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视角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风险管理视角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策略

余建勋  

富源县应急管理局  云南省曲靖市  655500  

摘要:化工产业在技术振兴中逐渐步入新时期,在推动人类健康发展的同时,化学制品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部分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等特性,若不加以有效地管理,将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相关企业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各管理人员必须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充分地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强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本文主要分析风险管理视角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策略

关键词:风险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策略

引言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同时也给人类和环境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和泄露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和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因此,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成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

1、危险化学品的特点与风险识别

危险化学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健康、环境和财产造成潜在危害的物质。根据国际化学品管理标准,危险化学品可以分为可燃性物质、易爆物、氧化物、毒性物质、腐蚀物质和环境危害物质等不同类别。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相关数据,包括化学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毒性数据和历史事故数据等,以评估危险化学品的风险。借助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对危险化学品进行风险评估和判断。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和软件,如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和风险矩阵等,对危险化学品进行系统化的风险评估和分析。通过对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和风险识别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危险化学品的潜在危害,并为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权威监管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然而,在进行风险识别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各类危险化学品的不同特点和复杂性,采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确保风险识别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

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地区或企业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方面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度,监管人员数量不足,监管措施不到位,导致监管效果不理想。当前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法规体系中可能存在缺陷,未能针对新兴化学品、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及时的法规制定和修订,导致监管跟不上危险化学品行业的发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主要依赖企业自行申报和政府部门的定期检查,缺乏科技手段和现代技术的应用。监管手段的单一性限制了监管实施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由于缺乏信息共享和互通机制,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存在困难,无法及时掌握危险化学品企业的风险情况,影响了监管的全面性和连续性。部分危险化学品企业对安全生产要求的重视程度不高,存在对监管措施抵触或敷衍态度的情况,导致安全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在监管中发现违规行为或事故隐患时,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和处罚措施可能不够严厉和有力,造成了对违规行为的容忍度,无法形成有效的震慑效果。

3、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策略的展望与建议

3.1加强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危险化学品行业的快速发展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效果和质量,加强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可以为监管工作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信息化建设则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和管理,提升监管的准确性和效率。在科技创新方面,应加大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技术的研发投入。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智能化的监管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测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过程和情况,收集重要的关键数据。应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隐患。同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及早发现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信息化建设也是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的重要手段。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监管部门、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通过建立危险化学品企业信息数据库,收集企业基本信息、生产工艺、安全管理措施等数据,并及时更新维护。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该数据库掌握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整体风险状况,并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监管策略。另外,建立电子化的监管档案系统,实现监管工作的无纸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建设安全信息公开平台,向公众提供危险化学品相关的安全知识和预警信息,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2完善监管体制与机制

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中,完善监管体制与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健全的监管体制和机制,能够确保监管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监管的效果和质量。要在体制上加强监管。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层级结构与职责分工。应明确各级政府的监管职责与权限,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形成垂直权责清晰的监管体系。同时,在地方层面,应设置专门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机构,提供专业化的监管服务。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机制。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需要各方合作共同推进。应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机制,明确各个部门和行业在监管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和合作方式。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合执法行动等方式,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提高监管的全面性和连续性。推动信息共享与互通。建立统一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实现监管部门、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通。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监管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整体风险状况,提升监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同时,也可以向公众提供相关的安全知识和预警信息,增加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3加强企业责任意识与社会监督

加强企业责任意识与社会监督是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水平的重要方向。企业责任意识的提升和社会监督的有效实施,能够确保危险化学品企业按照法规和标准进行安全生产,减少安全风险的发生。加强企业责任意识的培养与强化。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树立安全生产的核心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将安全放在第一位。企业领导层要带头强调安全意识,将安全纳入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培训、宣传和内部教育等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增强他们对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安全改进和创新,促使企业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加强社会监督的力度和广度。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监督工作,成为监管部门的重要合作伙伴和监督者。应加强与媒体、公众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与沟通,共同推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监管和提高。建立多元化的监督机制,开展舆论监督、社会巡查和举报投诉等活动,发现并曝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问题的及时解决,形成对企业的有效监督和约束。

结束语

风险管理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核心理念和方法,而监管策略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需要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出发,全面评估和管控潜在的危险与风险,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涛,李晓宏,王鹏伟.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与应急救援对策[J].当代化工研究,2022(06):12-14.

[2]陈杨.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行业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制度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04):138-140.

[3]潘长城,金浩,陈健,等.中美国防工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体系比较研究[J].安全,2020,41(12):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