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AMI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AMI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的影响

刘洪荣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甘肃省  兰州市  730000

摘要目的评价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AMI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这一时间范围内,院内急诊科接诊的12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抽样法做分组安排,实行常规急诊急救护理方案的小组命名为参照组(n=60);实行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的小组命名为研究组(n=60),展开比对分析。结果:研究组所呈现的干预效果显优参照组(P<0.05),均可见于:急诊急救指标、抢救成功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结论:不同护理方案的采纳实施,令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优势性尽显,急诊急救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优化和提升,值得肯定和推广。

【关键词】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AMI急救效率;临床转归;影响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非常突出的世纪性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发展,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具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类特征,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严重【1】。故此,治疗时间窗的把持、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恢复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对患者恢复影响关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为限,120例AMI患者为据,系统抽样法做分组安排;参照组(n=60):男女占比:35∶25;年龄均值(62.46±5.98)岁;研究组:男女占比:37∶23;年龄均值(61.65±2.17)岁,资料差异(P>0.05)。

1.2护理方法

1.2.1 参照组:为患者提供常规心电监护、吸氧、静脉通道建立等常规护理;及时将绿色通道开通,为患者第一时间接受诊疗做好准备,确诊工作完成后,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所需,将相关手术工作准备完善。

1.2.2 研究组:⑴接诊、出诊:a:接到呼救电话后,5min内完成一切出诊准备,迅速出诊;b:到达现场前,提前与家属取得联系,对患者情况进行获取,并给予相应指导,同时根据家属所描绘情况进行救治措施的准备;c:抵达现场后,快速开展吸氧、输液等基本处理,随之采取边看、边问的形式对患者当下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患者基本病情状况,作出初步鉴别;d:整个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需保持态度柔和,话语温暖,以医者的博爱之心给予患者及家属安慰、关怀。e:抢救的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完成现场抢救后,即刻实施转运工作,掌握快、准、稳原则【2】。⑵衔接:a:提前与院内相关科室及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将患者基本状况进行描述,通知其做好接车准备及相应抢救工作;b:针对未确诊的患者,平稳将其安置到抢救室,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给予吸氧、静脉采血等相关检查;c:针对诊断明确的患者,需在入室后的2min内为其提供吸氧处理、血压血氧监测,5min内完成对左下肢的静脉通道建立,做好PCI准备,开展碘过敏试验,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服用和右腹股沟备皮;协助患者更衣和术前排尿【3】。⑶交接:接诊医生需第一时间到抢救室查看患者状况,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确保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中签字,而后安全平稳的将患者转至介入室,详细与介入室护理人员交代患者基本状况,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分析观察两组在急诊急救指标、抢救成功率、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患者家属满意度方面的差异表现。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系统实行专业分析,数据计均数±标准差,差别比照运用t、 x2检测,计数数据(%)代替,P<0.05说明实验价值显现。

2结果

2.1 参照组(n=60):⑴急诊急救指标:首次心电图时间:7.62±1.06;疾病确诊时间:12.67±1.46;整体抢救时间:56.82±13.26;住院时间:12.95±2.35;⑵抢救成功率:91.67%(55/60);⑶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0.00%(6/60);⑷家属满意度:86.67%(52/60)。

2.2 研究组(n=60):⑴急诊急救指标:首次心电图时间:5.31±0.25;疾病确诊时间:6.84±1.20;整体抢救时间:42.84±10.45;住院时间:11.86±1.21;⑵抢救成功率:98.33%(59/60);⑶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3.33%(2/60);⑷家属满意度:98.33%(59/60)。

3讨论

本文通过对比实验,清晰获取到了研究所需,令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方案的优异性尽显,该护理方案,主要强调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研究组之所以能够收获理想急救效果,原因在于:医护人员的密切合作,接诊人员迅速出诊,最大限度缩短抢救时间,完成院前抢救工作,同时与相关部门及时取得联系,充分说明患者病情状况;院内医护人员则将一切所需准备工作完善,保障患者抵达医院后第一时间能够接受治疗;抢救环节,医护人员迅速进入状态,各司其职,整套工作系统、全面、规范,故此收获效果良好

【4】

参考文献

【1】杨美香.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的影响[J].中外医疗. 2022,41(09):158-162.

【2】杨美香.程序化急诊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及临床转归的影响[J].中外医疗. 2022,41(09):158-162.

【3】陈职堂,曹柳眉,杨翠丹.院前急救与急诊介入一体化模式对急性心梗救治效率及预后影响[J].智慧健康. 2022,8(35):158-161.0

【4】张依娜,曾雯.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干预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观察[J].贵州医药. 2022,46(10):1666-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