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对高等教育的几个影响和对策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5
/ 2

ChatGPT对高等教育的几个影响和对策探析

赵大虎1熊烨明1程其2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化推进办公室 710071

2.西安外国语大学财务处710128

摘要:ChatGPT横空出世后,印发了高等教育界的高度关注。ChatGPT在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其所具备的四项核心能力高度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互动性自适应性训练性发展性和扩展性四项特征,进而分析了其对高等教育的四个影响,分别是提高了人才培养要求、改变了教育治理模式、解放了师生重复劳动、完善了教育评价体系、加剧了技术能力鸿沟,最后给出了应对其影响的四个对策建议,即构建智能教育生态、优化教育治理模式、提升师生智能素养、加强监管有序发展

关键词:ChatGPT人才培养、教育治理、智能素养

基金项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项目——ChatGPT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GLZX23025

作者简介:赵大虎(1991-),男,陕西礼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化推进办公室,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数字化。

一、ChatGPT的发展历史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基本特征

(一)ChatGPT发展历史

ChatGPT为代表的自然语言处理发展历史总体可以分为5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0年以前以小规模专家知识为代表;第二阶段是以浅层机器学习算法为代表,时间上在2010年以前;第三个阶段是2017年以前,以深层学习算法为代表;第四阶段是2023年以前,以预训练语言模型为代表;第五个阶段是2022年年末起,以ChatGPT为代表。

(二)ChatGPT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特征

ChatGPT拥有四项核心能力,分别是启发性内容生成能力、对话情境理解能力、序列任务执行能力、程序语言解析能力[1]。以此四项核心能力为基础,可以总结出ChatGPT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几个基本特征。一是互动性ChatGPT加速了人(师生)-机互动的快速发展。二是自适应性,其可以根据用户不同需求给出相应的答案。三是训练性,可以根据与人类的互动不断训练自己,完善知识库。四是发展性和扩展性,随着应用的增多,其知识库和应用方式将不断发展扩展。

二、ChatGPT对高等教育的几个影响

(一)提高了人才培养要求

在技术的影响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产生了重要变化。工业时代只要求人才掌握一门技能,属于线性人才,但是在智能时代,要求人才具备多线程、非线性的能力,尤其是ChatGPT出现之后,重复性的工作岗位将逐步被替代,进而需要人才掌握设计、创新等能力,这就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占据着知识传授的主要地位,而在智能技术的影响下,人才培养的理念逐步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环境、工具、资源等都成为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要素,如何利用好ChatGPT更好地做好人才培养这个核心工作,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改变了教育治理模式

传统的教育治理模式依靠科层式的治理架构,治理的好坏取决于领导的领导水平和领导经验,治理对象主要为物理空间中的人和物。但是在ChatGPT应用之后,教育治理模式产生了三个变化。一是教育治理的对象更加复杂,将不仅仅局限在物理空间中的人和物,而且治理对象将增加虚拟空间中的算法和模型甚至是智能体。二是治理的机制更加多元,传统的教育治理通过传导的方式开展,而ChatGPT应用之后将有助于将智能的参与纳入到治理体系之中,通过科学的建模有助于提升治理的科学决策。三是治理的效率的提升,ChatGPT应用之后,更多的人力资源将用在设计流程与算法之中,一些原有节点上的人力资源将被节省,且技术的使用将有助于流程的优化和业务的重组再造。

(三)解放了师生重复劳动

ChatGPT的使用将在五个方面有助于师生的劳动解放。第一方面是有助于教师的备课,教师可以利用ChatGPT快速的获取一些知识点并加以辨别吸收,可以快速的完成自己的备课。第二个方面是有助于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将ChatGPT作为一种工具或是一种课堂存在的要素,将之与学生、环境、教师等融为一体,进而产生新的教学方法。第三方面是有助于课后的解答,ChatGPT通过智能问答将学生课后的一些重复性问题,高频疑问等进行智能回答,大大降低教师课后答疑解问的劳动重复。第四个方面是学生的自主扩展学习,学生可以利用ChatGPT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点,完成自己的巩固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2]。第五个方面是学生可以便捷式的获取多元化的教育资源,通过问答,学生可以获取ChatGPT背后海量的知识资源库。

(四)完善了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引导教育方向的重要政策工具。近些年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教育评价已经实现了从单一到多元,从结果到过程,从经验到科学,这中间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正是有了数字技术的支撑,使得过程数据才得以采集,进而用评价模型开展全方位的评价。

ChatGPT使用之后,在评价指标模型创建上将带来不利的影响,一些指标如作业的反馈、学习的成效、结果式的一些指标,将无法判断是学生自己实现的还是学生通过ChatGPT这个工具实现的,在判定学生是否掌握这个知识点时也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学生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本身,另一个是学生掌握知识点本身之后还掌握了其中原理,这些都是对教育评价带来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将反过来促进教育评价的完善。

(五)加剧了技术能力鸿沟

ChatGPT在教育中使用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师生具体的使用能力和结果辨别能力以及师生自己的创新能力。必将产生三个方面的鸿沟,一是使用能力的鸿沟,一部分人将快速的掌握这个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而另一部分人将无法掌握这种能力和技巧,进而就无法从ChatGPT中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二是辨别能力的鸿沟,ChatGPT给出的答案并非标准答案,其具备算法设计者的主观性,甚至有些答案存在意识形态的问题,师生在使用其获得答案后的辨别能力将成为区别是否能将ChatGPT为我所用的关键。三是依靠ChatGPT主动创新的能力鸿沟,能否将从ChatGPT获取的知识或者将ChatGPT本身作为一种工具对自身的发展提升进行再创新也将成为一种能力鸿沟。

三、高等教育在ChatGPT背景下的对策探析

面对ChatGPT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不应该去禁止ChatGPT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反而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主要去迎接它拥抱它,这样才能把握未来教育的走向,才能为教育何为做出贡献。应该从构建智能教育生态、优化教育治理模式、提升师生智能素养、加强监管有序发展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构建智能教育生态

ChatGPT一经问世就给高等教育界带来极大震动,其特征能力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各个主体和办学元素,不仅体现在教育环境构建、教育资源供给、教育评价创新、教育管理治理、教育方法改革等,也体现在教师、学生、管理者、社会、行政等各类主体上,所以要加快构建ChatGPT为代表的智能技术下的教育新生态,从教育理论、教育理念、教学文化、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保障等各个环节,全面整体的构建新体系和新生态。

(二)优化教育治理模式

要加快研究有ChatGPT参与下的治理模式,要从治理对象、治理机制、治理内容三个方面着手,优化教育治理模式。在治理对象上,不仅仅要关注物理空间中的人和物,更好关注虚拟空间中的智能体和具体的算法应用。在治理机制上,既要主动吸纳智能技术对治理的优势影响,也要有更多的机制管控智能技术对治理的劣势影响。在治理内容上,要着重关注ChatGPT参与下的节点设置和流程优化问题。

(三)提升师生智能素养

主动提升师生智能素养是解决ChatGPT技术能力鸿沟问题最好的方法,师生是高等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主体,所以师生的智能素养是关系着ChatGPT技术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能否成为新动力的重要因素。提升师生智能素养可以从三个渠道来开展,一是推动智能技术进课堂,通过教与学掌握智能技术;二是推动专题的智能素养能力提升班,通过授课讲解培训师生使用技能;三是创新教学活动组织竞赛等,通过活动的创新提升师生对ChatGPT的使用

(四)加强监管有序发展

ChatGPT的使用不仅给高等教育带来好的影响,同时也带来诸如创新力下降、知识偏见、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负面影响,所以应该加强监管推动ChatGPT有序发展。意识应该制定应用界限,明确什么样的教育场景可以使用;二是应该制定应用标准,应该如何科学规范的使用ChatGPT;三是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推动ChatGPT在高等教育界的有序发展;四是应该建立模型与算法备案机制,保障模型与算法科学可控。

[1]卢宇,余京蕾,陈鹏鹤,.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与展望

——以ChatGPT系统为例[J]. 中国远程教育,2023(4):24-31,51.

[2]蒋里.AI驱动教育改革:ChatGPT/GPT的影响及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7):14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