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9
/ 2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

马汉君

西吉县中医院 宁夏省固原市756299

摘要】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纳入2022年4月-202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仅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更高,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比单一阿司匹林效果更好,而且副作用更低,用药安全性更高,可以作为治疗脑梗死的首要药物进行推广。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脑梗死;治疗效果

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是由于脑血管被阻塞,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脑组织坏死的一种疾病,脑梗死引起神经功能缺损的概率很大,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产生活能力,所以需要及时干预治疗[1]。经过医学研究发现。脑梗死的发病和血栓形成息息相关,而血栓的形成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血小板聚集,所以采用相关药物抑制血小板聚集成为治疗重点[2]。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治疗脑梗死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单一用药治疗有限,所以需要进行联合用药。本研究旨在探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和研究方法

1.1资料

纳入2022年4月-202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21例。对照组男12例,女9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7.64±2.36)岁。观察组男13例,女8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58.29±2.71)岁。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为:(1)确诊为脑梗死,存在意识障碍、血压升高、大脑动脉闭塞的情况。(2)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实验,并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2)诊断为恶性肿瘤、癫痫等疾病的患者。(3)对本次实验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仅仅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给予患者我院具备的阿司匹林片,初期用药剂量为每日口服0.3克,连续服用三天,在患者建立耐受后,将每日服用剂量调整为0.1克,连续治疗两个星期。

1.2.2观察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用法以及药物相关信息和对照组完全相同,在此基础上服用氯吡格雷,初期用药剂量为0.3克,连续服用三天后,调整为每天服用0.075克,连续服用两个星期。

1.3观察指标

(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情况(使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进行评估)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使用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进行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越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越高,说明治疗效果越好。

(二)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包括牙龈出血、血尿、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产生率越低,说明药物治疗安全性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将实验数据妥善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时,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时,进行卡方检验,差异明显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更高,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神经功能缺损

治疗前     治疗后

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21

13.41±2.13

6.04±2.54

68.25±2.49

79.32±2.58

观察组

21

13.24±2.46

3.19±2.03

68.37±2.41

85.34±2.32

t

0.239

4.017

0.159

7.951

P

0.812

0.000

0.875

0.000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P<0.05),见表2:

表2 患者治疗期间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n,%)

分组

例数

牙龈出血

血尿

恶心呕吐

皮疹

产生率

对照组

21

2

1

3

1

7(33.33)

观察组

21

0

0

1

0

1(4.76)

X2

5.559

P

0.018

3 讨论

当前社会各种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生高,脑梗死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发病后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神经功能受损等多种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终身残疾,甚至是死亡。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脑梗死,目的是通过药物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管血运,重建脑部微循环,将患者脑部功能损伤降到最低

[3]。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长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还可用于预防短暂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等疾病,对于脑梗死患者治疗效果良好,但脑组织缺血再灌注后会出现其他炎症反应,影响其他器官,所以还需要和其他药物相联合。氯吡格雷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拮抗剂,主要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于预防或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它动脉的循环障碍疾病[4]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更高,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产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P<0.05),说明两种药物相联合,能够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性,减少血栓再次形成,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预防脑梗死复发。而且能够通过改善脑部血流,减轻用完不良反应。

总之,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疗效显著,能够减轻患者痛苦和并发症,治疗更加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刘志轩, 姜蕊.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轻度脑梗死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 2023, 16 (31): 43-46.

[2]郑剑钧, 赵超, 陈志伟.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J]. 天津药学, 2023, 35 (05): 22-26.

[3]张亚萌, 任晓渊.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介入术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影响[J]. 辽宁医学杂志, 2023, 37 (05): 43-46.

[4]邓茜.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 2023, 18 (16): 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