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疾控部门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矛盾协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0
/ 2

试析疾控部门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矛盾协调

莫艳萍

湖南省东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25900

摘要:

本文以疾控部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协调不足的现状。通过探讨矛盾的本质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协调对策,包括加强制度建设、提升信息技术支持、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协作、完善管理机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论文旨在为疾控部门在统计与财务工作中的协调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促进疾控内部工作的高效协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疾控部门、统计工作、财务工作、矛盾协调

一、引言

疾控部门是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统计与财务工作的协调关系直接影响组织的运转与发展。然而,在实践中,统计与财务工作之间常存在矛盾。本论文旨在深入剖析这一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以促进疾控部门内部工作的协同,实现更为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

二、疾控部门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现状

在疾控部门的运作中,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是两个相互交织、互为支撑的重要方面。统计工作作为疾控部门对各项业务运营情况进行客观记录和量化分析的手段,为组织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财务工作则是对组织经济活动进行监控、分析和报告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疾控部门的财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1 疾控部门统计工作概述

疾控部门的财务统计工作主要包括对人员、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组织内部运作情况。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为组织提供科学依据,为制定战略决策和实施绩效评估提供数据支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疾控部门的统计工作面临的问题不容忽视,包括数据获取难、统计口径不一致等。

2.2 疾控部门的财务工作概述

财务工作是疾控部门管理的重中之重,其主要任务是对资金的流入与流出进行记录、监督和分析,确保组织资金的合理运用。财务工作不仅涉及日常开支,还关系到项目收支、收益分配等方面。在现代社会,财务工作还受到法律法规的监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更是事业单位社会责任的表现。

2.3 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协调现状

尽管疾控部门的统计工作和财务工作在理论上应该相辅相成,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协调不足的情况。统计数据的收集与财务报表的编制存在时滞,导致管理层在决策时面临信息滞后的困境。此外,统计口径和财务核算标准的不一致也是造成协调不足的重要原因,使得统计数据与财务数据之间产生偏差,影响了组织对内部运营状况的准确把握。

三、疾控部门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矛盾

疾控部门的统计工作和财务工作虽然旨在支持组织的运营和发展,但在实践中却常常出现矛盾与冲突。这一矛盾既表现为数据的不一致性,也涉及到统计工作对财务决策的影响以及财务工作对统计数据的需求。深入分析这些矛盾,有助于找出根本原因,为解决问题提供合理的对策。

3.1 统计与财务数据的不一致性

疾控部门在统计工作中往往注重全面客观地反映组织内部的各项活动,而在财务工作中更加关注资金的流动和使用。这导致了统计数据和财务数据之间的不一致性。例如,在项目收支方面,统计可能侧重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而财务可能更关注具体的费用支出,这种不一致性容易在决策时引起混淆。

3.2 统计工作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疾控部门统计工作的深入展开,常常会影响到财务决策的制定。例如,统计数据可能反映出某项活动的巨大社会影响,但相对高昂的成本可能使得财务层面对该活动产生犹豫。这种情况下,统计工作与财务决策之间的协调显得尤为关键,以确保决策既考虑到社会效益,也保持财务的可行性。

3.3 财务工作对统计数据的需求

财务工作在核算组织经济活动的同时,也需要对各项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例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需要对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药品出入库、门诊销售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然而,由于统计数据与财务数据之间的不一致性,财务工作在数据获取和整合方面可能面临一些困难,影响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影响疾控部门统计与财务协调的因素

疾控部门统计与财务工作的协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涉及到制度、技术、人员和管理等多个层面。深入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为制定协调策略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提高疾控部门内部工作的效率和协同性。

4.1 制度因素

疾控部门内部的统计和财务制度对协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果统计和财务的制度设置不合理,存在冲突或者不协调的地方,就会导致数据不一致,给组织决策带来隐患。制度因素还包括规章制度的完备性和执行力度,这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的顺畅进行。

4.2 技术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因素成为影响事业单位统计与财务协调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的不足可能导致数据采集、整合和分析的效率低下,增加统计与财务工作的耗时和误差。反之,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协调提供有力支持。

4.3 人员因素

人员素质和团队协作是事业单位内部协调的关键。如果统计和财务部门的人员缺乏相互了解和沟通,容易产生信息断层和误解。另外,人员的专业水平也直接关系到统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准确性,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4.4 管理因素

管理水平和管理机制是影响协调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管理机制能够推动疾控部门内部各部门间的协同工作,提高信息流通的畅通程度。同时,管理者的决策和指导也直接影响到疾控部门统计与财务工作的协调度。因此,强化管理层的培训和引导,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协调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全面考察,可以为疾控部门提供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有助于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

五、协调疾控部门统计与财务工作的对策

5.1 加强制度建设

在制度建设方面,疾控部门应当明确统计和财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工作责任,建立科学合理的统计与财务制度。制度的完备性有助于规范工作流程,减少信息断层。同时,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记录和报告标准,确保统计和财务数据的一致性。

5.2 提升信息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在协调统计与财务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引入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统计与财务数据的集成,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此外,培训工作人员使用信息系统的能力,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信息化水平,将为事业单位的统计与财务协调提供有效支持。

5.3 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协作

人才培养和团队协作是保障协调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通过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统计与财务工作的综合理解,有助于减少由于专业差异引起的数据不一致。此外,强调跨部门的团队协作,促进信息的共享与交流,有助于加强内部协调。

5.4 完善管理机制

在管理机制方面,疾控部门需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监控机制。管理层应当加强对统计和财务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确保相关决策能够充分考虑到统计数据和财务数据之间的关联。此外,建立定期的数据质量审计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问题,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这些对策的实施需要整体推进,既要关注单项对策的落地,也要注重对策之间的协同效应。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协调疾控部门统计与财务工作,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调整这些对策,以更好地适应疾控部门的内外部环境。

六、结论

通过对疾控部门统计与财务工作的现状、矛盾及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本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协调对策,包括加强制度建设、提升信息技术支持、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协作、完善管理机制。这些对策的综合实施有望解决统计与财务工作之间的矛盾,提高工作协同性,为疾控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参考文献:

[1]殷欢.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矛盾协调[J].财经界,2014,(26):219.

[2]李凌寒,凤艳.论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与财务工作的矛盾协调[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222.

[3]李萍.当前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统计工作质量的措施探讨[J].财经界,2016,(29):206.DOI:10.16266/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