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2
/ 2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思考

杨群

临沂市兰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工程领域进入全新阶段,相关技术研究愈发深入,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得到全面提升,但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对作业人员的专业要求很高,技术应用繁琐复杂,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极为常见,其结构安全性很强,材料化学性质稳定,建筑耐久性与使用寿命均符合现代生产生活需求。基于此,为探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有效施工技术,本文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特征与应用优势为切入点,针对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以及技术应用进行初步分析与研究,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一定借鉴作用。施工单位与从业者应不断加强施工技术改造工作,借助科学合理的手段,为施工作业的全过程提供有效且科学的控制手段,提高工程项目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1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顾名思义,是由钢筋和混凝土结合起来的结构,单纯的混凝土结构虽然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但抗压能力较差,在外界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拉应力变化的影响而出现各种病害问题,如裂缝、位移等,尤其是梁、板混凝土结构,进而增加建筑工程的不稳定性。而钢筋材料自身的抗压性能较强,将其融入到混凝土结构中,可很好地弥补混凝土存在的不足,提升结构整体抵抗性能,减少外界荷载加大带来的危险,保证工程结构稳定性。

2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

2.1模板工程

首先,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制作并安装框架柱模板。在制作定型模板的过程中,九夹板和木方是柱模板制作时使用的主材,人员需考虑施工图标注的尺寸。安装前,先明确柱模内边线和支模控制线柱底外围信息。在加固支模施工中,将脚手钢管设置为井字形,验证并调整柱模的垂直度后,使用拉杆在两个柱模间做好加固施工。其次,梁、板模板安装施工中,应在柱上弹出水平线和梁位线。搭设模板支架时,要基于梁的相对位置,注重搭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支撑立杆位置必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再者,工作人员也要结合工程实际架设斜撑,维持排架的稳定性。规定横楞的间距为300-500mm。在起拱施工中,严格遵守施工的规范要求。梁侧模安装施工中,需在完成钢筋绑扎施工后合理调整钢筋,通过验收审核后,作进一步加固处理。若梁高大于600mm,则需在横模中增设穿梁螺栓。在梁、板模板安装施工中,务必按照规范要求弹出水平线和梁位线。设置模板支架时,应以梁的相对位置为基础,严格控制其位置,高效完成搭设作业。再次,楼梯模板安装施工中,应根据现场实际放出配置模板,施工人员要注重大样审核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人员可使用常规的支模方法,但是若想加强上下楼梯踏步线条的整齐度和美观性,就需在结构施工中适度调整楼梯踏步立面。

2.2钢筋工程施工

第一,钢筋的绑扎连接。钢筋绑扎前,严格控制钢筋的种类和数量,使钢筋配置满足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绑扎施工阶段,要以铁丝固定钢筋,让钢筋街头位置处于最大弯矩处。钢筋绑扎中需在钢筋和模板间设置垫层,从而全方位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在双层钢筋网绑扎施工中,先设置钢筋撑脚,规避钢筋位置偏差。于板墙间设置钢筋网,除靠近外围的钢筋外,均需做好钢筋绑扎处理,钢筋绑扎中必须严格控制位置偏差。第二,焊接连接。在钢筋焊接施工中,要在垫板、帮条或形成焊缝的位置引弧,不得造成主筋损伤。钢筋搭接焊或帮条焊施工中,如无法使用双面焊接,则可采用单面焊接。如采用帮条焊接时,帮条的牌号可与主筋相同,也可低一个牌号。帮条焊主筋端面应保持2-5mm的间隙。搭接焊条时,焊接端的主筋要做好预弯处理,使两条钢筋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焊接施工中,焊接人员需在搭设焊或帮条焊形成前,做好焊缝的引弧处理,在端头收弧前填满弧坑,以加强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的连接效果。

2.3混凝土工程

首先是框架施工。框架柱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利用混凝土级配的水泥砂浆做好柱底的接浆处理,对于高度大于4m的柱,应在中部设置捣孔洞,在柱顶位置,如梁结构受到梁主筋的影响在柱顶交叉,则会降低混凝土下料的效率。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施工人员可在梁底500mm的位置设置浇筑振捣孔,也可在混凝土浇筑下方的平面绑扎梁板钢筋。下料时,施工人员要将高度控制在500mm以内。为此,可以使用红漆标记标杆的刻度,规范测量标杆,且分层振捣,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其次是梁板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梁、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工程施工中,要基于施工段原则,在一个施工段中完成梁板混凝土浇筑后,不得留有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期间,可采取赶浆的方式引导混凝土流向,将其由一端引向另一端。施工人员可依据梁高分层,采取阶梯式浇筑方式,浇筑至楼板位置时,与楼板共同浇筑,且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完成振捣施工。此外,在楼梯工程施工中,应随梁板共同浇筑混凝土,施工人员必须坚持自下而上的浇筑原则和浇筑顺序。先振捣底部的混凝土,到达踏步位置时,与踏步混凝土共同浇筑,在工程施工中合理使用搓板搓平踏步面。再次是施工缝处理。为切实提升混凝土施工水平,在工程后期的施工阶段,要求人员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温度。混凝土前期浇筑施工结束后,工作人员需结合混凝土的特点,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有效减小混凝土内外部温差,避免由于混凝土温度变化所引发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可能出现表面孔洞和冻胀问题,为有效规避上述问题,需要在工程施工后采用薄膜覆盖混凝土表面,如工程处于高温环境,则在养护施工中,施工人员不得直接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覆盖物。作业期间,如暴露面初凝,则工作人员不得在混凝土表面放置覆盖物,以免受覆盖物影响致使混凝土表面产生坑洼问题,进而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光滑度和平整度。

2.3重视施工材料质量

钢筋混凝土工程结构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依据建筑工程的概况制定科学完善的材料采购计划,同时在材料采购的过程中,仔细审核材料供应商的信誉度和资质,以信誉好、行业口碑好、材料质量佳且性价比优势明显的厂家为首选。再者,高度重视材料进场前的管理工作。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要求工作人员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杜绝施工现场出现不符合施工规范和要求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在日后的使用中,也必须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如进入施工现场后,受管理因素的影响,施工材料发生损坏和变质问题,则要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并结合工程建设的要求重视其他材料的检验环节,保证工程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均可满足建设要求。同样重要的是,在材料管理工作中,还要建立施工材料使用台帐,客观记录材料的使用情况,优化材料配置与安排,从而增大材料利用率,减少材料浪费。

2.4做好钢筋防腐工作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为有效规避钢筋腐蚀问题,人员可采用环氧涂层钢筋,在钢筋表面涂抹适量的环氧涂层,以便完善钢筋的抗腐蚀性。且做好表面混凝土保护层,该处理方式是当前最为常见且应用最为广泛的钢筋防腐蚀技术,操作十分便捷简单。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混凝土保护层作业中也出现了多种新型材料。

参考文献:

[1]黄清华.建筑结构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产业,2022(10):92-94+106.

[2]张德刚.房屋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及应用措施[J].房地产世界,2022(18):115-117.

[3]杨帅龙,龚宇.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2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