结果给予否定。在心理学中,这种难以接受现实的心理是正常人在面对紧急创伤后的应激心理反应现象,从病人角度来看属于自我保护,病人在此期间的负性情绪可能会得到一定的缓解,通过逐层确认,使内心对确诊肺癌这一事实逐渐接受。此时,护理人员应充分给予患者时间,并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要注意言辞,尽量避免出现癌症类词语,并在患者接受各项检查前给予相应的知识教育,向病人详细说明检查方法、意义及注意事项,引导患者尽快完成相关检查。

3.3  恐惧阶段当肺癌诊断结果得到确认时,肺癌病人往往会出现较为强烈的恐惧心理,例如对疾病本身、相关症状以及死亡等恐惧。此时病人的状态极不稳定,极有可能出现哭闹等过激行为,护理人员应及时与肺癌病人进行多频次沟通,引导病人将内心的不安、痛苦等感受倾诉出来,对肺癌病人出现的非理性感知错误予以纠正。同时,像病人家属说明当前情况,共同协商病人后续的治疗走向与治疗方式,并通过对肺癌病人的密切观察,结合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心理干预,例如像肺癌病人讲述病情、可期待治疗效果等等,从而提升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缓解内心的恐惧。

3.4  幻想阶段肺癌的相关疾病症状出现后,病人在承受症状的过程中逐渐接受这一事实,并有可能产生相关心理期待,此阶段成为幻想阶段。也就是说,肺癌病人会通过幻想出现某种药物能够诊治肺癌,在此阶段病人的负性情绪程度最小,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病人会积极配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治疗信心。而当肺癌病人的幻想破灭时,病人的心理将承受巨大的压力与挫败感,出现一些列抗拒治疗的不良行为,甚至产生自杀想法。此时,护理人员应24小时密切关注病人动向,与病人家属共同保障病人安全,同时尽快对患者进行后续的治疗,如化疗、手术等。治疗期间应对患者的痛苦给予充分肯定,并鼓励患者坚持下去,可通过介绍其它成功病例强化病人的治疗信念。

3.5  康复阶段   在接受化疗后,肺癌病人可逐渐进入居家康复阶段,我国目前的护理标准处注重护理人员的在院护理外,同样注重患者的居家护理与回访护理,因此,此阶段应从病人的家庭环境与社会因素两方面出发,对肺癌病人进行以下干预措施:①肺癌病人离院前为其制定针对性居家康复计划,并向其家属详细介绍相关细节,确保患者在居家过程中能够顺利执行此康复计划。②引导肺癌病人参与癌症康复中心所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使患者进一步了解肺癌疾病。③对肺癌病人的家属进行环境护理教学,使肺癌病人在居家期间能够处于健康、良好的康复环境。

参考文献

[1]梁巧媚,郑报,王娅玲.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的心理弹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6):64-66.

[2]赵艳红,王丽梅,赵阳,李桂萍,王彭,邵笑.归因训练对肺癌术后患者癌性疲乏、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36):5000-5003.

[3]何昕,郑薇,何瑞仙.快速康复模式下肺癌患者出院症状及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21,13(12):756-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