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步走”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在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6
/ 2

“四步走”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在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王雨 杨鑫 钟伟 杨兆吉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某地铁公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为例进行阐述,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在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风险;隐患;分级管控;管理机制

1 引言

2016年,国务院安委办先后印发了《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简称双重预防机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中,再次将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和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健全城市安全防控机制的两项重要措施,并对具体工作开展提出明确要求。2019年,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某地铁公司紧跟政策导向,不断深入完善双重预防制度建设,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有效管控了“大规模建设、高密度行车”的各类风险,先后获评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省级安全应急管理标杆企业等称号。

2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2.1安全风险管理

安全风险管理主要由风险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分级管控等部分组成[1]

2.1.1 安全风险辨识

某地铁公司自双重预防制度建立之初,就应用引入“危险源”的概念。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危险源的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2]。并坚持从“人机料法环”五个角度出发,采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全面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

作图_02

图1 运营安全风险划分

作图_01

图2 工作任务分析法

同时,为确保风险辨识的充分性,某地铁公司每年对所辖线路开展一次风险全面辨识。同时针对新线接管、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投入使用等特殊时期,开展风险专项辨识。在制定演练方案、施工方案、应急预案以及新线接管时,同步分析研判可能涉及的风险并制定对应管控措施;在方案审核时同步审核防控措施是否满足要求;在现场监督检查时同步检查相关防控措施是否到位、有效。使得危险源始终处于有效的动态监管状态。

2.1.2 安全风险评估与管控

某地铁公司根据风险类别,划分有通用风险和专有风险,按风险等级,明确各风险点的管控层级(总部、分公司、车间、工班),落实具体的管控单位、责任人和管控措施。管控措施格涵盖“人物环管”四个方面。

风险评估定级与管控措施编制完成后,均需要提交某地铁公司风险管理小组进行审核(风险管理小组由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等组成,设在某地铁公司总部安全部),由风险管理小组成员对初稿进行完善和补充,双向反修订馈,最终形成某地铁公司风险数据库并下发执行。

2.1.3 安全告知与警示

某地铁公司在形成各车站及场段通用、专有风险数据库的同时,针对本场所突出风险还设置了重点防控风险源展板,对本场所存在的主要风险、风险等级及其管控措施进行公示。形成了各专业风险源登记册、各场所风险明白卡、各岗位作业流程风险清单等。同时,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害因素及后果,以及各项应急措施。

2.2 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治理是指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导致风险管控措施弱化、失效及缺失等隐患,进行评估、整改和消除,形成闭环管理。开展风险辨识工作并执行管控措施可将大部分安全隐患止于萌芽状态,但仍然存在部分“潜在型”危险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防控措施失效形成的隐患[3]

2.2.1 隐患排查治理全周期管理

某地铁公司隐患排查的范围包括运营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等,某地铁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其中一般事故隐患又分为一般A类事故隐患和一般B类事故隐患。

某地铁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小组(隐患排查治理小组由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作业现场人员等组成,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记录内容如图3所示。

图片1

图3 隐患排查全周期管理示意图

除日常隐患排查外,某地铁公司重要节假日、重点施工作业进行期间等特殊情况下还会开展专项隐患排查工作,专项隐患排查工作可与专项检查、安全评估、季节性和关键时期检查等工作结合开展。隐患排查结束后,形成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推进整改闭环。内容应包括:隐患内容、排查人员、排查时间隐患等级、主要治理措施、责任人、治理期限、治理结果、未能立即消除时的临时措施等。

2.2.2 全员意识提升

隐患排查治理是生产运营安全的第二道屏障,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并在隐患排查结束后,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形成整改闭环。内容应包括:隐患内容、排查人员、排查时间隐患等级、主要治理措施、责任人、治理期限、治理结果、未能立即消除时的临时措施等。同时还会通过PMS系统、企业微信“安全眼”等功能的开发应用,提升员工参与风险、隐患治理的积极性和辨识水平,增强公司的风险预防和隐患管控能力。

3 双重预防机制持续改进

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现整体和局部安全生产趋势的综合研判,离不开设备可靠度、隐患整改消缺率、人员岗位技能水平、环境变化等各类大数据的有效运用,利用信息化手段克服纸面化可能带来的形式化和静态化,保障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某地铁公司接下来还要继续升级信息化管理功能,将安全风险清单和事故隐患清单电子化,链接各类关键数据,绘制安全风险电子清单图,并将重大风险监测监控数据接入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系统自动化分析和智能化预警的作用,促进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和安全形势、趋势研判的动态实时性。充分融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客运服务管理系统、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企业微信“安全眼”等板块,切实提升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信息化的准确性、客观性,让双重预防机制更好的服务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4 结论

综上所述,某地铁公司总体按照四步走思路完善、强化双重预防工作的开展。即:第一步:建立、完善通用安全风险数据库为总纲,推进细化专有风险数据库的建立、完善,实现风险辨识内容全覆盖;第二步:针对所辨识风险逐一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管控措施清单。第三步:依托所制定的管控措施清单,形成相对应的安全检查标准和隐患排查手册,并实行分级管控。第四步:结合安全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运用,实现风险、隐患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整体提升安全生产预、防、控、治能力。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国家和政府在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决策部署。地铁作为服务大众的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决市民出行问题,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现安全运营更是重中之重。将双重预防体系融入日常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常态化运行,实现安全生产运营的源头管理、本质管理和全过程管理,是不断巩固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提高企业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城市轨道交通从业人员和广大乘客生产财产安全的关键一环。

参考文献:

[1]王中兴,李晓琴,张维克.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控机制建设[J].安全,2018,39(02):43-45.

[2]GB/T 28002-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S].

[3]James Reason. Human Error[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0-26.

[4]能量意外释放理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