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强化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2
/ 2

分析强化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曹雪梅 吕春琼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人民医院   云南 曲靖65533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强化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用本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46例,根据医院录入系统随机选取其中23例,进行传统骨折护理措施,即传统组。则剩下23例患者实施强化健康教育护理,即教育组。并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情况与健康教育知识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分析,教育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情况与健康教育知识评分情况相较于传统组都有明显提升。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有意义。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具有应用前景。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应用

骨质疏松是一种在老年群体中比较普遍的代谢性骨病,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的骨结构比例失衡,从而降低骨密度,使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面临更高的骨折风险。由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常伴有心血管系统等多种疾病,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长期卧床,这就为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可能。髋部骨折在老年骨质疏松病患者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骨折形式。一旦患者出现这种情况,他们的大腿会感到疼痛和僵硬,关节活动也会受到限制,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相当多的负面影响[1]。临床中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开展治疗时需要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促进其病情恢复。护理服务与病人的恢复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积极地寻求高效的护理服务变得尤为关键。本文主要探究了老年性痴呆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用本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46例,其中男患者31例,女15例,年龄58-76岁,平均年龄为(67.19±9.24)岁。经比对年龄、性别以及病史等基本数据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于传统组的患者,他们接受了标准的护理,包括病情的监控、药物的干预和对症护理等基本护理服务。此外,他们还需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深入的沟通,明确告知他们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各种事宜,但除此之外,他们不会获得其他特别的干预或教育服务。

教育组在提供常规护理服务的同时,还增加了健康教育环节,特别是①心理健康宣教。由于患者在患病后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并且术后需要卧床休息,康复周期相对较长,这使得患者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甚至可能产生对治疗的抵触,这对患者的康复是不利的。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心理疏导和指导。医护人员有责任与病人进行深入的交流,向他们传达与疾病有关的基本知识,纠正他们的误解,并鼓励他们意识到维持积极的心态和配合治疗对恢复过程的正面作用。同时医护人员还需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患者能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增强战胜疾病的决心,从而促进病情早日好转,提高生活质量。协助病人建立对积极治疗方法的自信。通过心理疏导和行为指导,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自信心,从而促进病情恢复。②饮食教育:为患者普及健康饮食对于治疗和身体健康的正面作用,并推荐那些营养丰富且适合骨折病人食用的食品,例如牛奶和豆制品等;提醒患者注意膳食结构,均衡营养。同时,我们也应该告诫患者多摄取各种瓜果和蔬菜,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确保患者摄入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品,以增强身体对钙的吸收,并特别提醒患者避免摄入高脂肪的食品。此外还需加强营养知识宣传和指导,使患者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膳食结构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之间存在着平衡关系,并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饮食结构以满足机体需求。③关于运动健康教育:我们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干预,为他们设计了合适的运动方案,并鼓励他们早日开始床上活动。手术后,一旦麻醉被解除,就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早期的股四头肌的收缩活动;术前给予心理支持,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手术后的第三天,患者可以进行踝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的主动或被动伸缩锻炼;出院时可以帮助患者自行完成下肢功能训练和步行练习等动作。手术后的第五天,患者可以开始进行负重运动。然而,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策略行事,以病人的承受能力为标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情况与健康教育知识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系统软件中进行计算,以(±s)进行计量统计,以(%)进行计数统计,t检验与x2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健康教育知识评分情况对比

统计结果显示:教育组23例患者住院时间为(20.49±2.76)分,健康教育知识为(89.49±6.89)分。传统组23例患者住院时间为(28.56±6.89)分,健康教育知识为(76.81±3.11)分。t=5.214,P =0.001。两组数据对比在统计学上具有一定差异性,因此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40岁以后的骨骼骨量会逐渐减少,骨质疏松的情况会变得更为严重,这也意味着老年群体发生各种骨折的风险会显著上升。对于老年病人来说,其发生骨量减少后,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包括骨质疏松症、关节退行性疾病等,严重者可威胁生命健康[2]

在所有类型的骨折中,髋部骨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性髋部骨折来说,主要包括股骨远端粉碎性和股骨近端松质骨断裂两种常见形式。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他们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恢复期,这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各种负面情绪,甚至可能因为对治疗和康复知识的缺乏了解,导致他们长时间卧床,不愿意进行康复锻炼。所以,如何有效开展老年骨病患者出院后的护理干预,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的患者,他们的术后恢复效果不仅与治疗本身相关,患者的个人行为也会对恢复效果产生影响。因此,为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性髋部骨折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重视并加强对患者日常康复过程的护理干预。护理是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互动尤为频繁。

综上,强化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具有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秦琴,龙微.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养生,2023,23(01):57-59.

[2]秦胜利.健康教育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09):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