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维护过程中发生爆炸事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10
/ 2

空调维护过程中发生爆炸事件分析

林 玺

广东能源茂名热电厂有限公司  广东  茂名  525000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某发电公司外包单位空调维护人员人身轻伤事件进行分析,得出空调日常维护注意事项,为后续的空调日常维护提供科学指导及依据。

关键词:空调维护;氧气;试压查漏;冷凝器铜管爆裂

2020年1月6日11时20分,某发电公司一名外包作业人员空调维护中违规使用氧气对空调冷凝器铜管进行试压查漏作业时,发生冷凝器铜管爆裂,散发的铜片扎向外包单位QD公司维护人员张某,导致眼部受伤。发电公司立即启动《人身伤亡事故专项应急预案》Ⅲ级响应,及时妥善安排伤者送至市人民医院检查就医,随即向其上级单位汇报,并及时成立事件调查组,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全面调查。

一、外包单位基本情况

QD公司承包某发电公司“空调及通风系统日常维护”项目,合同期限为 2018年2月28日至 2020年1月28日,并按规定签订了《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办理了《现场施工安全许可证》。伤者Z(男,42 岁),2018 年 3 月进入QD公司承包某发电公司“空调及通风系统日常维护”项目部工作,2018 年3 月5日经过南方某发电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及QD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入厂工作。

二、事件经过

2020年1月6日8时30分,某发电公司空调项目负责人L安排QD公司Z(工作负责人,持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维护作业证)、C(工作班成员,持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维护作业证、低压电工作业证)二人进行电气二班班房五匹空调压缩机更换工作,因没有制冷剂(R22),待购买后再安排进行新压缩机加制冷剂等后续工作。两人到达现场后,C先将空调总电源拉开并解开接线。Z将压缩机机内制冷剂(R22)排清,确认制冷剂排放完毕,Z依次拆除压缩机外侧板、副板、压缩机电源接线,再拆除旧压缩机高、低压管,取出旧压缩机,然后将新压缩机就位,重新接回高、低压管、压缩机电源接线。C将空调总电源线接好并送电,准备测试相位。Z、C详细检查高低压管接口、冷凝器盘管、储液罐接口等处,发现冷凝器盘管有渗漏痕迹。两人没有将渗漏情况向空调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经理汇报,Z私自违规将便携式氧气瓶接入压缩机系统(在旁的C没有制止),用氧气进行试压查漏,压力升到约 0.6Mpa 时,发现气压不满足试压查漏要求,11时19分 C用螺丝刀就地按下“交流接触器”开关启动压缩机并进行相位测试,进一步提高压力,约1分钟后冷凝器铜管爆裂(见下图),导致在压缩机旁的Z眼部受伤面部擦伤、C面部和手部擦伤。事发后两名受伤人员被紧急送市人民医院就医,C经过处理现已无大碍,回家休息,目前生活和工作正常。Z于当晚进行手术,将左眼异物取出,情况稳定。2020年1月8日,Z在承包商负责人、家属陪同下转院到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眼科中心进行再次检查、手术治疗,1月9日出院,在家里进行康复疗养。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间,Z通过中山大学眼科中心门诊微信开处方,在家中用药康复。5 月7日,Z到中山大学眼科中心进行检查,5月26 日,Z到中山大学眼科中心进行了左眼康复手术,对左眼进行了玻璃体腔硅油取出及玻璃体腔硅油填入,术后主治医生建议定期复诊,避免剧烈运行和重体力劳动,继续服药。目前,Z右眼视力正常,受伤的左眼感觉良好,在康复过程,其已逐步恢复可正常日常生活、工作。

微信截图_20231219145509图:冷凝器铜管爆裂现场

三、事件原因分析

空调爆炸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制冷剂遇明火爆炸;2.有空气(氧气)进入空调外机系统;3.空调系统内部堵塞;4.压缩机高、低压阀门启闭状态。

1.直接原因

QD公司Z违反《制冷空调作业安全技术规范》(AQ 7004-2007)第 5.13.1.2 条款“进行压力试验或气密性试验应用干燥干净的压缩空气、氮气或不具燃烧性和腐蚀性的干燥气体,严禁使用氧气”规定,将氧气作为气密性试验气源注入空调压缩机,当压缩机启动后,转动副摩擦造成的局部高温点燃混合反应达到了爆炸极限的残留油气与氧气,导致冷凝器铜管爆裂碎片击伤QD公司Z眼睛,是本次人身轻伤事件的直接原因,也是事件的主要原因。

2.间接原因

(1)当日工作内容仅安排进行空调压缩机更换。但QD公司Z、C两人在完成压缩机更换后,发现该空调冷凝器盘管存在渗漏,在没有报告项目负责人及工作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两人擅自扩大作业范围对冷凝器盘管系统进行气密性试验是本次人身轻伤事件的间接原因之一。

(2)某发电公司空调压缩机项目负责人L在布置工作任务后因个人原因请假离开现场,但未指定其他人员代替监管,导致作业现场监管不到位,风险控制措施不足,也是本次人身轻伤事件的间接原因之一。

四、暴露问题

(一)QD公司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QD公司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未建立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程制度;班组管理较为松散,未按照要求开展班组管理,存在班前班后会记录缺失、工器具台帐不齐全等问题;技术培训、安全培训不到位,导致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擅自扩大工作范围,使用氧气作为气密性试验气源。

(二)QD公司未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等规范要求配备合格的特种作业人员。作业人员Z持有的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维护作业证、C持有的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维护作业证、低压电工证等特种作业证书,均在“国家特种作业操作证及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信息查询平台”无法查验。

(三)设备部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设备部对承包商管理不到位,对现场作业管理不到位,项目负责人离开作业现场未采取人员替代等措施;对承包商特种作业人员资质审核把关不严,对承包商班组建设工作要求不严,对承包商带入厂区的工器具、高压气瓶等检查不到位;未制定空调维修作业指导文件,空调专业安全技术档案不全;设备管理不到位,检查发现部分空调压缩机超期运行。

(四)安管部安全生产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对特种作业人员资质审核把关不严,未及时发现不合格特种作业证书;对QD公司没有为员工购买工伤保险及足额的人身意外险,监管不到位。

五、防范措施

1.公司组织所有部门及承包商学习本事件通报,深刻汲取事件经验教训,并结合职责制定反事故措施并整改落实到位。

2.生产部门及承包商开展规范学习。要求生产部门、各承包商结合班组活动学习集团公司《安全生产责任追究与考核管理规定》、《外包工程安全管理规定》、《防止发电厂人身伤亡事故十项工作规定》、《关于加强承包商管理工作的通知》,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

3.QD公司立即停工整顿。要求QD公司立即停工整顿,立即为其员工补齐工伤保险,排查特种作业资质持证情况,及时配备合格的特种作业人员。要求设备部组织QD公司所有员工开展安规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4.开展承包商专项整治工作。公司各部门对照《外包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关于加强承包商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上级相关制度和《承包商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全面排查承包商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排查所有承包商特种作业资质、保险购买、班组建设等情况,确保承包商管理合法合规。

5.开展现场反违章活动。全面加强现场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管,严防人身安全事故发生。重点抓“两票”执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方案、安全监护等环节,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格处理高处作业、电气作业、起重作业等高风险作业中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违章行为,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和考核。

6.设备部组织承包商制定空调、电梯、起重、叉车等设备检修工作标准工艺卡,并要求承包商对新编制的标准工艺卡开展学习和使用,设备部加强作业工艺卡的现场使用管理,将作业工艺卡的使用纳入班组管理的日常工作。

7.承包商班组全面开展班组建设工作。公司各部门严格按照《电力企业班组安全工作管理规定》,规范承包商班组管理,将长期承包商队伍纳入部门班组进行统一管理,做到安全学习、培训、检查、评比和考核工作规范化。公司各部门要严格按照三基建设工作方案推进承包商班组建设。

8.完善空调安全技术档案。设备部要全面梳理并完善空调等专业管理技术档案,对超期服役和存在安全隐患的空调压缩机立即停止使用,并举一反三,扩大检查范围,对设备部负责的专业范围全面排查安全技术档案,防范同类问题在其他专业检修工作中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