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喂养和添加辅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7
/ 1

如何正确喂养和添加辅食?

邓毅

武胜县人民医院(四川 广安638400)

婴幼儿的营养和健康是每个父母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在宝宝出生后的头一年,他们的生长发育速度非常快,需要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来支持。母乳或配方奶是宝宝的主要食物来源,但随着宝宝的年龄增长,仅靠奶类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需要适时地添加辅食来补充其他的营养素,如铁、锌、钙、维生素等。那么,如何正确地给宝宝喂养和添加辅食呢?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基本的指导和建议。

一、什么是辅食?

辅食是指在母乳或配方奶的基础上,为宝宝提供的其他类型的食物。这些食物包括谷薯类(如米饭、面条、土豆)、豆类和坚果类(如豆腐、花生)、肉类(包括鱼、禽类、肉及内脏)、蛋类、富含维生素A的蔬果(如胡萝卜、南瓜)、其他蔬果(如苹果、香蕉)、奶类及奶制品(如酸奶、奶酪)。辅食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奶类不能提供的其他营养素,如铁、锌、维生素B和维生素D等,这些营养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同时,辅食的引入也有助于培养宝宝的饮食习惯,让宝宝逐渐适应各种口感和味道,为以后断奶做好准备。

二、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出生后4~6个月期间可以开始尝试添加辅食。但具体的时间并不是由年龄决定的,而是要根据宝宝的个体情况来判断。当宝宝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考虑开始添加辅食:

(1)体重为出生时2倍,至少应达到6千克以上。

(2)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喂8~10次或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每天总奶量达1000 毫升时,宝宝看上去仍显饥饿。

(3)宝宝发育成熟,能控制头部和上半身,能够扶着或靠着坐,胸能挺起来,头能竖起来。

(4)添加以后没有出现皮疹、呕吐、腹泻等过敏症状。

三、如何添加辅食?

在给宝宝添加辅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并观察宝宝对该食物的反应,确认无过敏反应后再尝试添加另一种新食物。

(2)保持辅食品种的多样性,以确保宝宝摄入均衡的营养。

(3)注意卫生,制备辅食的器皿、刀具和砧板应保持清洁,生熟食材要分开处理。

(4)根据宝宝的口腔运动技能和消化能力,适时调整辅食的质地和量,从泥糊状到半固体到固体,从少量到多量,由稀到干,由细到粗,由软到硬,由淡到浓,逐渐过渡,便于宝宝适应。

(5)不要添加过多的糖、盐等调味品,以免增加宝宝的肠胃和肾脏负担,也不要养成宝宝对甜食的偏好。

(6)在两次喂奶之间给宝宝喂辅食,不要影响宝宝的奶类摄入,母乳或配方奶仍然是宝宝的主要食物来源,一岁以内的宝宝每天应保持4-6次的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

四、辅食添加的示例

以下是根据宝宝的年龄段,给出的一些辅食添加的示例,仅供参考,具体的食物种类和量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4~6个月

这一时期是让宝宝逐渐适应辅食的阶段,宝宝的舌头只能前后动,吞食黏稠状的食物。应该给宝宝添加泥糊状食物,如米糊、菜泥、果泥、鱼泥等。

(1)每天1~2次辅食。

(2)辅食要煮成泥,尝试阶段每次只给宝宝一点点就可以。等宝宝适应后,每次量的标准为:婴儿米粉2~3小勺;蔬菜水果总量为1~3小勺。

小贴士:蔬菜的简单制作

蔬菜的简单做法:洗净的蔬菜放入滚开水约1-2分钟后取出,然后剁成菜泥,加入米粉中,混合后一同喂给孩子。最好选择绿色菜的菜叶。另外,土豆、南瓜、胡萝卜等蒸成泥就可以喂给孩子。

2、7~9个月

这一阶段,宝宝的舌头在前后移动的基础上,可以上下移动,能够将稍呈固状的食物压烂然后咽下。可由泥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如烂面、碎菜、肉末。

(1)每天2~3次辅食。

(2)每次量的标准:婴儿米粉3~5大勺,鸡肉、鱼肉等3~4大勺,蔬菜水果总量2~3大勺。

3、10~12个月

宝宝已经会使用牙床咬东西,可逐渐转为以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膳食,但也要注意太硬的的食物,如坚果类。1岁后宝宝的咀嚼能力已和大人接近,可继续增加固体食物。

(1)每天3~4次辅食。

(2)每次量的标准:粥、烂面、软饭等6~7大勺,鱼肉、豆脂类、水果蔬菜总量4~5大勺。

五、总结

婴幼儿的喂养和辅食添加是一个重要但需要细心的过程。理解辅食的定义和作用,知道它是为了补充奶类不能提供的其他营养素。在宝宝出生后的4~6个月期间开始尝试添加辅食,但具体的时间要根据宝宝的个体情况来判断。在添加辅食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并观察宝宝对该食物的反应。保持辅食品种的多样性,以确保宝宝摄入均衡的营养。根据宝宝的年龄段,适时调整辅食的质地和量。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如何正确地给宝宝喂养和添加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