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及裂缝成因与防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8
/ 2

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及裂缝成因与防治研究

唐天阳

身份证号:1525221995****0035

摘要: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在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明确鉴定要点,提高鉴定质量,分析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加强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处理,确保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裂缝成因;防治

引言

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建筑项目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进行测试和评价。为确保混凝土结构质量,企业应加强现场监测,对钢筋腐蚀、混凝土碳化等进行全面质量检测和鉴定,以满足工程需要,提高施工质量

1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概述

混凝土结构的试验和评价可分为外部质量试验和内部质量试验。外部质量试验和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测量混凝土表面风化和空洞侵蚀的位置、范围和程度。内部质量检验和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检验混凝土的强度、均匀性、裂缝和空隙数量、保护层厚度、碳化深度等。检测和识别混凝土结构的方法可分为不检测局部损伤的方法。一般的无损测试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超声回弹法。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用,但检测精度相对较低,基本钻探是一种复杂的操作方法,但测试精度较高等优缺点。应根据工程条件选择一种或两种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

建筑结构的测试与评价是一项技术任务。在试验和评价工作时,施工单位应遵守以下四项原则:一是充分性、必要性原则。测试的范围、内容、数量应根据识别和评价的需要确定。也就是说,建设单位不能随意缩小检查范围或盲目扩大检查范围。二是目标原则。混凝土结构有多种类型,施工单位应在预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结构制定相应的试验计划。三是规范性原则。检测鉴定方法和仪器必须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检测鉴定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检验员必须持证上岗。四是科学原则。试验方法的选择、混凝土结构的识别及试验数据的处理必须科学标准化。

2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

2.1温差裂缝

在管理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时,由于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涉及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因此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内部温差是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吸热,从而使混凝土内外温差明显,混凝土内外可能出现裂缝。虽然也有恶劣天气和其他外部因素造成的,但可能是因为内部混凝土的使用温度过高。固化后,随着混凝土含水量的变化而蒸发,带走热量。但是,有形外部温度的变化并不明显,从而导致内部温度差和裂缝更多。

2.2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等组成。如果用于制造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不达标,结构可能会出现裂缝。由于水泥受潮和过期,混凝土强度达不到所需水平,可能导致裂缝。另外,由于不稳定性,游离氧化钙含量高。氧化钙在制备过程中逐渐润湿,而水泥在制备后润湿。这会损害水泥和石头的硬化,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导致裂缝。骨料配方不合理、含泥量高或质量差等质量问题的发生也会导致裂缝。当骨料的粒径小、有台阶时,水泥和水的相对含量增加。混凝土所用骨料中泥浆含量过多时,混凝土-骨料界面黏结和抗拉强度降低,收缩增加,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同时,也会降低由水淤浆引起的粗骨料的夹持力,降低混凝土的强度。

2.3养护原因

为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施工经理应在浇筑混凝土后,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内部和外部维护。因为混凝土中含有很多水。在蒸发过程中,这种水分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大量的毛缝。同时,这些毛细管孔在热膨胀和收缩过程中受到外部或内部压力,引起干喷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浇注混凝土后,处理不畅,混凝土内部水分减少,水分匮乏的混凝土内部结构自然收缩。散热过程中,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拉伸应力。在这两种应力的连续压缩过程中,混凝土最终会产生裂缝。

3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3.1加强温度的控制

混凝土施工中加强环境温度控制至关重要。温度控制主要是浇注时间和速度。浇注混凝土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8℃以下。如果白天温度过高,你需要在晚上把它扔到某个地方,以防止它对内部混凝土的影响。现场温度超过35℃时,必须停止浇筑混凝土。在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采用在混凝土内部分层或铺设冷水管道的方法可以减少混凝土内外的温差,这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裂缝的概率。在浇筑混凝土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现场温度的全面了解和预测,并根据此时的温度趋势进行合理地预测,为浇筑混凝土提供良好的环境。

3.2材料质量裂缝的应对措施

用于构建现代混凝土结构的材料主要是商业混凝土。选择专业的混凝土制造厂是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也需要全面的售后服务。需要根据地域和施工环境制定计划。一是水泥不得使用过期或潮湿的产品,确保其强度与工厂强度一致。运到工地的水泥需要工厂认证和质检报告。由有关部门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复查。另外,在铸造不同的零件时,需要与制造商进行沟通。对于水位变化、溢流面、频繁水流侵蚀区的混凝土和有防冻要求的混凝土,建议使用中热硅酸盐水泥、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内部混凝土和基础混凝土应使用中热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等。二是骨料选用优质的级联碎石,不得过量含有云母、有机物或轻质物质。在准备混凝土时,应根据要求谨慎设计比例混合,严格控制骨料渐变和水泥量。在满足强度要求和相关规范的前提下,混凝土应优先使用525R、425R等优质水泥以减少水泥消耗。骨料级配应尽量连续,使用10—40mm尺寸的碎石,增加骨料与水泥砂浆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黏结强度。最后,合理选择添加剂,不得过期或使用假货。在使用添加剂之前,必须进行相关的实验或经验证明,以满足水泥的相容性和强度要求,生产质量也应符合要求。

3.3科学养护

浇筑工作完成后,仍需对混凝土进行成型和维护,以便硬化后能定期养护。通过分析导致裂缝的因素,如果维护不到位,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甚至填补安全隐患。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确保达到强度要求,避免发生收缩裂缝。混凝土最终硬化后,必须进行养护工作,以免暴露在阳光下。你可以用粗麻布覆盖。只要温度低于5℃,只要覆盖即可。温度高于5℃时,盖后应及时喷水,也可直接喷水进行维护,但应确保湿润。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需要有效控制温度控制、处理、分析的温度变化及环境。

3.4加强施工监督,管控和优化施工细节

为了有效控制建设项目中的混凝土裂缝,有关管理人员和单位在施工过程,特别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加强施工过程监督,更加注重运营细节。管理层应确定混凝土浇筑时间,合理选择混凝土输送泵,尽量缩短距离。同时,要加强对模板安装、混凝土漏水等问题的控制。在混凝土施工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可以在最终硬化前进行二次压实,铺设脚手架板以确保混凝土扩散应力的均匀性。必须坚持连续性原则,以免混凝土出现断层。不仅要加强施工细节的控制,还要优化维护细节。在养护阶段,相关人员应根据季节、温度、当地温度和湿度条件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如果温度高,可以用喷泉降温,保证表面湿度。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混凝土结构的内外温差可以合理调整,确保混凝土强度,减少裂缝的可能性。

结束语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改善不断深化。逐年增建固定建筑物,对我国建筑业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大量的科研表明,混凝土结构建成后会产生裂缝。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分析影响裂缝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根本原因和因素。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和监测裂缝的施工,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金海.施工裂缝处理技术在工民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分析[J].居舍,2020(30):48-49.

[2]马兴.浅析水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与创新,2020(6):128-129.

[3]方伟国.浅谈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及预防[J].居舍,2020(10):50.

[4]艾福昆.某高层混凝土框剪结构房屋检测鉴定及构件裂缝原因分析[J].福建建材,2022(04):23-25+38.

[5]宋义平,闫熙臣,范新杰,等.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测鉴定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6):2.

[6]刘永豪,闫熙臣,范新杰,等.某建筑钢结构检测鉴定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