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实现农机技术示范的推广与带动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20
/ 2

如何有效实现农机技术示范的推广与带动作用

钟维刚

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穆家镇人民政府  111213

摘要:新形势下,在农村基层实施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工作,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农村产业管理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机化技术推广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优化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提升农机化技术应用水平,相关人员还需要结合实际,根据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创新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以提高农机化技术应用范围。

关键词:农机技术示范;推广;带动

1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必要性

1.1 便于减轻人力劳动,提高作业效率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会严重影响种植效率,增加种植成本,因此推广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能够满足庞大人口基数下农业作物的增长需要,而且能够降低人力劳动力。农机技术推广主要涉及尖端机械、自动化技术及信息技术,高科技的融入能够降低作业环节的错误几率,实现农机技术的不断革新,同时朝着无人化生产方向发展,对于农机技术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便于推动生态农业建设

传统农业生产对农药化肥的依赖比较强,农药化肥的滥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危害。通过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让更多的农民们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而减少了农业生产中对农药化肥的使用,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平衡了农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2 新时期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 推广工作形式单一

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形式相对单一,大多采用农博会以及农机设备下乡等形式进行推广,推广渠道覆盖人群以及实际效应与农村地区实际需求存在明显偏差,导致推广工作效果大打折扣。推广工作形式单一,不仅会限制农机化技术的推广成效,还会导致农村基层地区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恶化,导致部分农村地区错失农机化技术的发展浪潮,从而影响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另外,推广工作形式单一,还会导致大量创新机械设备无法造福农村农业产业,对地区的产业发展及技术实践都会造成影响和干扰,进而导致农村经济产业停滞不前。

2.2 推广工作技术水平滞后

推广工作技术水平滞后,主要是由于推广工作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推广宣传工作不到位、技术宣讲不过关等问题。一方面,作为推广工作的技术骨干,其职业核心素养严重不足,未能为农村群众解答机械设备的实际应用问题,特别是农民群众关注的核心内容,未能形成良好的沟通,导致农机设备未能实现深入的推广和应用;另一方面,在推广工作中销售人员夸大设备功能,导致在实践过程中宣传内容与实际情况存在巨大差距,影响了推广工作的开展。因此,推广工作的技术水平滞后,主要是受推广人员核心素养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人员的培训力度和管控力度。

2.3 推广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一些推广工作人员由于专业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而且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导致在推广农机化技术时既使农民掌握农机化技术的操作技巧与应用方法,也不能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不能让他们严格根据标准要求操作各类农机设备,必将严重限制农机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3 实现农机技术示范的推广与带动作用的策略

3.1 创新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

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结合智能手机、计算机、互联网已经在农村地区广泛普及的现状,对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工作方式进行创新优化。在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要对现有思想观念进行创新,转变传统工作模式下的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出智能手机、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信息化技术的重要作用。可以建立一个专业化的工作网站,充分发挥出软件的重要作用,加强与农民的交流联系,及时解答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疑惑与问题,同时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先进农业机械设备。

3.2 增强农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为了强化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效果,必须要重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首先,可以加强在职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开办专题讲座等形式,让在职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此外,还可以让在职推广人员去到其他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效果较好的地区进行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体系,拓宽自身眼界。最后,当地政府也必须要意识到加快专业人才引进的重要性,应届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学历,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更快,因此,政府要和各大高校建立联系,吸纳大批优秀毕业生进加入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例如农业大学的相关专业毕业生,不仅能够吸收高素质人才,也能为其提供实践平台。

3.3 强化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机购置补贴宣传度

要想提高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效率,还需全面强化政策扶持体系,全面实行关键环节的作业补助,提高农机购置补贴宣传度,主要措施为:基层部门需全面贯彻城区农业农村局、城区财政局相关文件指示精神,在《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指定“十四五”期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计划,同城区农业农村局一起,提高补贴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必要时全面运用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管理系统,引导一线农机具推广部门学会应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开展本地补贴申请等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挂图等形式,建立完善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专,积极宣传补贴政策,比如:对旋耕机(单轴1~1.5m旋耕机),中央财政补贴额330元/台,单轴1.5~2m旋耕机,中央财政补贴额930元/台,单轴2.5m及以上旋耕机,中央财政补贴额2300元/台,双轴2~2.5m旋耕机,中央财政补贴额3100元/台,2m及以上履带自走式旋耕机,中央财政补贴额21700元/台,制定《补贴额一览表》《补贴机具信息表》;全面建立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内部控规程,公开农机购置补贴投诉咨询方式,以此最大化满足购机者获财政补贴。

3.4 因地制宜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

新时期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需要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针对性,根据农村区域的实际生产情况,有针对性调整宣传策略,深入了解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对相关农村地区的农作物种植类型以及偏远地区的土壤情况等做好专门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专门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方案,保证农机化设备与当地农业生产需求的契合。由于农业机械设备的多样化,不同的农机设备产品对应不同的农业生产需求,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还要加强与当地农业种植户的沟通,针对农业种植户的实际需求,调整农机化技术推广策略,并对农机设备的更新升级等需求做好调研,根据农村区域农业生产的变动情况,动态调整农机化技术推广措施,始终以新时期农村生产需求为导向,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同时,注重机械产业的升级更新,保证农机设备始终与农业需求相互统一,提升农机化技术的适应性程度。

4 结束语

世界发展中,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农业现代化和科技兴农不断发展背景下。为了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我国不断推进耕地宜机化改造、农业机械化促进执法检查,旨在加快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如今已经取得良好成效。但是在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难点,不利于机械化生产的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徐鹏.简析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方式[J].南方农机,2021,52(21):51-52+55.

[2]徐文丽.创新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重点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8):137-138.

[3]赵洪刚.农机推广工作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与沟通技巧[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05):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