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04
/ 2

试论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的培养

万小军1 兰丽娟2

1.广安实验学校  四川省广安市 638000      2.广安北辰小学校 四川省广安市 638000

摘要:运动是维持身体机能,增强体质,使身体素质达到最好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要实施"终身体育",加强学生的运动意识、运动技能和运动习惯的养成。可以说,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为学生提供终身体育的条件,为学生从青春期开始就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让学生可以喜欢上体育,进而促进学生的未来良好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工作经验,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进行深入探讨,希望可以为广大同仁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意识

引言

体育意识养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要素。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但教师要重视,也要将这份重要性传递给学生,并且合理的对学生进行意识渗透。要从身体素质和思想上进行全方面的意识提升,让学生重视体育,从而强化终身意识的养成。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深层了解体育意识的意义,使初中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不断地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健身的指导和教育,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

一、体育意识的概念以及特点

体育意识是人类大脑对体育及体育行为的一种独特的控制方式。竞技体育理念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体育理念,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竞技态度和竞技质量。态度是一个人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感情和意志。身体素质是指对身体运动的知识和掌握,其中也包含一些体育活动的方法和技巧,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体育意识是作为一种天然实体的大脑所具有的功能与属性。任何一个人的体育意识都不是天生的,它是在长时间的社会生活过程中,是在与人的互动中,经过长期的、持续的、不断的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并经过许多的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体育意识可以对人们的体育行为起到制约或促进作用。运动感觉一旦形成,就会长期存在不易变化。

二、初中学生体育意识培养重要性分析

(一)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

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成为了社会共识。但是就目前我国整体的情况而言,体育工作的整体认识中依然存在偏差,特别是在对于体育工作开展的整体目的、意义以及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依然存在缺陷。这一问题的出现在高中生群体中尤为突出,许多的高中学生对于体育工作的整体认识还保持在比较肤浅的情况下,对于体育锻炼的意识也只保持在理论与概念阶段。同时在初中学生中存在的体育锻炼中怕苦、怕累、意志薄弱等问题也严重地影响着学生体育理念与意识的养成。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好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工作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也是全面体育锻炼开展的基础。
 

(二)可以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开展

在现代初中教学实践中,素质教育的落实与推广是否成功,以及学生身心素质培养教育的开展,都与初中体育教学密不可分。学生良好的整体素质养成与心理素质的培养,都与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有着重要的联系。同时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创新的进行也是当今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初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工作,就成为我们开展初中教学整体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实施和推进,初中体育教学也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感,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具体教学工作最为重要。首先,在实际的教学中,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使初中体育课具有趣味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融入度。其次,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体育课大纲,使其更加生动活泼,从而引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关注。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日常的身体训练,使其在业余时间内进行体育活动,以促进其身体素质的提升,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终身的体育运动观念。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和个性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加入一些新颖的、有趣的运动,有利于他们的个人发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身体训练。

(二)提升教师自我意识,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提升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重视加强自我意识的提升,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体育意识的提升。首先,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要以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为切入点,把体育理论知识与身体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体育的锻炼与身体的锻炼深度结合起来,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其次,教师要把终身体育的思想与教学相结合,要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不断地提高他们对运动的兴趣。最后,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多鼓励学生们进行示范,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到运动的魅力,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运动意识做好铺垫。

(三)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提升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就必须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初中是习惯形成的最好时期,如果能坚持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对其体育习惯的形成有好处。所以,中学体育教师必须抓住机遇。例如:在体育课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热身运动,或者为他们设计一套适合他们的健体拳法,让他们养成长期的运动习惯,进而为培养其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结语

总之,随着教育的不断革新,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并与学生的特点相结合,不断地对体育意识进行渗透,加深对其重要性的理解,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学生的终身意识,进而提高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策略探究[J]. 杨小龙.学周刊,2023

[2] 以阳光体育为导向的初中体育教学探索[J]. 陈道萍.拳击与格斗,2022

[3] 基于“教会、勤练、常赛”目标的初中体育教学探索[J]. 韦勇兵.广西教育,2022

[4] 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 薛茹.教师,2022

[5] 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探究[J]. 朱小明.基础教育论坛,2022

[6] 初中体育教学中推进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研究[J]. 叶涛.当代体育科技,2020(14)

[7] 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分析[J]. 陈丽霜.当代体育科技,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