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房结构安全风险自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2
/ 1

自建房结构安全风险自查系统设计与实现

李智

天津市测绘院有限公司

摘要:自建房是我国传统建造方式的主流,与城市住房不同,主要由居民自建完成来满足居住需求。然而,受建筑施工技术、条件及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前农村居民自建房质量参差不齐,普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建设一个自建房结构安全风险自查系统,实现居民可及时上报发现的自建房安全隐患问题的通道,将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延伸到边边角角,确保不留隐患。

关键词:自建房 风险 自查 系统 设计 实现

一、背景

2022年4月29日,湖南长沙居民自建房发生倒塌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党中央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对现场救援、伤员救治和事故调查处置等作出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自建房是拥有自有土地的单位或个人自己组织施工和建造的房屋建筑。其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农村地区,由于监管力度弱,自建者建筑知识和安全意识薄弱,导致安全隐患众多,事故频发。

结合农村自建房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自建房全生命周期的监管能力,以有效防控自建房安全风险为目标,以风险自排查为抓手,摸清自建房风险的发生、核实、处置、反馈、分析的情况;全面提升自建房风险的处置能力和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水平,有效防范由自建房风险引发的突发事件。

二、目标

1)延伸触角、发动群众

通过接入政务类APP,群众可及时上报发现的房屋安全隐患问题,简单录入,拍照上传后,即可完成隐患问题的上报。将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延伸到边边角角,确保不留隐患。

2)畅通渠道、促进宣传

房屋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做好自建房安全宣传,加强选址安全、结构安全、施工安全、使用安全科普教育,对提高群众建筑安全意识,预防房屋安全事故发生至关重要。

发动群众自查过程中,加强群众对房屋设计方式、建造方式、结构类型、建造年代等信息自查,了解管理部门排查、鉴定、整治全流程。有助于产权人、使用人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规范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监督下沉、处处留痕

将安全事件的处置延伸到村/社区网格员,乡镇街级统一对群众反映的安全风险问题指定派发,专人负责,确保问题处置及时。同时系统引入乡镇级、区级两级审核机制,对整治意见、实际整治情况进行督促把控,不留形式,不放大问题,也绝不放过问题。系统对事件的全生命周期内各处置环节留存归档,保留痕迹。

三、架构设计

根据系统建设目标和内容, 该系统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和存储平台,采用B/S架构模式,总体框架包括:数据服务层、支撑层、业务应用层、访问控制层和用户层。如图所示。

1703513238354

四、技术路线

以复杂适应理论为指导,构件技术为核心,贯彻先进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模式,采用技术、产品、应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集成国际优秀的系统平台软件和应用平台软件,开发一套完备的信息化工程项目。

在技术实现上,系统基于Microsoft.Net技术框架、XML技术、Web Services技术进行建设,采用应用构件和可复用技术,面向系统整体需求,分析系统内部的各要素如用户、数据、表现、权限等,针对各要素开发系列可自我管理、自我扩展的管理构件平台,并最终形成可集成、可搭建、可维护、可扩展、高安全、高性能、高质量的信息化系统。

五、流程设计

群众自查上报的安全风险问题,提交后,系统将安全事件的处置延伸到村/社区网格员,由乡、镇、街级统一对群众反映的安全风险问题指定派发,专人负责,确保问题处置及时。同时系统引入乡镇级、区级两级审核机制,对整治意见、实际整治情况进行督促把控,不留形式,不放大问题,也绝不放过问题。系统对事件的全生命周期内各处置环节留存归档,保留痕迹。

排查整治流转过程如下:

六、结语

通过自建房结构安全风险自查系统的建设,创新机制广泛发动群众进行房屋结构安全风险自查上报,采取“闭环式”工作方法,督促推动区、乡镇街、村社区等多级管理部门及时高效解决问题,确保群众反映的房屋安全隐患问题做到“条条有整改、件件有落实”。

参考文献:

[1]周小琳. 坚决筑牢自建房安全坚固屏障[J]. 城乡建设,2023,(17):9.

[2]王青;王忠芳. 房屋建筑调查成果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 无线互联科技,2023,(16):75-77.

[3]刘小梅. 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治措施分析[J]. 工程技术研究,2023,(11):136-138.

[4]吴其付. 城乡自建房质量安全监管问题探讨[J]. 安徽建筑,2023,(07):189-190.

[5]崔飞飞. 基于GIS技术的房产测绘系统设计与实现[J]. 黑龙江科学,2022,(16):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