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性暗示联合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希望水平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2
/ 2

正性暗示联合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希望水平的影响分析

路莹  张妮  程雪圆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陕西咸阳 712099

摘要目的:针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正性暗示及康复护理,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比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干预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希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正性暗示联合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希望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应用。

【关键词】正性暗示;康复护理;乳腺癌根治术;并发症

乳腺癌是目前发病率最高但疗效最佳的恶性肿瘤疾病,我国每年的新增乳腺癌患者已经超过了30万例,其中发生的浸润性非特殊癌占比达到了80%。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案,其中所进行的乳腺癌根治术能够实现对患病乳腺、周围组织以及淋巴结等病变部位的有效切除。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9%。但是由于乳腺癌根治术干预的范围较大,术中创伤较大,患者手术之后多伴随存在相关的并发症,包括皮下积液、上肢水肿、肩手综合征等[2]。其中上肢水肿的发生率约为5%-40%。同时患者由于受到疾病、术后并发症等因素的影响,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患者往往存在生理、心理状态较差等不良情况。需要给予患者以恰当、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上述不良情况。因此本文将正性暗示与康复护理应用至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临床干预中,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32-68岁,平均(50.42±4.67)岁;患病时间1-17个月,平均(6.33±1.37)个月。研究组年龄32-68岁,平均(50.47±4.62)岁;患病时间1-17个月,平均(6.37±1.34)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常规予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认识到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定期进行巡房,询问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情况;按照医嘱以及科室操作规定予以患者日常生活具体护理。

研究组给予患者正性暗示联合康复护理干预,(1)正性暗示:①正性要素筛选:研究以“乳腺癌”、“根治术”、“希望水平”为关键词进行文献、资料的检索,通过阅读文献明确患者希望水平降低的心理层面原因,主要包括“担忧手术效果”、“并发症影响”、“担忧后续康复效果”等。护理人员根据上述原因经过小组讨论,确定正性要素中的正性数据、正性案例。②正性暗示干预:研究基于不同形式展示上述的相关正性要素,以实现正性暗示干预。可以正性数据为例,借助Excel表格制作数据图表,展现“2011-2021年我国青年、中年以及老年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2011-2021年我国青年、中年以及老年乳腺癌治疗有效率”等内容,同时能够配以气势宏大的背景音乐,通过视听双重感官刺激,强化患者对乳腺癌治疗效果逐年改善的认知。(2)康复护理:术后患者患侧上肢功能会明显受限,因此辅助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非常有必要。康复护理方案的制定要充分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措施要分阶段进行,内容包括上肢关节内收位锻炼、屈肘锻炼、肩关节转动练习、外展训练等,后期可逐步进行器械训练、负重训练等。同时可给予患者以理疗措施帮助恢复,可采用KYWB-2000B型微波治疗仪给予患者局部微波干预,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位,并充分暴露手术切口部位,移动微波治疗仪探头至切口上5-10cm,直接对切口进行照射,照射的功率为15-30W,治疗的温度保持在40-45℃。每天治疗一次,每次20min,连续治疗2周。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28d。

1.3统计学处理

(1)术后并发症:观察两组患者经过干预后皮下积液、上肢水肿以及肩手功能障碍等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

(2)希望水平:干预28d后,采用Herth希望水平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进行评价。量表主要包括3个维度,分别为:对未来或现在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行动的态度以及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的态度。共分为12个评价条目,采用Likert4级评分法。总分0-48分,分值越高代表希望水平越高[3]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7.0软件分析及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х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n=30,例)

组别

皮下积液

上肢水肿

肩手功能障碍

发生率(%)

研究组

0

1

0

1(3.33)

对照组

2

3

1

6(20.00)

X2

-

-

-

4.043

P

-

-

-

0.044

2.2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

干预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希望水平(n=30,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15.57±4.62

40.72±5.44

对照组

15.51±4.66

31.36±3.45

t

0.050

7.959

P

0.960

<0.001

3 讨论

乳腺癌根治术是乳腺癌治疗的临床常用方案,但是由于该疾病和手术治疗的特殊性,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上肢淋巴水肿,进而诱发肩手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常规护理干预临床应用效果有限,因此需要改进护理策略。

本研究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应用正性暗示联合康复护理,实验研究表明,干预前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希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针对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实施正性暗示,通过动态数据图表的形式为患者清晰展示乳腺癌发病、治疗的临床数据,通过历年来的数据变化,帮助患者明确乳腺癌高发病率、患病后高治疗有效率以及根治术后高存活率三项基本事实,并以此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患病后存在的病耻感,强化患者对乳腺癌临床疗效的认知,增强其康复信心,并以此显著提升希望水平[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研究组,P<0.05。通过给予患者康复护理,采用一系列康复护理的措施,例如微波治疗,能够有效借助微波强大的穿透例对患肢实施作用,促使微波离子热效应直达切口皮下3-5cm深处,经过持续照射,深处温度能够达到40℃,从而有效改善切口周围组织血管的通透性以及血液循环状态,促进局部的渗液吸收,减少皮下积液,缓解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应用正性暗示联合康复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希望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行临床应用。

参考温馨

[1]刘小丹,荀雷,李想.正性暗示联合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希望水平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3,47(18):2267-2269.

[2]陈淑娟.支持性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3,47(18):2270-2272.

[3]王颖,赵银凤,王引侠.基于"互联网+"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缓解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5):138-140.

[4]张婷婷,时云,徐飞格,等.积极认知行为疗法在乳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8):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