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下高职劳动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6
/ 3

“五育并举”下高职劳动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罗作彬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526631

摘要:“五育并举”下高职劳动育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应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全面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课标正式出台以来,以“五育”并举为背景的高职劳动立德树人教学方向更加清晰,如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进行“五育”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整合或者拼凑德、智、体、美、劳,而是围绕不同学段学生的劳动教育引导需求。

本文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专项课题+《“五育并举”下高职院校劳动育人体系构建研究》+YSXY20230121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五育并举”;高职劳动;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正面临着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为此,文章将围绕“五育并举”下高职劳动育人体系的构建,探讨其内涵、意义及实践路径,以期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五育并举”下高职劳动育人体系构建研究意义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五育并举”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全面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能够培养学生勤奋、创新、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强化实践育人功能。高职劳动育人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强化实践育人功能。通过开展劳动教育,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劳动育人体系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五育并举”下高职劳动育人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通过全面发展劳动教育,让更多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劳动教育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高职劳动育人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推动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五育并举”下高职劳动育人体系的构建,将推动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做出贡献。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的内涵和质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2高职劳动教育问题

2.1认知方面

社会各界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当前,人们比较认同“五育并举”的教育观,但“五育”中的劳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普遍来说人们对劳动教育缺乏认知、重视程度不够,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性问题。从高职角度来说,一些高职更倾向于抓智育和德育,认为抓智育能有效提升办学成效,德育教学理念则能引导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经常忽略劳动教育。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职管理者认识不足,导致高职劳动教育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配置不到位,相关的师资配备、制度建设等均不到位,直接降低了师生的参与热情和劳动教育的教学成效。学生对劳动教育缺乏普遍认同感。根据某高职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可知,学生对劳动教育较为缺乏认同感。通过上述调查结果可知,在受访的学生中,认为自己对劳动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一般的占比45.98%,认为自己掌握较为全面的占比39.95%,上述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劳动教育有一定的认同感。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劳动教育的价值较低,从而对劳动教育持消极态度。此外,大部分学生认为当前学校进行的劳动教育广度和深度还不够,认为学校应该多举办劳动实践活动。同时提出学校提供的劳动教育平台不足,无法真正地满足广高职生的劳动实践需求。

2.2劳动教育资源的匮乏

劳动教育资源匮乏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目前多数中高职劳动教育课程的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劳动教育的专职教师较少,师资队伍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一般劳动课教师都是由班主任或者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兼任教师也没有进行过系统劳动教育课程的相关培训。劳动课程缺乏专业的教师指导,教学效果不佳;又或是兼任教师忙于自己的教学科目,迫于教学的压力分身乏术,对劳动课程教学敷衍了事,导致学生对劳动知识的掌握和劳动技能的应用停留在表面,没有发挥出劳动课该有的育人功能。二是劳动教育的场地和设备不足。多数学校缺少劳动课活动的场地或者劳动设备陈旧,劳动课上学生难以真正亲身实践。

2.3机制方面

高职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完善教育机制的支持,具体体现在课程运行机制、教育评价机制两个方面。现阶段,高职劳动教育课程运行机制不够顺畅,缺乏有效衔接。而教育评价机制,则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即为评价方式不科学,评价结果不客观。调查发现,高职教师对于开展劳动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其关键原因在于教师评价制度不完善,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致使从事劳动教育的老师缺乏工作动力和积极性。而且,一些高职老师比较重视脑力劳动,认为体力劳动无法起到重要作用,缺乏对社会服务的认知,经常用科研等脑力活动不断挤压学生的社会服务和劳动实践时间。另外,在学生能力评价体系中,德智体美劳的比重分配并不合理,相比较而言,劳动所占的比重较低,而且一些评奖评优以及推荐研究生等工作中,主要涉及到智育和德育指标。因此,学生很容易产生一种功利化倾向,不愿意主动参与到社会服务和劳动实践中。

2.4家庭教育家长主体缺失

家庭中劳动教育的实施对于树立时代青年的劳动价值观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然现阶段许多家庭无法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不属于必考科目的劳动教育处于边缘化及日益削弱的状态。“学历文凭风”“天才论”现象频出,当代家长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即更为重视孩子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忽视了孩子品德的培塑。与之同时,现阶段劳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部分家长难免陷入将劳动教育同诸如校园清洁等的体力劳动划等号的误区。家长忽视劳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理念偏差导致劳动教育的缺失,认为孩子从事社会劳动实践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业的事情,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难免形成轻视劳动的劳动价值观。

3“五育并举”下高职劳动育人体系构建策略

3.1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保障劳动教育资源

新时代要重新审视劳动教育,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劳动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中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好劳动教育,首要是保障劳动教育的资源问题。第一,保障师资力量。着力培养劳动教育的专任教师,在劳动教育教师的选聘上制订好专业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在职教师尤其是兼任劳动课教师相关的教师培训工作,开发常态化的校本培训等,培养劳动教育专业的教师团队。第二,保障场地资源。劳动教育场地是高职劳动教育实施的重要条件,学校要保证学生劳动场地充足,设计合理的劳动场地供学生展开劳动课程,亲自动手实践。第三,保障设备资源。对于高职劳动教育所需要的设备要及时更新,改进老旧、“样子化”的设备,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劳动课,促进劳动课程的顺利实施。

3.2目标理念:循序渐进,营造“人人爱劳动”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

随着国家颁布一系列劳动教育政策、发表一系列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劳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许多高职相继制定劳动教育管理办法,创新劳动教育的实践形式,循序渐进、层序分明地推进劳动教育在校园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营造校园劳动文化氛围旨在通过营造环境氛围、精神氛围、制度氛围促使学生见闻习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达到“人人爱劳动”的目标。第一,依托校园环境增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如在教学区、食堂、图书馆、宿舍、会议室、运动场等区域张贴劳动模范的图文资料,展示他们的典型事迹,也可以利用电梯、食堂的电视播放视频资料,实现“环境育人”的效果。第二,依托校园文化环境增强劳动教育的持久性,如将劳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理念、校风院风、班级文化等精神层面,利用学校官网、学院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介以及征文比赛、宣讲活动、朗诵比赛等多种形式传递劳动精神,促使学生在浓厚的校园劳动文化氛围中接受陶冶和感染,从而实现劳动教育的“润物细无声”。第三,依托校园制度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如建立高职生“劳动守则”“日常劳动行为规范”“班级劳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为高职劳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实施制度流于形式,各高职要构建学校—学院—班级“三层共管”的模式,加强高职生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各司其职共同推动执行制度。

3.3拓展实践平台

想要有效提高劳动教育效果和质量,还应当不断搭建劳动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强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劳动意识和理念,促进学生更好成长和发展。首先,学校应当积极搭建劳动实践平台。学校应当依托教学内容和校内资源,搭建劳动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更好地加强对劳动的理解和认知。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让低年级的学生主动协助高年级的学生完成专业作业或实验,既能确保学生获得了劳动的机会和渠道,又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的了解和认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再比如,学校可以开展传帮带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大一新生开学之初,由高年级的学生组成一带一或一带多的小组形式,带领大一新生熟悉校园,了解校园文化和课程设置情况,帮助大一新生尽快融入到高职学习中,在这一过程中,也能让高年级学生感受到乐于助人的魅力和劳动教育开展的必要性,也能营造良好风气,形成互帮互助、团结一致的校园风气,树立良好校园形象。其次,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积极搭建实践平台,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学校应当积极与企业进行对接,积极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体验工作环境、工作压力、工作负担,也能加强对行业和岗位内容的了解,促进学生更好进步和发展。比如,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定期输送大四毕业生进入企业开展顶岗实习,真正进入岗位开展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有效提高自我。在发展校外合作时,要充分借助可利用的资源。通过人脉资源能够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渠道,也能构建更加丰富多元的实践平台,给在校学生提供更多机会。最后,要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整合企业孵化平台、实验室平台、企业社会服务平台、学科竞赛平台等,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调研、公益劳动、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活动中,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

3.4通过志愿服务劳动培养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

志愿服务劳动可以对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起到促进作用,这类劳动方式是培育高职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劳动所具有的培育功能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志愿服务劳动有助于高职生提升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志愿服务劳动有助于培养高职生形成尊重、理解、关怀、感恩、奉献等积极心理品质。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劳动时能够深刻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助人的快乐,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基于此,高职院校应构建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鼓励高职生主动参与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提升高职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校内各组织部门之间的联系、合作与沟通,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提升志愿服务劳动效果,大力开展多样化的校内公益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呼吁全体师生踊跃参加。面对心理状态不好的高职生,高职院校更要引导其参加活动,帮助他们消除负面情绪,培养其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在此基础上实现心理育人的教学目标。

3.5支持体系:建构多元化劳育保障体系

通过修订评价机制、促进融入机制、推行示范机制这三大机制,建构多元化劳动教育保障体系。首先,修订评价机制,推进劳动素养培育。《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加强劳动教育评价的要求,同时,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追踪评价体系为劳动教育的实效提供保障,也是检验劳动教育是否融入教育机制下高职生受教育情况的重要指标。第一,确保评价内容的科学性,评价内容的标准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全面的评价标准从宏观、微观、主客观出发,以动态形式真实地反映高职生的劳动教育现状,帮助找寻薄弱环节,有目的地进行相关练习;第二,提升评价方法的灵活性,评价方式作为评价机制中最重要的操作环节之一,可通过个人自评、同行互评、教师评价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准确反映高职劳动教育实施情况及高职生在劳动教育中的实际表现,培育高职生劳动素质;第三,保障评价机制的合理性,通过在高职生综合测评中合理增加劳动教育效果占比,将高职生劳动教养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或者对高职生劳动教育成果进行评级,以确保评价机制的合理性。其次,促进融入机制,构筑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矩阵,即加强就业指导以及进行创新创业宣讲,以提升高职学子劳动素养;同时,通过拓展劳动教育的创业实践平台,给予学生深入基层进行实地社会调查和实践的机会,令学生全身心地进行劳动价值观体悟。最后,推行示范机制,凸显劳动教育价值。以新媒体为抓手,宣传相关劳模工匠先进典型事例,凸显劳动教育成效,打造“劳模工匠+实践”崇劳创新品牌,贯彻尊劳崇劳育人目标,提升育人水平,凸显劳动教育价值。同时,通过劳模进校开展专题讲座,在劳动者本人的视角下解读实践过程中对劳动的体悟,并将自身在劳动生产中积累的精神财富传递给高职学子,全方位体悟劳动精神,感受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人工智能已经逐步取代了一些人力劳动,但是我们仍要认识和尊重劳动的价值,不断在社会实践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出要培养五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优秀人才,这深化了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并给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高职作为育人主阵地,要积极主动更新育人理念,以“五育并举”为引领,从认知创新、课程创新、机制创新以及手段创新四个维度,推动高职劳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珠.以劳育人,助力培养新时代好少年:昆山市信义高职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探索[J].求知导刊,2019(9):74-76,109.

[2]于靓靓.以心传心,悉心育人:高职“新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18(3):73-75.

[3]张玉珍.“以劳育人”视角下高职劳动教育实践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7(2):17-18.

[4]邬丽萍,马丽娜,卓晓雷,等.“三位一体”创新型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以深圳市龙岗区麓城外国语高职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9(11):47-50.

[5]张郑伟.城区高职劳动教育模式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8(3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