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务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改进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7
/ 2

铁路工务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改进措施研究

聂文强

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铁路运输处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铁路工务安全管理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首先介绍了铁路工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现状,然后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接着,提出了改进铁路工务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人员培训、优化设备管理、完善安全监测与预警机制等。最后,总结了改进措施的可行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铁路工务安全管理;现状;改进措施;问题;发展方向

引言

铁路工务安全管理是保障铁路运营安全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铁路线路和设施的完好和运营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铁路工务作业特殊性和复杂性,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为了提升铁路工务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将对其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铁路工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保障运输安全

铁路工务涉及到铁轨、道岔、桥梁、隧道等重要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如果这些设施出现问题或者存在安全隐患,将直接威胁到列车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人身安全。通过科学、规范的工务安全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二)提高工效质量

在工务作业中,存在着较高的风险和复杂性,如果没有科学的安全管理措施,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进而影响工务作业的进度和质量。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工务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二、当前铁路工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人员培训不足

  1. 缺乏专业技能培训

铁路工务安全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目前存在着人员培训不足的问题。一些从业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对于工务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错误和不规范的行为,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1. 安全意识薄弱

在铁路工务管理中,安全意识是保障安全的重要因素。然而,一些从业人员对于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安全规范和操作程序的重视程度不高,容易出现疏忽和忽视安全的情况。这种安全意识薄弱的现象增加了工务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设备管理不规范

  1. 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

铁路工务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然而,目前存在着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工务设备数量庞大,维护保养工作量大,导致维护保养工作的延误和不完整。另一方面,一些从业人员对于设备维护保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维护保养工作的执行不够严格,容易导致设备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1. 设备技术水平不高

铁路工务设备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然而,目前存在着一些设备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一方面,一些设备技术过时,无法满足现代化工务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一些从业人员对于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不足,无法充分发挥设备的性能和功能。这种设备技术水平不高的情况增加了工务设备故障和事故的风险。

(三)安全监测与预警机制不完善

  1. 监测手段和设备落后

铁路工务安全管理需要依靠有效的监测手段和设备来及时发现隐患和异常情况。然而,目前一些监测手段和设备还比较落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例如,一些监测设备的精度和灵敏度有限,无法准确监测工务设施的运行状态和安全隐患,导致无法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预防。

  1. 预警响应不及时

铁路工务安全管理需要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能够在发生安全隐患或异常情况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然而,目前一些预警机制存在响应不及时的问题。可能是由于预警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不完善,或者人员对于预警信号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预警信息无法及时传达和处理,从而延误了对潜在危险的处理和控制。这给工务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改进铁路工务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人员培训

1.完善专业技能培训体系

为提高工务人员的专业水平,需要建立完善的专业技能培训体系。首先,培训内容应全面涵盖铁路工务的各个方面,包括施工、检修、维护等多个环节。培训计划应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制定详细的课程内容,确保涉及到铁路工务安全管理的所有技能点都得到覆盖。其次,培训形式可以包括理论课程、实操演练以及模拟场景培训,以确保培训效果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2.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首先,开展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重点向工务人员宣传铁路工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强调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的原则。培训内容可以涵盖常见事故案例分析,以及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步骤。其次,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测和报告机制。工务人员应具备主动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建议设立匿名举报渠道,鼓励员工积极报告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建立完善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流程,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二)优化设备管理

1.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首先,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和内容。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工作情况,确定不同设备的维护保养频率,并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标准和操作规程。其次,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和档案,对每次维护保养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维护保养的日期、内容、人员、耗材等信息。同时,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维护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以便于随时查阅和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

2.提升设备技术水平和性能

首先,加强设备技术培训和学习,提升工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组织培训班、技术交流会等形式,加强对设备的操作、维护和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工务人员对设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其次,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更新和升级现有设备,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通过与设备供应商合作,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满足铁路工务管理的需求,并逐步淘汰老化和性能较差的设备。

(三)完善安全监测与预警机制

1.引入先进监测技术和设备

先进的监测技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人机、高精度传感器、卫星遥感等。通过使用无人机,铁路工务人员可以实时巡查轨道、桥梁和隧道等关键部位,获取高清晰度的图像和视频,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高精度传感器能够监测轨道的变形和振动情况,提前感知可能的结构问题。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铁路周边地质情况,包括地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为安全预警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

铁路工务涉及众多因素,包括天气、地质、交通等,因此,与气象局、地质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的信息共享至关重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实时交流关键信息,可以更好地了解铁路周边环境的变化和潜在威胁,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同时,建立联动机制,使各相关部门能够协同应对突发情况,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整体效能。例如,在预警系统发出警报时,相关部门能够迅速响应,采取紧急措施,包括限速、封锁危险区域等,以确保铁路工务的安全运营。

四、结论

铁路工务安全管理是保障铁路运营安全的关键环节,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亟待解决。通过加强人员培训、优化设备管理和完善安全监测与预警机制等改进措施,可以提升铁路工务安全管理水平。未来应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加强行业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铁路工务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铁路运营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1]章祥.基于可靠理论的铁路工务行为安全管控系统[J].现代职业安全,2023,(08):46-48.

[2]郭煜,范明明,王东光,刘鑫.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铁路工务综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23):88+92.

[3]张威,孝彦滨.铁路工务机械车调车作业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J].减速顶与调速技术,2021,(0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