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8
/ 2

小儿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分析

杨仙萍

大理州云龙县人民医院  大理云龙    672700

【摘要】目的 分析小儿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作为分析对象,按疗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比,各10例。两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接受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联合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小儿川崎病患儿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可减少IgG的合成,抑制免疫炎症反应,防止出现血栓,提高患儿的生存率。还可防止血小板聚集,以免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或者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小儿川崎病;治疗效果

小儿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该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感染是诱发小儿川崎病的常见诱因,包括胃肠道感染、呼吸系统的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早期医生一般会根据小儿川崎病患者的发热情况,在一周左右的时间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当小儿患者的体温控制住之后便可用阿司匹林减量治疗[1]。本次就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作为分析对象,分析小儿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作为分析对象,按疗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比,各10例。对照组患儿男/女为20/11;平均年龄为(2.96±0.61)岁。联合组患儿男/女为21/10;平均年龄为(2.98±0.59)岁。2组患儿基础信息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联合组接受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结合治疗。采用丙种球蛋白(通用名: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静脉滴注,用法用量为1-2g/kg,推荐剂量为2g/kg,于8-12小时静脉缓慢输注,于发病早期(10天以内)应用,疗效不佳,可重来一次。采用阿司匹林(通用名称: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用法用量为50-100mg/kg,分3-4次,之后改为5mg/kg,一次顿服,治疗周期为6周[2]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联合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X±s,d)

组别

例数

临床症状消退时间

住院时间

联合组

10

6.24±2.14

8.61±1.35

对照组

10

9.35±2.57

12.48±1.92

t

-

2.941

5.214

P

-

<0.05

<0.05

3结论

小儿川崎病又名黏膜皮肤淋巴腺综合症,该病最早由日本川崎富作医师报道,故又称川崎病。该病常见于婴幼儿,亦见于学龄儿童,男多于女。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结膜充血、唇红、口唇皲裂、杨梅舌、皮疹、掌跖红斑、手足硬肿、甲周膜状脱皮、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小儿川崎病是一种会伤害患者全身中小型血管而引起的血管炎病变,即血管炎综合征。小儿川崎病最大的危害便是会损伤患者的冠状动脉,会成为患者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症状较轻的小儿患者可以自行痊愈,大概需要1周左右,但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能出现心血管损伤或出现其他不稳定情况,其痊愈时间需要医生对小儿患者的冠状动脉恢复情况来确定。患有小儿川崎病的患者通常体温会呈现持续性高热,一般可达39℃-40℃,发热时间不稳定,一般持续7—14天或更长,大部分小儿川崎病患者在前期的发热都会在5天以上。患者在发热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双侧球结膜充血的情况,多数情况是两侧性的结膜炎,结膜通常会充血、发红。患病期间还可能出现草莓舌、口腔咽喉黏膜充血,甚至出现嘴唇红肿、干裂,严重时还会发生流血等情况。由于小儿川崎病的发生会导致小儿患者心脏血管系统受到损伤,在急性期还可能引发心肌炎、心包膜炎等的可能性,严重时还会出现心律不齐、心脏衰竭等的症状。小儿川崎病主要损伤是全身的血管炎,甚至可以影响到身体内较大的血管,如冠状动脉可以出现冠状动脉瘤等。丙种球蛋白是治疗川崎病的有效药物,主要作用是减少IgG的合成,抑制免疫炎症反应,防止出现血栓,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同时需要使用阿司匹林来防止血小板聚集,以免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或者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引起危及生命的情况出现。一般根据小儿患者血液的生化学指标以及冠状动脉的情况进行服用

[3]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应用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在小儿川崎病的治疗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给予小儿川崎病患儿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可减少IgG的合成,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抑制免疫炎症反应,避免冠状损伤以及阻碍血小板发生聚集与粘附,防止出现血栓,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可防止血小板聚集,以免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或者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

参考文献

[1] 王秀. 小儿川崎病应用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J]. 家有孕宝,2021,3(13):16.

[2] 庄武,左晓峰. 丙种球蛋白结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分析[J]. 世界复合医学,2019,5(9):145-147.  

[3] 冯丽燕.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在小儿川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23,13(5):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