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知识科普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太全了

/ 2

高血压知识科普高血压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太全了

陈开鑫

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公立卫生院  四川成都  611638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其症状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病症严重程度具有明显区别,早期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常见的临床现象主要包含头晕头痛、身体疲劳,心悸等,并且会在身体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后出现血压指数的明显升高,在短暂休息后可以恢复到正常状态。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主要指的是以身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临床特点的,在发病时会伴有心脏、脑部、肾脏等器官功能损坏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症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为重要的引发因素,

正常人的血压指数会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出现一定范围的数据波动,在整个群体中,血压水平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其收缩压力更加明显,近几年随着社会大众对于心血管病症风险因素的作用,以及高血压对于心脏、脑部、肾脏等器官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也随之调整。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相同血压水平下,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具有明显不同,因此产生了血压分层的基础概念,即心血管疾病风险不同的患者,其血压标准也具有明显差异性。

对于高血压来说,血压数值以及风险评估标准,是确定高血压治疗方案的主要理论根据,不同患者的高血压治疗目标具有极大区别,所以医生在面对患者血压指数浮动上,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以及病症实际情况,判断最适合的血压范围,并选择目的性和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而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保证患者血压指数的平稳,医生通常建议患者24小时使用长效的降压药物,并且定期在清晨测量血压指数,从而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问题产生的概率。

高血压发病原因

1.遗传

高血压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具有遗传因素的病症,根据相关临床数据和信息调查研究,在高血压患者中,至少有33%的群体是由于遗传病因所造成的。

2.年龄

根据数据显示,高血压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提高趋势,其中40岁以上的群体发病率最高,换句话来说,年龄越大的人群患上高血压病症的风险概率越大。

3.性别

从青春期开始,男性的血压普遍倾向于较高的指数水平,此种数据的差异性在青少年和中年群体中最为明显,而进入中年后,女性高血压出现的比率会产生明显转变。

4.4.体重

由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身体脂肪都相对较高,所以体重成为引发高血压病症的主要因素,因为人体过于肥胖会导致脂肪含量加大,对于自身造成极大的压力,同时体重的增加会对心脏造成巨大负荷,血液容量的增加也会导致血管的阻力提高,由此可见,身体肥胖对于高血压的病症具有重要作用。

5.精神

相对于城市生活来说,生活在乡村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病症的概率较低,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精神压力小,乡村老年人的生活十分简单,精神上相对比较放松,所以患有高血压的几率更小。除此之外,从事脑力劳动的群体相对于体力劳动的群体来说,更容易患有高血压疾病,其原因则是由于从事脑力劳动的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精神压力过大,身体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极易引起血管的收缩,心脏负荷加重,引起高血压。

6.吸烟

相对于其他影响因素来说,吸烟是诱发许多疾病的主要因素,如果患者长期吸烟,会引起小动脉持续收缩,形成小动脉硬化,进而引起高血压,根据相关数据测量显示,患者如果连续吸两支烟,10分钟后会导致肾上腺素以及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促使心跳加快,及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升高。

高血压防治要点

1.治疗要点

第一,原发性治疗要点

高血压的治疗目的主要是降低血压指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概率,想要有效降低血压,则需要明确血压控制的目标数值,由于高血压经常与其他心脏、脑血管疾病合并存在,比如:高胆固醇血症、肥胖、糖尿病等,所以其治疗措施应综合选择,不同群体的降压目标各不相同,一般患者的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而对于糖尿病或者肾病等重大疾病的患者,血压指数应酌情降低。

在日常治疗过程中,除了选择适合的降压药物和降压方法,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同样非常重要,所以患者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有效降低血压指数,比如:减轻身体重量减少盐分摄入;及时补充钙元素和钾元素;减少脂肪摄入;增加体育运动;严格戒烟戒酒;减轻精神压力等。

由于患者所患有的病症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也具有极大差异性,所以在临床治疗上,药物的使用需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科学调整,以此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对于病症检测出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应使用维持病症治疗效果的降压药物,尤其是每日给药一次,可以有效控制24小时并达到治疗标准的药物,所以在药物使用上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药物使用剂量要由小至大。第二,优先选择具有长时间治疗效果的试剂。第三,根据病症联合使用药物,体现出药物所具有的个体性。

第二,继发性治疗要点

由于继发性病症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治疗方式上除了要重视原发性病症治疗效果,还要重点关注药物的辅助治疗效果,必要时要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维持患者血压指数的平稳。

2.预防要点

高血压相对于其他病症来说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控制,可以治疗的疾病,所以相比治疗,预防是保证高血压病症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患者血压超出130-139/85-89mmhg的正常数值,或者患者身体过于肥胖、长期高盐饮食,等则需要重点进行干预定期,开展身体检测,有效控制外界影响因素。

除此之外,高血压患者还需要不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对于精神血压指数的管理,要积极使用治疗高血压病症的药物,并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对于患者器官的损害,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产生,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