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职校产教融合体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5
/ 2

工匠精神与职校产教融合体的实践研究

赵芳

辽宁工贸学校 辽宁省 沈阳市  110122

摘要:工匠精神是职校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探索产教融合的工匠精神培育模式。研究工匠精神与产教融合综合育人内涵的一致性,分析当前职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明确岗位导向,深化课程改革,创新竞赛机制,促进了学生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为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水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基于此,本文展开分析,希望带来借鉴。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校;产教融合

1绪论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一种类型,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相连。作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职校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化产教融合是职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深刻把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时代特征,才能更好地破解职校发展面临的难题。实现校企双方良性互动、走产教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是新时代产教融合双方的共同愿景,是推进国家教育发展的有力举措。首先,深化产教融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举措。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学校可以合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让学生体会真实的企业生产环境,并通过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持续的科技创新需要全方位激发教育高质量发展动能,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驱动力。最后,深化产教融合是拓宽职业院校办学空间的必然路径。伴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投入机制改革也在稳步推进。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有利于促进校企资源优化配置,将企业优势生产资源转变为学校可利用的人才培育资源,拓宽职校的办学空间,提升其办学实力[1]

2职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现状

2.1工匠文化氛围不浓

职校是大国工匠培育的摇篮,肩负着工匠文化的传播使命。加强文化建设是提升工匠精神培育氛围的有效举措。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这必然使职校积累和沉淀不够,导致自身文化底蕴不足,校园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文化传播氛围比较淡薄。大多数职校在专业建设、科研成果、技能竞赛等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但在工匠文化、匠人事迹等方面的宣传却很少[2]

2.2教学过程中工匠精神融合不够

在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冲击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阶段,职校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有些内容虽然是理实一体,但实践操作内容相对陈旧,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选用的教材相对滞后,缺乏新技术、新要求和新标准的典型案例及工匠精神相关的先进事迹的融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工匠精神内涵理解不够,企业岗位经验不足,没有将工匠精神与专业课程学习相融合,教学方法单一固化,教学评价不够客观全面,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因此,难以满足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需求。

2.3实践过程中工匠传承引导不足

职校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性,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为主,因此,离不开工匠精神的融入。目前,职校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工匠型人才的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设置了大量的实训课程,但在实践过程中,没有将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其中,只是单纯、机械地按照课程章节开展实践,不少实训内容更新滞后,没有紧跟产业新业态和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学生缺乏自我思考,往往存在“差不多”的观念,技能水平的提高非常有限。

3工匠精神与职校产教融合体的实践研究

3.1岗位导向,增强职业责任感

职校人才培养定位必须对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企业调研、问卷调查、招聘网站调研等方式,明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目标岗位。基于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融入工匠精神元素,确定胜任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务实肯干、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2课程改革,重塑职业价值观

根据实际岗位能力需求,优化课程结构,融合课程思政,进行教学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设计教学任务、开发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聘请企业中的技术骨干、省市级技术能手担任实训教师,以实际岗位工作内容开展实践教学,引入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使学生提前适应职场环境,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操作,进而帮助学生磨炼意志、习得技艺、塑造匠心。以智能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课程为例,该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对接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岗位需求,以校企合作项目“咽拭子采集机器人安装与调试”为课程内容,开展实践教学。咽拭子采集机器人工作要求精度高、延时低、抖动少、力控准、惯性小,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学生担任设计员、安全员、装配工、调试工等身份,还原企业真实工作情景,使学生养成规范、科学的职业素养。根据装调零件由大到小,精度要求由低到高,难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理论精讲、虚拟装配仿真、真机操作,使学生掌握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的方法,能够解决装配与调试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通过聘请企业工程师担任实践教学的导师,帮助学生解决任务中的难点,使学生除了向企业工程师学习技术技能,也学习他们在工作中爱岗敬业、专注坚守的职业精神

[3]

3.3竞赛引领,激发职业创造性

技能竞赛作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技能、学科竞赛引入第二课堂,创建“智能机器人社团”等体现专业特色的学生社团,开展课外活动和竞赛训练。通过新生宣讲、专业教育、技能节等方式,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竞赛。通过将企业项目、竞赛项目引入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激发创新意识。通过“校赛—省赛—国赛”三层选拔机制,挖掘优秀的学生参加高级别的竞赛,不断精进技术技能。学生不仅在大学生机械设计竞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大赛、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大学生机器人竞赛等省级竞赛中名列前茅,更在全国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大赛、全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等国内大赛中获奖[4]

结束语

职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工匠精神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也是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职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与目标遵循。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水平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培育更多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践行技能报国,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职校必须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适合职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闵宇锋.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校钳工技能实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0,(06):292-293.DOI:10.19475/j.cnki.issn1674-957x.2020.06.150

[2]毛储懿.以工匠精神助推无锡技能型艺术人才培养升级研究[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1):48-50.

[3]余汉丽.电子商务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J].科教导刊(下旬),2019,(03):34-35.DOI:10.16400/j.cnki.kjdkx.2019.01.015

[4]尹仕果.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J].现代职业教育,2018,(36):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