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肿瘤内科患者癌痛程度、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6
/ 3

心理护理对肿瘤内科患者癌痛程度、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张文艳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  562400

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后,对其癌痛程度、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开始于2022年2月,截止于2023年12月,对象为本院肿瘤内科在此期间接收的90例患者,随机划分成A组(实施常规护理)与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观察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癌痛程度、生存质量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B组患者的癌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A组,且相较于A组,B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更优,患者的HAMA与HAMD评分也明显更低,P<0.05,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结论:在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中,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外,还需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癌痛程度,改善其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肿瘤内科;心理护理;癌痛程度;生存质量;焦虑抑郁

在临床上,肿瘤内科患者的病情相对较为复杂,患者发病初期会出现轻微疼痛感,没有其他明显体征。然而当正常细胞持续性突变,且大量转移和裂变后,将会逐渐加重患者的病情,出现明显的疼痛感[1]。同时,在疾病诊断和后续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这对其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癌痛是肿瘤内科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随着患者病情逐渐加重发展,会不断加深其癌痛程度,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存率[2]。对此,临床上不仅要求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治疗,还需辅以科学性、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其癌痛程度。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研究开始于2022年2月,截止于2023年12月,对象为本院肿瘤内科在此期间接收的90例患者,随机划分成A组(实施常规护理)与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A组患者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上下限为40-70岁,取均数(53.65±6.43)岁;患病时间为3个月至3年,均值为(1.56±0.89)年;疾病类型有:肝癌8例,肺癌10例,胃癌14例,其他癌8例。B组中男女分别有24例、21例,年龄上下限为42-72岁,均值为(54.92±6.74)岁;患病时间为4个月至3年,均值为(1.68±0.96)年;疾病类型有:肝癌9例,肺癌10例,胃癌13例,其他癌8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相比较,数据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且获得伦理委员会同意。

  纳入规范:经过临床检查和诊断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恶性肿瘤诊断标准,且均接受放疗治疗;无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或是疾病;精神和认知状态正常;自愿接受本次研究。

排除规范:合并脏器功能障碍者;伴有精神障碍、交流障碍者;不配合治疗者。

1.2 护理方法

A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在患者入院后,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带领患者熟悉病房环境,让其能够尽快适应;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病情等病情情况。若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即向主治医师反馈,以便医师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进展状况,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另外,要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包括:健康宣教、饮食干预及科学用药指导等。

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具体为:(1)个体化健康教育。在治疗前,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的受教育水平和认知程度,尽量采用通俗易通的方式,为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治疗方法、治疗的作用效果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让其能够以更为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对于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可加强科普宣教,让患者能够正确了解心理障碍,避免由于认知不足而陷入更为严重的困境[3]。(2)专项心理干预。由于大多数肿瘤内科患者都出现癌痛情况,这就导致其心理上产生焦虑、怀疑、恐惧、悲观、失望等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的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式。对于焦虑和抑郁心理,患者在患上恶性肿瘤后,大多会出现焦虑抑郁心理,这时需尽量让家属早日告知患者实际病情,给予患者姑息治疗,帮助其减轻这一负面情绪;对于悲观和失望心理,由于患者了解到自身的病情无法逆转,而导致其心情非常低落,并产生放弃治疗的心理,这时护理人员需以患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给予其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尽可能消除其失望感和被观感;对于怀疑和恐惧心理,肿瘤内科患者确认后,往往不相信自己患上癌症,甚至怀疑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不能接受,这就大大降低了其治疗配合程度,加上癌症治疗时间较长,难以治愈,因此患者的恐惧感不断加深,这时护理人员需要充分理解患者,待其情绪相对稳定以后进行护理操作,日常护理中多与患者沟通,引导其诉说自己的恐惧,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对于依赖抗药心理,有的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治疗以后,渐渐接受自己患上癌症的事实,也具备一定的治疗信心,然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其往往由于缺乏对自身病情的全面认知,盲目依赖药物治疗而不遵医嘱用药,擅自增加药量,对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科学用药的宣教,及时提醒其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的必要性

[4]。(3)加强情感支持。肿瘤内科患者在治疗期间容易受到病房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结合患者的喜好,在病房内摆放一些绿植或是鲜花等,或是播放好听的音乐、视频等,也可引导患者开展一些有趣的文娱活动,如:烹饪、摄影、绘画、广场舞等,以达到转移患者注意力的目的。不仅有利于缓解由于化疗而带来的机体疼痛,还能够帮助患者释放负面情绪,防止长时间积压;同时,由患者家属、亲友、护理人员联合为患者构建心理屏障,如:教会家属和亲友一些恰当的沟通技巧,对待患者要宽容和耐心,尤其要教会家属正确识别患者的心理状态,尽早发现其负面情绪,给予相应支持、帮助,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温暖,提高其整体希望水平,从而积极配合疾病治疗。

1.3 效果观察

观察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的癌痛程度,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对这一指标进行评估,分值在0~10分之间,评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癌痛程度越严重。观察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的生存质量,采用医院自制的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评估,涉及到4个维度,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观察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展开评估,分值越低,则表明患者的心理状况越佳。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PS22.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以(±s)来呈现计量数据,P<0.05,那么说明存在统计学层面的价值。

2 结果

2.1 观察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的癌痛程度

经过临床护理后,相较于A组,B组患者的癌痛程度得到更为明显的减轻,P<0.05,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具体见表1。

表1 观察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的癌痛程度[(±s),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A组

45

6.02±0.48

3.54±0.27

B组

45

6.05±0.51

2.01±0.12

χ2值

-

0.874

12.659

p

-

0.396

0.000

2.2 观察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的生存质量

经过临床护理后,B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以及情感功能四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具体见表2。

表2 观察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的生存质量[(±s),分]

组别

心理功能

情感功能

社会功能

生理功能

A组

70.26±10.03

70.68±11.84

75.52±11.90

70.33±10.24

B组

84.39±12.41

86.27=±14.36

83.42±13.65

85.63±12.59

χ2值

6.069

5.647

2.384

5.704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观察不同护理干预下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

经临床护理后,A组患者的HAMA与HAMD评分分别为(15.26±2.04)分、(13.12±0.23)分,A组患者的HAMA与HAMD评分分别为(10.02±1.25)分、(9.67±0.21)分,P<0.05,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其中,放射治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该治疗方法可以使用高能的射线照射到肿瘤部位,杀死癌细胞,减小肿瘤体积,无需对患者进行手术切术,所以对身体的侵入较小,可以缩短恢复时间,且适用范围较广。但是这一治疗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会伤害正常细胞,导致周围组织受到损伤,并引发放射性肺炎、皮肤炎等一系列并发症。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极易由于缺少对自身疾病和放射治疗的正确认知,加上患者治疗期间可能会面临极大的痛苦和疾苦,如化疗引起的副作用、手术后的身体不适等,既导致患者身体上的疼痛,也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若不加以有效的干预,将会大大降低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最终影响到治疗效果。对此,临床上必须加强对肿瘤内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即通过个性化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水平,正确看待自己的心理障碍,通过专项心理干预,结合患者的实际心理状态情况,采用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支持方式,帮助患者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并通过加强情感沟通,让其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心和支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疼痛,还能够帮助患者重建自信和自尊心,营造和谐的家庭和医患关系,最终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和战胜疾病。

本次观察中,经过临床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癌痛程度评分分别为(3.54±0.27)分、(2.01±0.12)分,且相较于A组,B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以及情感功能四个维度评分均明显更高,且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得到更为明显的改善,P<0.05,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由此可知,心理护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意义,既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还能够提高其生存质量,有效改善不良心理情绪,可推广。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针对肿瘤内科患者的治疗中,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外,还需加强心理护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癌痛程度,改善其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廖玉琴,欧利芳.个性化心理护理在老年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评价[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1):0167-0170.

[2]刘兰杰.疼痛护理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6):0048-0051.

[3]李群.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晚期放化疗癌痛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2):0147-0149.

[4]邢芸.心理护理对肿瘤内科患者癌痛程度与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2):0004-0006.