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不等于闷热——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的智慧防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5
/ 1

温暖不等于闷热——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的智慧防控

罗冰怡

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  内科  四川成都  610504

秋冬季节是疫病的高发季节,部分中老年患者受生理机能减退、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影响,使其在秋冬季节易诱发心肌梗死、心律异常等心血管疾病,且有研究报道,心血管疾病在秋冬季节的发病率约占全年发病率的80%,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随气温的降低而升高(气温每降低1℃,心脏疾病发病率升高2%。),而每当心血管疾病发作,患者心脏组织血管结构就会遭到一次破坏,相较于夏季发病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秋冬季节患者发病后死亡率提高41%。可见,临床上应重视对心血管疾病的秋冬防控工作,以减少患者发作频率。秋冬季节气候干冷,温暖不等于闷热,为使更多普通心血管疾病患者受益,笔者总结了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及防控要点。

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

1.人体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秋冬季节温差较大,饮水量减少,致使血管收缩幅度、血液黏度随之增加,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供血不足等病症,增加心脏负荷,甚至形成血栓,进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2.另外,未及时增添衣服,未做好保暖措施,也易使患者罹患呼吸系统疾病,病情未能及时控制,可诱发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亦会波及心脏及周边组织器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

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防控要点

1.锻炼

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均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秋冬季节应学会适当运动;西医认为适当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机体微循环、血液循环,日常运动建议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中医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遵循生命自然规律,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冬季节应是收藏、积累精气的时节,适当运动有利于祛除寒邪;患者可适度进行耐寒锻炼,但应避免过早锻炼,以防止早晨气温偏低使得血管受寒冷剧烈收缩,患者需待太阳出来氧气升起时进行户外活动,同理,患者在夜晚太阳下山气温降低时应尽量避免外出活动,秋冬季节患者应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运动;运动前需充分热身,循序渐进,避免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锻炼内容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太极拳、八段锦、八部金刚功等,运动强度不宜过大,应以患者微微发汗、未感疲劳为度,且患者无需每日锻炼,每周保持3-5天锻炼即可。

2.避寒保暖

为防止血管遇冷后骤然收缩所致的血压升高,降低心血管疾病发作风险,心血管疾病患者出门前尽量待在室温不高的室内环境中缓和一段时间,出门前注意增添衣物,尤其是对患者脖颈位置的防寒保暖。

3.避免感冒

秋冬季节亦是流感、支原体感染等多种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为防止呼吸道疾病加重心血管疾病病情,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注意外出佩戴口罩,做好手部清洁消毒,保持家中通风,如其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尽早就医。

4.饮食

秋冬季节温度较低,身体水分流失较快,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尽量减少摄入寒凉的食物,多摄入温热的食物,及时补充水分,避免食物温度过低刺激血管收缩,保障血液流速,降低心肌血栓发生概率。

5.情绪

情绪对人体血压变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百病生于气,心顺则气行,气行则血通,通则精气充,精气充则百病不生,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秋冬季节需注意保持情绪平稳,尽量不要生气。

6.定期体检服药

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应随时关注自身基础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定期体检,遵循医嘱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值得注意的是,凌晨至上午时段为心血管疾病高发期,患者早晨服药后可在家等待半个小时左右再外出。

综上所述,秋冬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也是此疾病患者死亡率较高的时段,为减少患者发作频率,稳定其病情,本文简要叙述了此疾病在秋冬季节高发的原因,并重点阐述了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的防控要点,心血管疾病患者或相关医务人员可参考本文开展心血管疾病秋冬季节的智慧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