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雍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刘文雍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魏巧连

准格尔旗中医蒙医医院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 010300

摘要:总结刘文雍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提出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是导致脾胃病的重要病机;调补中焦气机是脾胃病治疗的基本思路;重视顾护正气;注重情志因素对于脾胃病的影响。简析老师治疗脾胃病的组方特点及医案。

关键词:名老中医;脾胃病;临床经验;

刘文雍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5年余,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内科常见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在脾胃病治疗方面颇有研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好医师”、“鄂尔多斯市名中医”,内蒙古自治区首批、第三、四批中医学术经验传承指导老师。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学习,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1.中医脾胃病特点

1.1病种:中医认为脾胃病主要包括胃痛、痞满、呕吐、泄泻、腹痛、便秘等症状,其中以胃痛最为常见。

1.2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脾胃病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过度劳累等。其中,饮食不节是最常见的病因,如过食生冷、辛辣、油腻等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弱;情志不畅也会影响脾胃的功能,如忧思过度会损伤脾气,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过度劳累则会耗伤气血,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1.3临床表现:脾胃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胃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脾胃病患者的舌象通常有苔腻、舌质淡胖等表现,脉象则多见弦脉、缓脉等。

2.诸医家对脾胃病的调治

2.1张仲景: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六经辩证”,认为脾胃病可由寒邪侵犯脾胃引起,治疗应以温中散寒为主。

2.1李东垣: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观点,认为脾胃虚弱是导致各种疾病的重要原因,治疗应以补益脾胃为主。

2.3叶天士: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久病入络”的观点,认为脾胃病日久可导致络脉瘀阻,治疗时应注重活血化瘀通络。

2.4张三锡:张三锡在《医学六要》中提出“调理气血”的观点,认为气血不和是导致脾胃病的重要原因,治疗时应注重调理气血。

调治脾胃病的特点

3.刘文雍主任医师通过30年余的临床经验总结,结合前人及现代医家的思想,在治疗脾胃病时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3.1善用对药或角药:中医治疗脾胃病时,常常使用对药或角药,即两种或三种药物的配伍,以增强疗效、降低副作用。例如,党参和白术是常用的补气药对,可以健脾益气,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证;黄连和吴茱萸是常用的清热药对,可以清胃泻火,常用于治疗胃热证。

3.2肝胃同调:中医认为肝和脾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治疗脾胃病时常采用肝胃同调的方法。例如,柴胡疏肝散可以疏肝理气,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胃痛;逍遥散则可以疏肝健脾,适用于肝脾不和所致的痞满。

3.3重视顾护正气:中医认为正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非常重视顾护正气。例如,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治疗时应以健脾益气为主,以增强患者的正气;对于脾胃湿热的患者,治疗时应以清热利湿为主,同时也要注意顾护脾胃阳气。

4验案举例:

4.1胃痛(脾胃虚寒):患者王某,52岁,男性,主诉:间断胃痛10年,加重伴纳差1月。每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胃痛明显,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畏寒、乏力神皮。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辩证脾胃虚寒证。治疗以温中散寒、益气健脾为主,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药用附子、高良姜、党参、白术、木香、砂仁、茯苓、炙甘草等,治疗约1月病情明显好转。

4.2痞满(寒热错杂):患者李某,男性,32岁,主诉胃脘胀满伴恶心1月。1个月前因饮食不节导致胃脘痞胀满,伴有恶心、呕吐、大便稀糖等症状。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疗以辛开苦降、清热化湿为主,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炙甘草、大枣、枳壳、厚朴、茯苓等。治疗半月病情明显好转。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特点主要包括善用对药或角药、肝胃同调以及重视顾护正气。这些特点反映了中医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的独特理念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首先,善用对药或角药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药或角药是指两种或三种药物的配伍,通过相互协同作用,增强疗效、降低副作用。在脾胃病的治疗中,中医常常使用对药或角药来调理脾胃功能,改善症状。例如,党参和白术的配伍可以增强补气健脾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证;黄连和吴茱萸的配伍可以清胃泻火,适用于胃热证。这种用药方法体现了中医的精细调理和个体化治疗的特点。

其次,肝胃同调也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一个重要原则。肝和脾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因此治疗脾胃病时常需兼顾调理肝气。例如,柴胡疏肝散可以疏肝理气,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胃痛;逍遥散则可以疏肝健脾,适用于肝脾不和所致的痞满。通过调理肝气,可以达到调和脾胃的目的,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重视顾护正气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正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重要力量,对于脾胃病的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治疗过程中,中医强调顾护正气,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改善饮食和情志等方面来增强患者的正气。例如,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治疗时应以健脾益气为主,以增强患者的正气;对于脾胃湿热的患者,治疗时应以清热利湿为主,同时也要注意顾护脾胃阳气。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特点包括善用对药或角药、肝胃同调以及重视顾护正气。这些特点反映了中医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的独特理念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精细的用药配伍、调理肝胃以及顾护正气等方法,中医能够有效地改善脾胃病的症状、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同时,这些特点也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整体观念和个性化治疗的原则,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