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模式的构建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2
/ 2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模式的构建探讨

潘浩

国药一机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30

摘要:医院医疗设备是医院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的必要保障,对于医院的正常运作和发展而言意义重大。本文将重点探讨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的关键要点,同时提出维修保养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模式

医疗设备是医学诊治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障,因此做好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可以延长医院医疗设备使用寿命,还能提高设备使用率及完好率。对此,医院要重视医疗设备维修养护管理工作,选择适合的管理方式,保证医疗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1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的重要性

1.1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医疗设备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工具,如果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将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给医务人员和患者带来不便和困扰,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院需要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保养,检查、清洁、调整、更换、升级医疗设备的各个部件,确保医疗设备的功能和性能符合标准,避免医疗设备的突发故障或损坏。

1.2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寿命与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密切相关,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可以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医疗设备的更换频率,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同时,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医疗设备的空闲时间,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增加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1.3降低医疗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

医疗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是医院的重要指标,医疗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越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越低。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可以降低医疗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成本,通过预防性维修,可以发现并消除医疗设备的隐患,避免医疗设备的故障或损坏,减少医疗设备的停机时间和维修费用,提高医疗设备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2.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的关键要点

2.1医疗设备检查的关键要点

医疗设备检查是维修保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关键要点有三个方面:第一,设备外观检查。主要是检查设备的表面是否有损坏、污染、锈蚀、变形等异常情况,设备的标识、标签、说明书是否完整、清晰、正确,设备的附件、配件、耗材是否齐全、有效、合格。第二,设备功能性检查:主要是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参数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设备的显示、控制、报警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设备的输出、输入、传输等信号是否稳定、准确,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稳定、可靠。第三,主要是检查设备是否有电气、机械、化学、生物、辐射等安全隐患,设备是否有漏电、过热、过载、过压、过流等故障,设备是否有防护、隔离、接地等安全措施,设备是否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2.2医疗设备维修的关键要点

维修前的信息收集和准备工作:在维修前,要了解设备的型号、出厂编号、故障时间、故障现象、故障原因等信息,以便确定维修方案和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在维修过程中,要遵循设备的维修手册和标准操作流程,不要用蛮力或不合适的工具拆卸设备,要注意先后顺序和细节,避免损坏设备或造成二次故障。同时,要注意自身的安全防护,避免触电、交叉感染等风险。在维修完成后,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符合技术指标和安全标准。要清洁设备表面,恢复设备的原样,没有多余的配件或工具。要填写维修记录,记录维修的内容、时间、人员、结果等信息。

2.3医疗设备保养的关键要点

医疗设备保养的关键要点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制定合理的保养计划,根据设备的类型、使用频率、重要性、故障率等因素,确定保养的周期、内容、方法、标准等。二是要实施预防性维护措施,定期更换易损件和耗材,检查设备的机械结构和电气连接是否牢固,发现故障时及时排除或报修,避免故障的扩大或造成整机损坏。三是要健全维护记录和信息管理,记录设备的保养时间、内容、结果、负责人等信息,建立设备的档案和台账,分析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故障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3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模式的构建

3.1保养管理

保养管理是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模式构建的基础性内容之一,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是保养级别设置,根据医疗设备的类型、重要性、使用频率、故障率等因素,将医疗设备分为不同的保养级别,如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等,并确定相应的保养项目、保养周期、保养内容、保养方法等,以便在制定保养计划时,可直接选择周期性地保养级别。第二是保养计划制定,针对不同保养级别的医疗设备,制定定期(按月、按季度、按年等)的日常保养计划,明确保养时间、保养人员、保养地点、保养资源等,保养计划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做好保养记录和反馈。第三是保养到期工作提醒,为了避免保养计划的延误或遗漏,应建立保养到期工作提醒机制,如短信提醒、邮件提醒、电话提醒等。

3.2维修管理

在维修管理方面的构建上,首先要将常见的医疗设备故障分类,并建立常见问题说明及处理建议,各使用科室报修时,直接选择问题,无须手工录入,同时,维修人员在处理问题时,可参考问题处理建议库,提高维修效率和质量。其次,为了及时响应医疗设备的故障报修,应建立维修工作提醒平台,如短信、邮件、电话等,系统可自动接收医疗设备的故障报修信息,并根据故障等级、维修人员的空闲情况等,自动分配维修任务,并发送短信给相应的维修人员。最后维修人员在完成维修任务后,应及时填写维修实施记录,包括维修时间、维修地点、维修人员、维修内容、维修结果、维修费用、维修评价等。

3.3安全管理

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构建上,一是要做好安全监测及不良事件处理上报。医疗设备的安全性能应定期进行监测,如电气安全、机械安全、辐射安全等,监测结果应记录在系统中,如发现异常或不合格,应及时进行处理或报告。同时,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如发生不良事件,如设备故障、人员伤害、质量缺陷等,应及时进行处理或报告,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第二,医疗设备的使用者和维修者应接受相应的安全培训,掌握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维修方法,遵守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在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模式的构建上,必须要从保养、维修、安全三个角度出发,同时深刻理解和掌握检查维修和保养的关键要点,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庆楠.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模式探究[J].中国科技投资,2022(11):46-48.

[2]程强力.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3(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