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专业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教育与课程思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6
/ 2

儿科护理专业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教育与课程思政

杨帅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儿科护理专业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教育与课程思政,并分析其在提高护理人员伦理素养和专业水平中的作用。通过系统研究现有儿科护理伦理问题及相关教育模式,以期为推动儿科护理专业实践中的伦理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儿科护理;伦理问题;教育;课程思政;专业实践

引言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对健康关注的增加,儿科护理作为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维护儿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责任。但是,在儿科护理实践中,伦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日益显著,使得护理人员在面对患儿及其家庭时常常面临着困惑和挑战。为了提高儿科护理专业人员在伦理问题处理中的水平,伦理问题教育及课程思政显得尤为重要。

一、儿科护理伦理问题的现状与挑战

(一)儿科护理伦理问题的现状

儿科护理,作为医疗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肩负着儿童患者的健康照护责任。但是,儿科护理伦理问题在实践中愈发凸显,呈现多层次、多方面的现状。

第一,伦理问题在儿科护理中常常涉及到患儿权益的平衡。由于患儿年龄小、心智未发育完全,其自主意愿能力有限,导致护理人员需要在治疗决策中谨慎权衡患儿权益与治疗效果。同时,与成人相比,儿科护理涉及到家庭和社会多重层面的关系,使得伦理问题更为复杂。在这种情境下,护理人员不仅需要考虑患儿的独立权益,还需与家庭协同合作,兼顾整个护理过程。

第二,儿科护理伦理问题的现状还体现在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中。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一些尖端技术在儿科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是,这也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在确保患儿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这涉及到对医疗技术应用的谨慎判断,以及对患儿和家庭的全面沟通。

(二)儿科护理伦理问题的挑战

儿科护理伦理问题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专业能力挑战和心理负担挑战。

第一,专业能力挑战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儿科护理伦理问题涉及到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护理人员需要具备跨专业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处理疾病严重、预后不确定的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深刻理解医学诊断,同时考虑患儿和家庭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出恰当的决策。

第二,心理负担挑战是儿科护理伦理问题的另一重要方面。与成人患者相比,儿科护理涉及到对患儿生命的关注,这使得护理人员更容易面临心理压力。在面对患儿及其家庭的情感需求时,护理人员需要保持专业冷静,同时表达对患者的同情和支持,使得心理负担成为儿科护理伦理问题中的一项严峻挑战。

二、伦理问题教育模式与课程思政

(一)伦理问题教育模式的选择与设计

伦理问题教育模式在儿科护理领域的选择至关重要。第一,基于案例学习是一种常见的模式,通过真实案例的讨论,护理人员能够深入了解伦理问题的本质、决策的复杂性以及不同决策对患儿及其家庭的影响。这种模式强调实际操作与道德推理的结合,有助于培养护理人员的实际应对能力。

第二,角色扮演与模拟训练也是一种有效的伦理问题教育模式。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护理人员能够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体验伦理抉择的紧张感,提高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这种模式还促使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患儿及其家庭的感受,从而更为敏感地处理伦理决策。

(二)课程思政在儿科护理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课程思政强调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儿科护理伦理教育中,课程思政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通过深化儿科护理伦理问题的专业知识学习,培养护理人员对于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等相关领域的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牢固奠定是护理人员正确处理伦理问题的基础。

第二,课程思政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这在儿科护理伦理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需要超越技术层面,关注患儿及其家庭的人文需求,理解患儿家庭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以更好地为其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第三,课程思政强调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的结合,通过实践环节培养护理人员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儿科护理伦理教育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使护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实践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

在某儿科医院,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被诊断为需要心脏手术。医疗团队在通知患儿父母时,及时与伦理委员会协商,启动伦理问题教育模式。通过定期的家庭会议,医疗团队与患儿家庭沟通,详细解释手术的风险、利弊以及可能的后果。家庭在获得充分信息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接受手术。

这一案例突出了伦理问题教育中关注患儿家庭需求的重要性。医疗团队通过与家庭的沟通,平衡了医学决策与患儿家庭的感受,既尊重了患儿的生命权利,又关心到了患儿家庭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案例二

某大型综合医院的儿科护理团队面临一名患有罕见遗传病的儿童的照护问题。伦理问题包括治疗方案选择、遗传咨询和心理支持。在这一案例中,医疗团队通过跨学科协作,邀请遗传学家、心理医生和社会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参与,形成一个完整的伦理护理团队。

这一案例展示了伦理问题教育模式中跨学科协作的成功应用。护理人员在学习中融合了多学科知识,提高了对伦理问题的全面分析和处理能力。通过团队合作,他们能够为患儿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解决了伦理问题的复杂性。

(三)案例三

在某县级医院,一名患有白血病的少年患者需要骨髓移植。但是,患者家庭基于其文化信仰,对于捐献行为持谨慎态度。医疗团队通过开展文化教育培训,邀请文化专家参与伦理问题教育,使医疗团队更好地理解患者家庭的文化价值观。

这一案例凸显了伦理问题教育模式中文化敏感性的重要性。护理人员通过学习文化差异与尊重,更好地理解了患者家庭的决策背后的文化背景,提高了对伦理决策的敏感性与包容性。

四、未来研究方向

在儿科护理伦理问题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探讨基础上,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展开。第一,深入挖掘儿科护理伦理问题的实际情况,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更全面地了解伦理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的发生频率、类型及其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第二,针对不同层次的儿科护理人员,制定差异化的伦理问题教育方案。从护理学生到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其伦理素养和面对问题的能力存在差异。所以,未来研究可关注在不同层次护理人员中伦理问题教育的个性化和渐进性。

第三,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在线伦理问题教育工具,提高伦理问题教育的普及性和便捷性。通过虚拟现实、在线课程等方式,将伦理问题教育融入护理人员的日常学习和实践中,促使其更主动地学习和运用伦理知识。

五、结论

通过对儿科护理伦理问题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深入研究与分析,本文总结出针对伦理问题的教育模式及课程思政的有效应用,提高了儿科护理人员的伦理素养与专业水平。未来研究方向则应聚焦在深入了解实际伦理问题、差异化教育方案、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以推动儿科护理伦理问题教育不断演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如琴,周进芳,路璐.医务人员伦理敏感性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儿科医务人员为例[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2,35(06):649-653.

[2]黎丽,唐梦琳,冯梅等.儿科护士道德困境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22,21(01):78-83.

[3]杨静,高静,侯朝铭等.融入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25(03):109-117.

· 1986年2月,女,吉林集安,汉,儿科护理,讲师,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