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理论下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6
/ 2

多模态理论下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

高露

安乡县第一中学 415600

摘要:高中英语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但重要的环节。2017版的新课标中增加了学生看(viewing)的能力要求。本文在多模态理论的指导下,探讨运用多种感官与英语词汇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多模态理论;词汇教学;感官参与

一、引言

以往的课标中,对学生的语言技能要求仅有“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新版课标中增加了“看”的能力要求。“看”是指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理解意义的技能。利用多模态语篇培养学生“看”的技能,也是对学生的观察、发现、比较、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等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看”的能力也是教师教学能力要求。

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对于词汇的教学方法较常用的模式是教师带读、听音频跟读、教师讲解用法、学生背诵然后检测学习效果。对哪些词以何种方式来讲解、是否使用多模态的方式呈现以及学到什么程度教师是比较模糊的。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固然有其自身的优势,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学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的词汇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希望记更多的单词,教师希望突破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方法让学生高效的记忆单词。

二、多模态理论

由于科技和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字不再是交际的唯一形式,单一的文字信息也已经变成了由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呈现的多模态信息。

多模态理论的基础是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Halliday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中阐释到“人们为了完成所要表达的意义,需要以多种的符号资源作为媒介,这些不同的符号资源就是多模态(multimodality)”。Holsonova侧面的证明了在交际过程中多模态参与的证据。他认为只要有语言、手势、声音、图片等形式的使用就为多模态。朱永生认为“模态是交流的途径和手段,包含语言等多种符号系统。识别多模态需要符合两条标准,一是要确认模态的数量,二是要确认模态中所涉及的符号系统的数量,这两点均称为多模态。”张德禄提出“多模态理论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 这也是目前接受度比较高的对于多模态的定义。

三、多模态理论与词汇教学

根据张德禄对多模态的定义,将多模态理论应用到词汇教学中,增加学生多感官参与,加强对词汇的印象。课堂上使用图形、动画以及视频等模态,将“听、说、读、写”的技能与“看”结合起来,使词汇教学生动形象。然而模态的选取原则是要选不一样的非语言媒介。在此基础上也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选取多个多模态形式,还需注意课堂的效果和适度原则。

(一)多模态资源的选取

英语课堂词汇教学中,多模态教学资源的选取首先需要考虑所教词汇的意义和词汇的类别等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根据整个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和程序。

对词汇的解释,不单限于给学生呈现其文字信息,对英语中动词的词义的解释,教师可以加入肢体语言来说明词汇的含义。特别是在进行近义词辨析时,动作的区别简单明了。如果简单的肢体语言不能解释,使用动画来讲解,那意义便直接了然。对名词词义的解释,如果那些名词是学生日常没有接触到的东西或者事物,使用图片的方式去展现会更直观,而且从某些意义上来讲,增加了学生的间接经验。例如,向学生展示机场里departure的画面,让学生看到这个词的使用场景,了解了其词义,也慢慢让学生养成关注生活场景的习惯。对英语中方位介词的理解和记忆,使用一个图片展现位置关系,即能加深记忆,不容易忘记,又使得课堂形象有趣。除了单词的讲解,单词的检测也是用听写的方式或听写填空的方式,把所学的单词放到句子中,用边说边写的方式检查教与学的效果。

以上种种策略运用到了肢体、图片、音频等多种模态刺激学习者的不同感官进行词汇的学习。实质是将学生的听和看结合起来,即调动听觉和视觉,听到的东西毕竟带有片面性和模糊性,只有看到的东西才是具体的、确切的和全面的。听看的结合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视觉的敏锐度,增加听视觉的感知能力。除了听看的结合,课堂教学中还有说看结合、读看结合和写看结合,或是听说读写看用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感官。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器官。

(二)多模态资源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优势

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多模态理论下的词汇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种模态进行知识的传递,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多种不同模态的结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将枯燥的教学变得有趣。

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单词的输入环节,多模态教学让单词的输入更形象化。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学生自身经验的原因,在英语中的一些词所表达的意义或语境,学生可能没有相关的经验。多模态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词汇学习环境。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了学生感官的参与度和学生的情绪,加深了学生对词汇的印象,强化了记忆。由于在多模态语境中见识过单词使用的场景,为学生下一步在真实语境中的输出打好了基础。

有助于突出解决重难点。多模态的教学也是一个关注重难点的过程。将单词词义与动作结合、与视频结合、与图片结合等等,给学生难记忆的单词提供了真实的语境。当学生回忆起本节课的内容时,重点信息就会浮现在脑海中。当然,教师需要把握好多模态输入的质和量。

促进了教师自身的发展。多模态理论下的教学是顺应技术的发展,也就意味着教学和教师也要与时俱进的发展,以适应信息的高速更新。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掌握多模态的教学资源。作为英语教师要拓展自身学习领域,对其他的专业要有所涉猎,知识面要广,各种多媒体资源要有所了解。

(三)多模态词汇教学注意的问题

多模态教学虽有利处,但并不是可以滥用的。首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所教授单词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各种模态的使用要分主次,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不可走马观花,掌握好度的问题,始终以学生扎实掌握词汇为目标。

四、结语

在探讨多模态理论进行词汇教学中,词汇的教学不是某种方法的单一使用,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考虑多种因素,根据教学内容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Stein P. Rethinking Resources Multimodal Pedagogies in the ESLClassroom[J]. TESOL Quarterly, 2003(2):333-336.

[2]Royce T. Multimodality in the TESOL Classroom: Exploring Visual-verbal Synergy[J]. TESOL Quarterly, 2002(2):191-206.

[3] Halliday, M. A. K. & C. Mattheiessen.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Amold. 2004.

[4] 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

[5]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6] 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现代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 2009, (4).15-22

[7] 张德禄,李玉香.多模态课堂话语的模态配合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1):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