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方面的运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5
/ 2

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方面的运用分析

郑领领

徐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采用饮食指导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9月的糖尿病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23年1月-9月期间的糖尿病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加用饮食指导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OMA-IR、HOMA-β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好;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操作技能、知识宣教、护理态度、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与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统计学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辅以饮食指导干预可有效提升血糖控制水平与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具有积极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饮食指导;糖尿病;护理效果

随着物质水平的逐年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着不断攀升,逐渐成为生活中的常见病。糖尿病的早期无明显临床病症表现,通常采用血常规检验或体检发现[1]。临床中对糖尿病的描述最明显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尿多,水分缺失从而多饮水)、多尿(高血糖致使渗透性利尿)、多食(饥饿感引发)和体质量减轻(无法高效转化利用葡萄糖,随之丢失蛋白质和加重脂肪消耗)[2]。并且糖尿病的高血糖代谢可引发诸多器官并发症,如糖尿病眼病,导致视力发生模糊等,糖尿病肾病,引发肾衰等,糖尿病发展到严重程度时对患者的身体及生命均带来非常严重的威胁性[3]。因此除开必要的治疗药物,日常的饮食也是限制糖尿病发展的关键的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2年1月-9月的糖尿病患者3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2023年1月-9月期间的糖尿病患者30例设为观察组,加用饮食指导护理干预,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51-65岁,平均(55.16±0.19)岁;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53-64岁,平均(56.23±0.22)岁;两组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遵医嘱用药护理,环境护理,并发症监测护理,运动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

观察组加用饮食指导,烟酒是需要严格禁止,食物摄入应当采用低盐低脂,对腌制食品也是严格禁止,其中主食可用谷类、豆类代替部分三分之一的内容。每日新鲜蔬菜的摄入量应当在500g以上,绿色蔬菜摄入应当占据其中二分之一的内容。摄入水果应当是在餐后食用的低糖水果,但是秉持少量多餐的原则,一次摄入不宜过多。高蛋白食物也是重点摄入食物,或摄入每日300ml的无糖类奶制品,平常可食用部分坚果,每日摄入量在30~50 g最佳。多饮水,以白开水为最佳选择,对茶类与咖啡饮品适量服用,含糖的相关饮品禁止摄入。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三餐规律和习惯,用餐定时,先菜后主食,注意慢嚼细咽,促使食物中的营养被充分结合与吸收。观察患者的相关指标改善分析。

1.3观察指标

(1)血糖指标、胰岛素状态:空腹、餐后 2h 血糖值;测定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对 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β(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

(2)满意度评分与依从性对比:采用自制量表对操作技能、知识宣教、护理态度、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血糖指标、胰岛素状态、满意度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计数资料(依从性)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血糖指标、胰岛素状态对比

观察组的血糖指标、胰岛素状态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血糖指标、胰岛素状态[]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 2h 血糖(mmol/L)

HOMA-IR

HOMA-β

观察组

30

5.02±1.19

8.22±1.41

0.63±0.14

0.92±0.15

对照组

30

5.84±1.34

9.65±1.33

0.88±0.19

0.78±0.15

t

-

2.506

4.041

5.802

3.615

P

-

0.015

0.001

0.001

0.001

2.2满意度评分与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与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满意度评分与依从性[,(%)]

组别

例数

操作技能

知识宣教

护理态度

心理疏导

依从性

观察组

30

17.69±1.23

18.36±0.85

18.29±0.91

18.26±1.42

28(93.33%)

对照组

30

14.30±1.22

15.25±1.34

15.36±1.45

14.89±1.71

22(73.33%)

t/χ2

-

10.718

10.735

9.375

8.304

14.398

P

-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血糖控制是长期效果,需要秉持长期的耐心控制干预,方可减少患者的身心、家庭负担

[3]。根据院内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分析,其中只有不到50%的患者可有效控制血糖,综合分析饮食、运动是日常控制血糖的主要区别因素[4]。其中饮食过于精细化、碳水化、无意识的高糖化均是导致血糖过高的因素之一。根据相关研究发现,严格饮食管理可极大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从而加速器修复速度,从而调节血糖水平[5]。其中低于体质量过高的患者,严格饮食管理可帮助其快速控制体重,从而提升胰岛素受体数量敏感度。饮食控制中对谷类、豆类食物的增加摄入、蛋白摄入、果糖摄入等严格管控,将无形中的糖分进行切断和管控,且低热量的蔬菜极大增加饱腹感,对血糖与体质量管控、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等均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辅以饮食指导干预可有效提升血糖控制水平与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具有积极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淑红.饮食指导在糖尿病护理中对血糖的控制效果观察[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18(4):0106-0108.

[2]黄文娟,贾帆.探讨饮食指导结合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3,14(10):0194-0196.

[3]马荣炜,史保权,刘彩霞,等.个体化膳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3):211-213282.

[4]曹芳.饮食指导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对其饮食依从性的改善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13(4):0203-0206.

[5]小艳.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16(12):0149-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