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6
/ 2

水体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技术研究

朱莉

江苏东方水务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224000

摘要:水体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之一。本论文旨在探讨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和水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实现水体污染的减少和水环境的保护。通过改进水处理技术、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推行环境意识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水体污染的治理和水环境的保护。

关键词:水体污染,治理方法,环境保护技术,水处理,环境监测,环境意识

引言:水是维持生命和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都对水体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威胁到水质的安全和人民健康。因此,加强水体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水体污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意义

1.1保障人民健康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人们每天都需要饮用、洗涤、煮饭等用水。如果水体受到污染,将会造成水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和传播,危及人们的饮水安全和健康。水体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可以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1.2促进可持续发展

水是各种行业和农业生产的基础,水质的优劣影响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和农产品的质量。水体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有助于提高用水的效率和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3维护生态景观和旅游资源

许多水体具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环境价值,成为了重要的旅游资源和生态景观。水体污染会破坏这些景观的美感和生态系统,影响旅游和生态观赏的体验。水体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能够维护和恢复水体的原生态景观,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4预防自然灾害

水体污染可能引发水资源的淤积和断绝,增加水体的净化难度,也会影响流域和水系的自然水循环,导致洪涝、干旱、土壤退化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2.水体污染治理方法

2.1改进水处理技术

传统的水体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生物膜等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水处理技术不断涌现,如膜分离、光催化氧化、电化学氧化等技术,能够高效去除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2.2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

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网络,对水体的污染状况进行实时跟踪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应对水体污染事件。同时,加强水资源管理,强化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和责任追究,实施水污染防治措施。

2.3推行环境意识教育

加强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认知,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鼓励人们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减少水的浪费和污染。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2.4水资源合理利用

在水体污染治理过程中,要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与管理,优化供水结构,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水源的压力。

2.5排污许可和监管

建立健全的排污许可制度,严格限制和管理污染源的排放。对于整治难度大或高风险污染源,需进行特别监管和巡查,加强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强化污染源的管理与管控。

2.水体污染防治的监管措施

2.1加强污水治理

建设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对工业和生活污水进行治理,确保不合格排放的污水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提倡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水体污染的发生。

2.2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实施科学的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防止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

2.3管理工业废水排放

推动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减少工业废水对水体的污染。

2.4立法和政策制定

为了有效地保护水环境和防治水污染,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文件将明确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目标和要求,并落实责任主体的职责。举个例子,可以制定水污染防治法和水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以确保水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性。这些法律可以明确禁止和限制污染物的排放,规范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及规定惩罚措施来惩处违法行为。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和政策文件,进一步明具体的操作指南和目标要求。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制定和实施,将为水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管理执行的框架,促进各方依法履行责任,保护水资源和生态境的可持续发展。

2.5监测和评估

建立完善的水环境监测系统,定期对水体进行监测和评估,了解水状况和污染源的排放情况。监测结果作为制定和调整监管措施的依据,同时也是对污染行为进行追责的依。

2.6管理与综合整治

加强水体保护区、生态保护区和重点水域的管理,采限制开发、限制采矿、限制污染源建设等措施,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通过综合整治工程,水体进行污染物理和水生态修复,提高水环境质量

2.7 法律责任和处罚

违法排放、污水体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和责任追究,形强大的法律威慑力。包括罚款、停产业整顿、吊销许可证行政处罚手段,同时也要加强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对涉嫌犯罪的污染行为进行惩罚。

3.水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进展

3.1纳米材料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通过纳米材料的吸附、催化和分解等特性,可以高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物。例如,纳米铁颗粒可以通过还原和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含氯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

3.2生物降解技术的创新

利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可以有效地降解水中的有机物污染物。为了提高生物降解技术的效率和适用性,我们可以采取改良菌种、调节环境条件等方法。举个例子,通过采用厌氧微生物处理工艺,我们能够高效降解有机废水。此外,生态修复技术如湿地修复、生物修复等也能够改善水体的生态功能,提升水质和水环境的稳定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人工湿地,它的运用可以净化水中的营养物质,从而恢复水体的生态平衡。

3.3智能监测技术的应用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水体污染的实时监测和预警。通过建立智能监测平台,可以提高水体污染治理的效率和精确性,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4污水处理技术

包括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和高级氧化技术等。生物处理技术如曝气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反应器等,可以有效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如吸附、絮凝、沉淀和膜分离等,能够高效去除重金属离子和难降解有机物。高级氧化技术如紫外光光解和臭氧氧化等,对难降解有机物和微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3.5水质在线监测技术

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远程通信技术,实时监测水体污染物浓度和水质状况。监测数据能够提供准确的水体污染信息,及时预警和调控,为水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

3.6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水处理与再循环利用技术以及污泥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在提高水质和水环境稳定性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处理与再循环利用技术,如反渗透技术和膜生物反应器等,能够高效回收利用水资源,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细菌和有机物,使水质达到可重复利用的标准。另外,污泥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如厌氧消化和热解技术等,能够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质能源等有价值的物质,实现资源化利用,并减少污泥处置的成本和环境压力。通过采用这些先进的技术,我们能够有效地改善水环境状况,保护水资源,并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生物膜技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生物降解技术等新兴的污水处理技术,能够高效降解有机物和去除重金属等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和能源消耗较低的优势。

3.7环境风险评估和污染控制技术

基于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污染控制技术和管理策略,保障水环境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进行水体污染源的追踪,可以确定污染物来源,为制定水环境保护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水体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对于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改进水处理技术、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推行环境意识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水体污染的治理和水环境的保护。然而,仍然面临着技术成本、能源消耗、管理手段等方面的挑战。因此,在实施治理措施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政策支持,推动水体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剻元杰,叶星星.浅谈环境保护中水污染處理技术和再生利用[J].节能与环保,2018(12):62-63.

[2]杨玺,崔琴,周军.浅谈城镇水污染处理技术和再生利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1):51.

[3]沈云.农村水环境污染控制及治理技术分析[J].清洗世界,2021,37(12):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