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3
/ 3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郭慧玲

大庆市第五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714

摘要:目的 分析患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后的临床效果,观察对收缩压、舒张压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60例于2019年3月至11月来我院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奇偶数法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和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汇总相关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如血压、血糖,统计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66.66%,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χ2=6.66;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6%,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χ2=5.45;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后,血糖、血压显著下降,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用价值较高,适合推广。

关键词:苯磺酸氨苯地平;厄贝沙坦;高血压;糖尿病

在人口老龄化加重、生活结构改变的今天,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使得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发病率显著提升,老年群体发病率显著提升。这些疾病本身对患者影响并不大,但若不及时控制,将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冠心病、动脉硬化、肾衰竭、脑卒中等,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健康。现阶段临床治疗中尚未发现根治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方法,但可以通过服用药物进行有效控制,使患者血压、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防止对患者机体造成影响,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1】。目前,临床用于降压的药物种类繁多,如苯磺酸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如何进行药物选择与搭配成为现代医务人员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将以60例患者为研究样本,分析患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60例于2019年3月至11月来我院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依据奇偶数法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5:15,年龄在63~78岁之间,平均年龄(68.25±3.06)岁,病程在3~10年之间,平均病程(7.56±1.25)年;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3,年龄在62~81岁之间,平均年龄(69.01±3.11)岁,病程在2~11年之间,平均病程(7.25±1.33)年。比较两组患者组间资料未发现显著差异,且P>0.05,可作为对比项。

纳入标准:患者均具备糖尿病、高血压特征;年龄均高于60岁;医护人员已说明研究意义,患者接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实验已上报至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2】

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依从性低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继发性高血压;存在药物过敏史;不愿参与或无法全程参与的患者。

1.2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厄贝沙坦,国药准字号为H20000513,早期服用剂量为150mg/次,服用方式为口服,每日1次。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持续关注血压变化,并评估自身状态,若存在明显不适,需要与主治医生联系,若血压无明显变化,需要遵照医嘱合理调整使用剂量,但最大剂量不得超过300mg/次,每日服用1次,服用方式为口服【3】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苯磺酸氨苯地平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国药准字号为H10950224,单次服用剂量为5mg,每日1次即可,服用方式为口服,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治疗,要求非特殊情况不得中断【4】

1.2.2 护理方法

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要保持清淡饮食,尽可能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食物,多食用新鲜果蔬,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和纤维素,促进肠道消化,预防便秘发生;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患者自身代谢能力,强化病情控制效果,因此患者需根据自身状态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进行训练,如慢跑、散步、打太极等,运动锻炼要讲求循序渐进,切勿盲目、剧烈运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高血压病症与心情有着密切联系,所以患者需要保持愉悦心情,积极采用听音乐、看视频、下棋等娱乐形式陶冶情操,保持情绪稳定,切勿过度焦虑或兴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充足,提高整体治疗效果;空闲时,医护人员需加强与患者间交流,帮助患者正视疾病,让患者了解疾病诱因、治疗方式,解答患者心中疑惑,提高治疗依从性,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出院前,需叮嘱患者定期复查。

1.3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血糖、血压变化情况,血压测量以自动血压计为准,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两项指标;血糖指标则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量,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2)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包括血管水肿、倦怠、入睡困难以及上腹不适;治疗有效率分为显著有效、有效以及无效三个等级,治疗有效率=(显著有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疗效评估

若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或消失,收缩压下降至正常范围或者下降幅度高于30mmHg,舒张压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幅度高于15mmHg,视为显著有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收缩压下降幅度低于30mmHg,舒张压下降幅度小于15mmHg视为有效;若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血压变化不明显,视为无效【5】

1.5统计学分析

在数据处理方面,本文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n(%)]表示,并通过t进行验证,计数资料(±s)采用表示,并通过χ2进行验证,若P<0.5,说明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

2 结果

2.1 血压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基本相似,差异不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158.63±11.25

132.62±3.45

95.62±6.14

87.66±4.21

观察组

30

158.66±11.33

126.15±3.50

96.52±6.22

80.29±4.35

T

0.01

7.21

0.56

6.66

P

>0.05

<0.05

>0.05

<0.05

2.2 血糖指标

治疗前,所有患者血糖水平基本相同,差异不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详细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FPG(mmol/L)

2hPG(mmol/L)

HbA1c(%)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7.95±1.33

6.20±1.01

13.62±2.91

8.06±1.29

8.75±0.99

6.55±0.73

观察组

30

7.94±1.35

5.33±0.70

13.59±2.88

7.33±1.09

8.78±1.02

5.88±0.39

T

0.029

3.878

0.040

2.368

0.116

4.434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6%,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χ2=6.66;P<0.05)。详细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著有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5(16.66)

15(50.00)

10(33.33)

66.66

观察组

30

19(63.33)

9(30.00)

2(6.66)

93.33

T

6.66

P

<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6%,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χ2=5.45;P<0.05)。详细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血管水肿

倦怠

入睡困难

上腹不适

总发生率

对照组

30

3(10.00)

3(10.00)

2(6.66)

1(3.33)

26.66

观察组

30

0(0.00)

1(3.33)

1(3.33)

0(0.00)

6.66

T

5.45

P

<0.05

3 讨论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约有18%左右的患者合并糖尿病,两种疾病具有一定协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动脉粥状样化速度,加大心血管疾病病变风险,部分患者还具有多器官衰竭风险,危险指数极高。与单一高血压患者治疗相比,主治医生需要重点考虑患者肝肾等重要器脏的保护,避免药毒性对器官功能造成影响【6】

研究显示【7】,通过控制钠盐摄入,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发展,防止并发症产生,然而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容易忽视个人保健,需要利用药物进行控制,由于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作用机理与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如何选择成为临床治疗关键。患者血压逆转性变化和心肌肥厚疾病预防与血压下降存在一定联系,实验结果显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具有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

厄贝沙坦可以有效抑制AngI转化为AngII,实现特异性拮抗血管紧张素转化为酶1受体(AT1),有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II(AngII)受体与AT1结合,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另外,在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肥厚抑制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可控制醛固酮分泌和儿茶酚释放,防止血管发生收缩,总体降压效果良好【8】

氨氯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患者服用后可以改善血管平滑肌细胞兴奋和收缩偶联过程,防止钙离子从细胞膜钙通道进入到细胞内部,避免血管阻力下降而造成血管收缩,控制外周阻力,减少患者左心室阻力复合,扩张血管平滑肌,使冠状动脉持续灌注,控制心脏微结构功能改变,使患者血压长期处于正常状态【9】

经验显示,单一服用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后患者可能出现脚踝部位水肿、交感神经活性增强等不良反应,但如果联合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则可以抵消一部分副作用,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降低不适感,整体应用效果显著。从高血压患者治疗上看,联合用药有助于缓解患者心理和经济的负担,提高控制效果。若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其治疗周期更长,不仅要考虑药物效果,还要考虑患者经济负担

【10】

本次研究显示,单一使用厄贝沙坦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均高于联合用药组患者,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血糖、血压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这足以证明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在降压、控糖方面应用效果良好,安全性更高,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

综上所述,患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后,血糖、血压显著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董文娜,尹赫.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药学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8):137-140.

[2]郑伟.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8):66-69.

[3]兰群芳,张耀文,蓝勤勤,等.达格列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7):14-17.

[4]黄永健.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6,28(6):158-159.

[5]李艳琴,王佳乐,张志宇.缬沙坦胶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3):80-82.

[6]宋明蕾.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健康大视野,2021(14):92,91.

[7]杨云泽,姜莎莎,武文伟.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2016(2):7.

[8]谢泉,杨靖.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对血压、血尿酸水平的改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6):70-71.

[9]白晋平.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9):58-59.

[10]苗清松,张婧婧,肖易辰.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健康之友,2021(1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