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航道整治对水运经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1
/ 2

探究航道整治对水运经济的影响

徐明静

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 济宁  272000

摘要:国内的航道治理工作已经在进行中,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从一定意义上讲,航道治理工作做得好坏,对沿海内陆区域的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其基础原则及技术应用展开分析,有助于促进航道整治所期望希望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航道整治;水运经济;影响

前言

航道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是服务水运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实施建设“交通强国”的发展战略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均围绕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积极实践,尤其在航道建设投资方面逐渐加大力度,补短板、提品质、促联通,成为推动综合立体交通高质量发展,筑牢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交通运输基础的增长极。

1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1.1把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机遇,迸发经济强劲活力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突出,经济发展遇到多年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客观形势对“一路一带”“交通强国”建设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丰富的港口航道资源正成为 “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和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战略资源。推动水道航道扩能升级工程项目是就是落实国家“交通强国”区域发展战略、推动综合立体交通网发展、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航道建设要抢抓区域发展机遇,坚决推进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让经济发展迸发强劲活力。推进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关键在于深入推进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的开展。推进水道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既能扩大有效交通投资、提振有效交通需求,也能增加交通运输有效供给、推动运输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实现稳增长、强动能。

1.2优化运输结构,推动综合立体交通网发展

根据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将不断优化调整铁路、公路、水运等综合交通运输方式。水路运能的提升可吸引公路、铁路货物的转移,推动佛山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发展,实现公铁水运输结构优化调整的目标。

1.3推动港口建设,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近年来,航道部门加强航道整治提升,着力打造航道骨干网,航道整治的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航道基础。水路运输具有便捷、廉价、运量大的优点,十分适宜钢材、木材等货物的运输。水道的升级建设可以更好地为沿线工业园区提供运输服务,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水 道的 扩能 升级 建设,在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等项目上将为佛山港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硬件条件。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一体化进程持续加快,可供建设集约化、规模化港区的岸线资源稀缺。水道航道扩能升级后,依托产业规模优势,进一步加快组合港及临港物流园区建设。促进港口码头临港物流服务能力提升,具备江海直达、装卸仓储、中转换装、临港开发、现代物流等功用的现代化港口,进而吸引更多项目落户,带动沿岸经济的发展,形成沿岸经济带。

2内河航道建设及治理措施

2.1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

为了解决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首先,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划,加大对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的支持力度。政府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推出税收优惠政策、提供土地和资源等方式,来促进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的进展。其次,需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对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的财政拨款、加大金融机构对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的信贷支持力度等方式,来保障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所需的资金投入。此外,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投资和资金管理机制,避免浪费和资金滥用。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明确资金使用计划和流程,建立健全的审批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

2.2建立完善的航道管理体系和技术保障系统

建立完善的航道管理体系和技术保障系统也是解决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航道管理方面,应该建立起专业的航道管理机构,加强航道的监管和管理,确保航道畅通和安全。同时,应该建立航道建设、维护、疏浚、安全等全流程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航道管理工作。在技术保障方面,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航道建设和治理的效率和质量。例如,采用先进的航道测量、航道疏浚和航道安全监测技术,对航道的深度、宽度、水流、水质等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做出科学、准确的决策。

2.3加强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预案

加强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预案也是解决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内河航道的安全问题一旦出现,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严重影响内河航运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预案,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应对事故,减少损失。具体来说,应该加强对内河航道的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实现对航道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和预警,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此外,还应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内河航运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4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是解决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避免破坏河流生态系统,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具体来说,应该加强对内河航道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明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相应的环保措施,确保内河航道建设和维护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同时,应积极推进内河航道沿线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减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此外,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还应当采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协调发展。在保证内河航道的基础功能的同时,注重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效率,促进内河航运的可持续发展。总之,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内河航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内河航道建设和治理是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建设和治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建设投资大、周期长,航道疏浚和维护不足,航道安全隐患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建立完善的航道管理体系和技术保障系统,加强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预案,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措施。

参考文献:

[1]阎新彬.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标准技术[J].中国水运,2018(07):78-79.

[2]张桂俊,夏虎成.航道整治护岸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8):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